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麥吉迪

馬基·麥吉迪

馬基·麥吉迪出生於1959年,是伊朗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1998年,他先是以【天堂的孩子】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美國並獲得近百萬美金的票房(創下伊朗電影票房紀錄),接著又以【天堂的顏色】在美拿下更驚人的一百七十萬票房(僅三十家戲院不到),成為既是得獎常勝軍,又是超級票房保證的伊朗之光。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基德·馬基迪1959年出生於德黑蘭,他最初工作於伊朗伊斯蘭宣傳局的藝術部門,後來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伊朗著名導演慕森·馬克馬巴夫的賞識,參與其多部影片的演出,為自己日後的導演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馬基德的電影處女作《手足情深》獲選1992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放映。其後的《繼父》一片先後獲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聖保羅影展、突尼西亞影展等重要獎項。1998年的《天堂的孩子》成為首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影片,擴大了伊朗電影的國際影響力,馬基德迅速成為伊朗人心中的民族英雄。1999年《天堂的顏色》繼續《天堂的孩子》的輝煌,蟬聯了蒙特里爾電影節上最佳電影獎。之後又推出了反映難民生活的《巴倫》等。

馬基麥吉迪 馬基麥吉迪

影人相關新聞

《小鞋子》:馬基德嘆純真易逝

時光網訊 曾經執導《小鞋子》的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其最新作品《麻雀之歌》日前發布了預告片。這一次,馬基德將鏡頭往返於城市與鄉村之間,流露出一種都市化令純真消逝的感嘆。

影片講述了伊朗一個小村子的鴕鳥養殖工人Karim,他對於自己的生活現狀十分滿意,但是被解職的噩耗改變了他的生活,接連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為了養活妻兒,他被迫離開家鄉,去大城市裡找工作,儘管遇到諸多艱難,仍然要迎難而上。全片鏡頭往返於城市與鄉村之間,流露出導演對都市化令純真消逝的感嘆。影片中的金魚、鴕鳥和麻雀正是昔日純真的象徵,可是它們都跑了、丟了、溜走了。

本片的男主角默罕默德·阿米爾·納吉憑藉此片獲得了2008年柏林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綜藝》評價這部影片具有“極高的人物主義情懷”,“美麗而憂傷,又不乏幽默”。

他最初工作於伊朗伊斯蘭宣傳局的藝術部門,後來獲得伊朗著名導演慕森·馬克馬巴夫的賞識,參與其多部影片的演出,為自己日後的導演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馬基德·馬基迪1998年導演和編劇的電影《小鞋子》(天堂的孩子)是其最為影迷熟知的作品,該片當年在多個國際電影節獲得大獎,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國際導演拍北京”

經過600多個令人難忘的日日夜夜,“國際導演拍北京”活動即將落幕,首映式及幾部風格各異的宣傳片將於 2月28日在央視首播。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吉迪、英國導演達瑞恩·古德里奇等導演將親臨首映式慶典現場,一一揭開這幾部精彩作品的神秘面紗。

“國際導演拍北京”活動是一項在世界範圍內邀請國際著名導演,為正在籌辦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各執導一部城市宣傳片的活動,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多納托雷、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吉迪、法國著名導演帕特利斯·勒孔特、英國著名導演達瑞恩·古德里奇作為受邀導演參與了本次活動。

在本次活動的影片創作和拍攝過程中,幾位世界著名導演秉承了以往作品的風格和特色,各講述了一個或優美或激揚或令人振奮的北京城市故事,一個古老、時尚而又熱情的北京,在他們執導的北京城市宣傳片中得以展現。朱塞佩·多納托雷和他的《重聚》展現平凡中的真切感動,馬吉迪和他的《飛揚的五環》透過孩子視角展現北京,勒孔特和他的《北京印象》展示浪漫派油畫般的華麗北京,古德里奇和他的《信念的力量》則展現北京運動的一面。

首映慶典後,這些影片將分別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境內電視台,義大利RAI國家電視台、法國國家電視台、伊朗國家電視台等境外電視台播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