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角鴞

馬島角鴞

馬島角鴞分布於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馬島角鴞馬島角鴞

【中文名稱】馬島角鴞
【拉丁學名】Otusrutilus
【命名時間】Pucheran,1849)
【英文名稱】MalagasyScops-owl,RainforestScopsOwl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鴞形目、鴟鴞科、角鴞屬

科屬介紹

脊索動物門

動物界最高等的一門動物。其共同特徵是在其個體發育全過程或某一時期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鰓裂;包括尾索動物、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除去以上主要特徵外,脊索動物還具有一些次要的特徵:密閉式的循環系統(尾索動物除外),心臟如存在,總是位於消化管的腹面;肛後尾,即位於肛門後方的尾,存在於生活史的某一階段或終生存在;具有胚層形成的內骨胳。至於後口、兩側對稱、三胚層、真體腔和分節性等特徵則是某些無脊椎動物也具有的。

鳥綱

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翅,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內充氣體。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輔助呼吸的氣囊。全世界已發現9021種;中國有1186種。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出現最晚,數量最多的一綱。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所屬介紹鴞又稱貓頭鷹、梟,是夜行性鳥類,大多數種類幾乎專以鼠類為食,是重要的益鳥。由於它們的外貌醜陋,叫聲悽厲,給人以恐怖的感覺,因而招致一些人的厭惡,甚至有一些迷信傳說,認為它是不吉利的鳥,其實都是不正確的。從它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益處來說,應該大力保護才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