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烏藤

首烏藤

首烏藤英文名CAULISPOLYGONIMULTIFLORI。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乾燥藤莖。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殘葉,捆成把,乾燥。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長短不一,直徑4~7mm。表面紫紅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有側枝痕。外皮菲薄,可剝離。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鬆,類白色。無臭,味微苦澀。

​地理分布

分布於華東、中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外形特徵

首烏藤首烏藤

多年生纏繞藤本。根細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莖基部略呈木質,中空。葉互生;具長柄;托葉鞘膜質,褐色;葉片狹卵形或心形,長4-8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緣或微帶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光滑無毛。圓錐花序。小花梗具節,基都具膜質苞片;花小,花被綠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長,短於花被;雌蕊1,柱頭3裂,頭狀。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顯的3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長習性

生於草坡、路邊、山坡石隙隙及灌木叢中。

栽培技術

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種苗繁殖

①扦插條的採集;②選地整地;③扦插育苗;④苗期管理;⑤起苗。

田間管理

①搭架;②上架;③打頂抹葉;④打花序;⑤中耕除草;⑥追肥;⑦灌溉與排水。

田間管理①搭架搭架材料:長2m、粗1.5~3cm較直的竹竿,下端削尖;搭架方法:在移栽後40天左右,當何首烏成活長至20cm高時,在每行兩棵何首烏苗之間插一竹竿,上端用繩子捆住,用竹竿連線起來搭成“人”字形架或將相鄰三棵竹竿上端用繩子捆住,呈錐形架。

②上架當何首烏莖藤長高至40cm時,人工幫助莖藤按順時針的方向向上纏繞,易滑落的用細繩子輕輕將莖藤栓在竹架上;每株何首烏只留兩棵主蔓上架,將其餘的分櫱枝從根部剪去。

③打頂抹葉當何首烏莖藤長至2m高時,打頂尖,同時抹去莖藤下部30cm以下的葉片;當側枝生長過於旺盛過密時,適當剪除側枝,防止徒長。

④打花序除預留採種地外,其餘的何首烏在現花蕾時,用枝剪連花柄一起剪下,帶出地外。

⑤中耕除草

採收

①何首烏的採收;②首烏藤的採收。本發明得到的何首烏及首烏藤各項指標符合中藥材GAP的內容要求,二年生何首烏藥材產量可達1500~3000kg/畝(鮮),500~1000kg/畝(乾),首烏藤100~500kg/畝(乾),能規範化大面積種植,種植投資少、效益高,在山區大力發展何首烏產業不僅可以創造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還可以帶來很好的生態環境效益。

種植步驟

1、一種何首烏的規範化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苗繁殖①扦插條的採集採集時間:春季育苗在3~5月份採集;秋季育苗在7~10月份採集;採集方法:選優良、健壯的何首烏植株作採集母株,同時剔除病株和弱株;用鐮刀將架上各相連的嫩枝部分割斷,剔掉嫩枝及細小的分枝,留下木質化和半木質化的一年生莖藤,從莖藤地上5cm處割斷;小心地拆開竹架,連同莖藤一起帶到平坦蔭涼處;從竹架的下部,小心地解開莖藤,同時按規格用不鏽鋼剪刀剪取扦插條,扦插條長15cm~20cm,每棵留2~3個節,上切口平滑,距上節芽頭3cm~4cm,下切口斜面平滑,距下節芽頭向下2cm,綑紮成把,下端要求平齊,待消毒後扦插。

②選地整地選地勢平坦、水源方便的熟土,或塑膠大棚作何首烏種苗繁殖圃;整地:用牛耕或人工翻土,耕細耙平土塊,耕深30cm,檢盡雜物;苗床基肥:每畝撒施腐熟牛廄肥2000kg作基肥,翻挖整細,耙平;起廂:廂寬1.2m、長10m~20m、溝深10cm、寬30cm;土壤消毒:用50%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廂面,給苗床消毒,5天后扦插。

