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塘區

馬塘區

馬塘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部,屬平原地貌,地勢較平坦,境內物產豐富,非金屬礦產石灰石儲量較大,農副產品除稻麥、油菜、蔬菜,還盛產菱藕。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馬塘區位於安徽蕪湖市南部,東起荊山河,南臨漳河,與蕪湖縣繁昌縣毗鄰;西瀕長江,北依青弋江,與無為縣新蕪區鏡湖區隔江相望

馬塘區 馬塘區
。總面積64平方公里。轄馬塘、魯港兩鎮和弋江橋、中山南路、利民路、南瑞4個街道辦事處,共8個村委會、25個社居委。2003年末,全

區總人口1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萬人,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朝鮮族滿族土家族黎族瑤族景頗族13個少數民族,共748人,占總人口的0.6%。

氣候

馬塘區屬平原地貌,地勢較平坦,平均海拔6-10米,中南和西南部略低,沿東南邊緣有小荊山大官山艾蒿山馬頭山等低矮山丘散落分布;溝渠縱橫,湖塘密布,面積超300畝的湖塘有園牧塘蘆花塘殷村湖。馬塘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冬冷夏熱,春暖秋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1-18.7℃,年平均降水量1200-1410mm,集中在春夏兩季,年平均日照1939-2092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40天。

地方特產

境內物產豐富,非金屬礦產石灰石儲量較大,農副產品除稻麥油菜蔬菜,還盛產菱藕,水產品有名聞遐邇的長江“三鮮”(刀魚鰣魚河蟹),有久負盛名的地方特產魯港“三刀”(剪刀菜刀剃刀)。

城市歷史

馬塘區歷史悠久。青弋江南側的荊山一帶,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故有“先有荊山街,後有蕪湖城”之說。千百年來,這方土

馬塘區 馬塘區
地歷經無數次的興衰戰亂。相傳 三國時期, 孫吳名將 周瑜在此操練水兵。境內魯港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陳武帝永定三年(557), 徐嗣徵引北齊人從魯港青墩洲渡江,占據蕪湖,武帝(陳霸先)派大將 周文育率兵攻擊, 徐嗣徵兵敗。 唐昭宗大順三年(891), 楊行密征討 孫儒宣州,糧秣航運不濟,楊令部將台蒙修築五堰於魯港,攔水通航,不日糧至, 孫儒大敗。南宋 恭宗德佑元年(1275)正月,民族英雄 文天祥督師魯港,修復和利用舊堰禦敵取得勝利。同年南宋奸相 賈似道被迫出師蕪湖,在魯港敗於元軍。 清文宗鹹豐三年(1853)3月, 太平軍

蕪,將魯港作為分軍築壘的要地。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魯港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馬塘地域隸屬歷來隨蕪湖地域隸屬改變而變。據載,明太祖朱元璋在馬背上南征北戰取得政權後,喜好養馬,至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1613)前後,官方在蕪湖城南養馬數以千計,“馬塘”由此得名。清末民初,沿青弋江(河南)一片行政區域設有江口、尚塘、來遠三鋪,後合

馬塘區 馬塘區
為江口、尚來兩鎮。日偽時期,河南稱為蕪湖的“四區”。1949年4月蕪湖解放後,設 河南區人民政府。1950年4月,市區建制撤銷。1952年7月,恢復市區建制,在原第四區行政區劃內,建立河南區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河南區建制再度撤銷。1960年城市實行人民公社化,在原河南區建制的基礎上,建立馬塘人民公社,這是“馬塘”地名的真正命名。1964年12月,取消蕪湖馬塘人民公社名稱。1968年8月,成立馬塘區革命委員會。在1980年6月召開的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上,撤銷馬塘區革命委員會,設立馬塘區人民政府,下轄江口、朝陽、弋江3個街道辦事處。1984年12月郊區漁業公社,1990年3月郊區馬塘鄉和赭山鄉的鐵橋村、愛國村,1991年6月蕪湖縣魯港鄉先後劃歸馬塘區管轄。至此,區域面積增加了20多倍,人口翻一番,奠定了現在的區域規模。進入新世紀,作為市政規劃建設的重點區域,馬塘區亦稱“城南新區”。1998年1月,區政府駐地由碼頭口3號遷至利民西路418號。

經濟發展

2001-2003年,是市重點工程落戶馬塘區最多的三年。先後建成緯二路、緯三路、經六路、經七路,高新區範圍建成緯九路、緯十路、經三路及中山南路延伸段、花津南路延伸段,道路兩側的綠化帶、路燈和煤氣、水、電管線等基礎設施逐一到位。2001年新建了桂花橋泵站,緩解了區內排水壓力。蕪湖奧林匹克公園,造型飄逸、雄偉壯觀,是本市的又一標誌性建築。2002年10月一期建築完工後,成功舉辦了省十運會。每天晨昏,有上千居民來此健身。高教園區的崛起,奠定了馬塘區作為市高教中心的地位。高教園區位於高新區的北部,規劃面積7269畝。2003年,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建成使用,安徽師範大學皖南醫學院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蕪湖教育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夏瀛藝術語言學校7所院校陸續進駐。

交通

馬塘區水陸交通便捷,是市轄蕪湖繁昌南陵三縣進入市區的入口。皖贛、蕪銅鐵路和205國道、蕪馬高速、蕪宣高速、沿江高等級公路穿越區境,是本市通往銅陵池州黃山皖南腹地的咽喉要道。青弋江漳河等內河航線與7500米的長江段航線相連,長江沿岸有魯港、花園、桂花、漁業等港口碼頭,舟楫便利,青弋江上有6座不同風格的橋樑與中心市區相連,境內有利民路、中山南路、花津南路、九華山南路、峨山路等主幹道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