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文

鄧敏文

鄧敏文,男,1943年2月出生,貴州黎平人。侗族,研究員,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196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南方民族文學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侗族文學學會會長,國際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會會員等。

基本信息

主要貢獻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和"八五"重點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九五"重點項目《中國南方民族文學關係史》課題主持人。

成就榮譽

1988年4月獲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人物"稱號;1998年7月所領導的南方民族文學研究室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

侗族民間文學;南方民族文學關係。

主要研究成果

專著類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合作,本人撰寫3萬,18.0萬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侗族文學史 (主編並撰寫12萬,38.0 萬字)貴州民族出版社 1988年

神判論 (10.0萬字)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

沒有國王的王國—侗款研究(合作, 全書20.7萬字,本人撰寫15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年1月

侗族通覽 (合作,全書 70.0萬字,總纂並撰寫7萬)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中國多民族文學史論 (21.9萬字)社科文獻出版社 1995年9月

論文類

民族語言是民族文學的主要特徵 (1.2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83年第3期

關於侗歌的翻譯問題 (0.3萬字)《民族民間文學論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關於侗族文學發展史的分期問題 (0.3萬字)《民族文學動態》1985年第1期

歷史的足跡 科學的印記 (0.5萬字)《黔東南社會科學》1985年第1期

一種古老的文學樣式—款詞 (0.3萬字)《民族文化》1985年第2期

侗族革命文學的開拓者 (0.5萬字) 《民族文學研究》1985年第3期

古代女英雄的頌歌—《嘎薩歲》(0.3萬字)《民族文化》1985年第3期

侗族民間歌師吳朝向 (0.3萬字)《民族文化》1985年第6期

侗族文學史上的豐碑 《珠郎娘美》(0.4萬字)《民族文化》1986年第1期

侗族文學小史 (1.5萬字)《黔東南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

其它類

侗族南北文化差異的歷史根源 (0.7萬字)《民族縱橫》1986年第3期

侗族曲藝源流略考 (0.6萬字)《侗族曲藝》1986年第5期

《侗族文學史》編寫中提出的幾個問題 (0.5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86年第5期

侗族款詞傳承情況和社會影響的考察 (1.0萬字)《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5期

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工程 (0.5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86年第6期

侗族革命文學的開創者—苗延秀 (0.2萬字)《黔東南報》1986年9月27日

神話究竟是什麼 (0.7萬字)《<神話新探>論文集》1986年第10期

“鼻飲”辨析 (0.4萬字)《貴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彎彎曲曲的坦途—對當代侗族作家文學的思考 (0.9萬字)《鼓樓》 1987年第3期

《祖公上河》的成因與侗族族源 (1.2萬字)《貴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

民族文學史的分期問題 (0.8萬字)《中央民族學院學學報》1987年第4期

論“嘎想”的倫理道德教育作用 (0.8萬字)《黔東南社會科學》1987年第4期

民族藝術的絢麗花朵—侗族大歌 (0.3萬字)《中國文化報》1987年4月8日

《珠郎娘美》蒐集整理方法 (0.4萬字)《中芬民間文學論文集》民族出版社1987年

中國各民族文學的化合反應 (1.0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88年第2期

吳勉起義的性質淺探 (0.9萬字)《剷平王吳勉》1988年第8期

公正呼?科學呼?—與朽木次郎商榷《越人歌》的族屬(0.5萬字)《貴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論侗族“約法款” (1.2萬字)《中南民族學院學學報》1989年第2期

侗族文學人物形象的歷史演化 (0.8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89年第5期

“薩”神試析 (1.0萬字)《貴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 (1.0萬字)芬蘭《赫爾辛基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1990年5月

神判之源考釋 (1.0萬字)《民間文學論壇》1991年第4期

理性認識的曙光 (0.4萬字)《侗族文化新論》1991年第8期

當前侗族民間文學的女性化傾向 (0.6萬字)《苗嶺風謠》1992年第1期

關於跨國民族文學史編寫問題 (0.4萬字)《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通訊》1992年第1期

侗族地區商品經濟發展戰略問題 (0.6萬字)《黔東南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

桃源深處是侗鄉 (0.6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2年第4期;《苗侗文壇》1992年第4期

侗族“約法款”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1.2萬字)《貴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中國文學史的五個建設階段 (1.2萬字)《民族論壇》1993年第1期

中國比較文學史建設問題 (0.5萬字)《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5期

從楊再思的族屬看湘黔桂邊界的民族關係 (0.8萬字)《懷化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的建設歷程 (1.2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4年第1期

侗款的歷史變遷 (1.1萬字)《民族論壇》1994年第2期

關於民間文學作品的生存年代 (0.5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4年第3期

報刊類

論多民族共同語文學 (0.7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6年第4期

民族文學的產生髮展和演變 (0.4萬字)《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培養多種多樣的侗族人才—兼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0.4萬字)《苗侗文壇》1996年第3-4期

世紀之交的中國多民族文學史建設 (0.5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7年第4期

古老的民族與古老的文化 (0.3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社會概況與文學綜述 (2.0 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民間誦詞 (1.2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民間歌謠 《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大理"段氏總管"時期的詩文作品 (0.6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南方少數民族文人文學 (1.5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文人創作與文學批評 (1.2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近代南方少數民族文學 (2.8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南方少數民族的現代文學 (9.0萬字)《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

"宋詞"尋根-南方少數民族對詞的貢獻 (0.8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8年第4期

回顧與前瞻 (0.7萬字)《風雨橋》1998年第1期

雜誌類

人物形象與民族命運—讀新時期的侗族小說 (0.6萬字)《苗族文壇》1999年第2期

南方少數民族漢文創作的興起 (0.8萬字)《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4期

南方少數民族漢文創作的興起 (0.8萬字)《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4期

民族文學交流的使者:蘇軾—兼記民族文學交流史上的“精神互補” (1.0萬字)《民族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

人物形象與民族命運—談改革時代的侗族小說 (0.7萬字)《苗侗文壇》1999年第2期

李白與長江流域的浪漫詩風 ( 1.2萬字)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1期

王昌齡與"侗蠻乞詩" (1.0萬字) 《黔東南社會科學》2000年1期

柳宗元與"柳州峒氓"(1.0萬字)《民族文學研究》2000年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