馬曉光[尚德太陽能總工程師]

馬曉光博士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之後,前往美國攻讀機械材料專業碩士和機械工程和材料專業博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馬曉光,2009年加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來,他以創新的精神引領團隊進行專利研發、產業化生產,在光伏產品的升級換代中發揮出了顯著的作用。

馬曉光博士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之後,前往美國攻讀機械材料專業碩士和機械工程和材料專業博士。9年來,一直在美國矽谷的一個重點實驗室從事與太陽能相關核心設備的研發。這幾年,國內生機勃勃的發展趨勢,讓馬博士萌生了回國發展的念頭。而無錫尚德對研發的重視、對團隊、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更讓馬博士意識到:這裡應該就是自己發揮能力的平台。09年初,馬博士正式來到無錫尚德,帶領團隊進行與薄膜技術相關的第二代光伏產品的研發。

個人成果

在創新精神引領下,馬博士引領著團隊不斷實現研發和生產上的突破。一年多時間,馬博士已經發明近20個專利,其中有一半已經進入生產階段,去年,馬博士還被企業評為“專利之星一等獎”。

在多項專利發明中,馬博士對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情有獨鍾”。他把這種太陽能材料稱作“能發電的功能玻璃”,不僅節能,還可產能。最令馬曉光自豪的是,他帶領的工藝研發團隊克服了“工期緊、技術難度高”的困難,承擔了上海世博園區能源中心40%的光伏系統容量的設計安裝任務。

馬博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太陽能產品產量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研發和套用才剛剛起步,他希望自己能夠在無錫尚德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小石頭,為無錫尚德打造成為百年企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