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窖文化

馬家窖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窖而得名,約公元前2900─前2100年,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源出自仰韶文化人群,是漢族先民的一支。馬家窖文化發現有村落與大規模的墓地,說明當時的人們過著定居生活。在一些墓葬中,女性墓往往隨葬很多的紡織工具──紡輪,男性墓則一般隨葬斧、錛、鑿等生產工具。看來當時已經存在男耕女織的分工。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窖而得名,距今約57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 。馬家窖文化發現有村落與大規模的墓地,說明當時的人們過著定居生活。在一些墓葬中,女性墓往往隨葬很多的紡織工具──紡輪,男性墓則一般隨葬斧、錛、鑿等生產工具。看來當時已經存在男耕女織的分工。

彩陶非常發達,在所有陶器中,彩陶占有很高的比例,墓葬中也往往隨葬大量的彩陶。這裡的陶器往往在上半身塗一層紅色或紫紅色的陶衣,然後在上面用黑彩或紅彩描繪花紋。花紋主要是一些富於變化的幾何形圖案,也有一些人像、蛙紋等,黑紅相映,疏密有致,極為鮮艷富麗。其中一件盆內繪了一幅五人手拉手舞蹈的景象,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馬家窯文化時期,農業發展較快。就考古發現情況來看,當時的居民種植粟和黍,主要以經營原始的旱作農業為主,同時大量使用石制、骨制、陶製和木製的農業工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