③扦插育苗扦插條處理:將上述的扦插條,在扦插前用75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溶液浸沒消毒5秒鐘左右,瀝乾;扦插:在整好的廂面上,開橫溝,溝距8cm、溝深8cm。將扦插條芽頭朝上,斜靠溝壁,株距3cm回土填平,並用小鋤頭錘緊壓實,扦插完畢後,用水澆透苗床,保持濕潤。

④苗期管理露地育苗,應蓋小拱膜。大棚育苗也應注意保持棚內苗床的濕度和溫度;溫度:保持膜內溫度18℃~27℃,高於30℃時,揭膜通風降溫,持續高溫時搭遮陽網遮蔭;濕度:發芽前保持足夠的水分,及時澆水;發芽長葉後,控制水分,生根長葉後,視土壤墒情每5~10天澆噴水一次;除草:從扦插後見草即除。人工除草時(禁止用化學除草劑),注意防止鬆動扦插條根部,以免影響扦插條生長。除草後,澆噴一次水;追肥:當扦插條嫩枝長至15cm時,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5%尿素溶液用噴霧器噴施,每隔7天一次,共噴3~4次;打尖:當苗長高至15cm以上時,剪去頂尖,使苗高保持在15cm左右;煉苗:在移栽前半個月,或扦插苗長至15cm以上時,通風煉苗。

⑤起苗起苗移栽前一天,用水澆透苗床;起苗時,用小鋤頭順溝小心挖起扦插出圃苗;起苗後,當天移栽不完或待運輸的扦插苗,集中保存於通風、蔭涼處,並澆水保濕,防止萎蔫;運輸時,用塑膠筐或竹筐裝苗,豎放置,根系朝下,勿擠壓,保濕;出圃苗要求,苗高20cm~35cm,地徑>2mm,根系發達,無病蟲危害。

大田移栽

(2)大田移栽①選地土壤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區,土壤以肥沃、疏鬆、保水保肥、耕作層厚30cm以上的壤土或砂質壤土,PH值為6.0~7.5、有機質>1.0%以上;坡度為小於15°,緩坡帶或15°~25°的坡改梯地;土壤環境質量必須符合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或以上標準;大氣條件:空氣無污染,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96)二級或以上標準,即大氣指數II為0.6~1.0之間。水質條件:年降雨量1000mm~1500mm,雨熱同期,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設施。水質無污染,水質達到國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5084~85)的標準。

②整地春季移栽時,在上一年冬天,撿盡雜物,清理田園,翻耕30cm以上,移栽前再精耕一次,耙碎整平;秋季移栽,在栽前半個月翻耕30cm以上,移栽前,再精耕耙碎整平一次;耙碎整平後,用50%可濕性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和50%辛硫磷乳油200ml拌25kg細土撒施於土壤中消毒,5天后,再起廂供移栽。

③基肥結合整地起廂,每畝施腐熟牛廄肥2500kg、有機複合肥100kg、磷肥50kg,將肥料按上述比例混勻後挖溝距1m、寬20cm的溝,均勻地撒施入溝中,回土填平,並起廂。

④起廂以施肥溝為廂面中心,兩邊復土起廂,製成廂面寬70cm,廂與廂之間溝寬30cm、溝深30cm。

⑤移栽移栽時間:3~6月或9~10月份;選雨後晴天或陰天起苗移栽;在廂面上按32cm×30cm的株行距,成“品”字形栽兩排何首烏苗;畝用種苗4200株,每窩定植1株;移栽完後,如天氣乾旱,或土壤發乾時,當天澆定根水,並及時疏通排水溝;⑥補苗當移栽苗成活後,檢查大田中缺窩和死苗情況,及時補苗。

藥用價值

藥食兩用食物食用提示:內服:煎湯,10至2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推薦菜品:夜交藤粥 小麥黑豆夜交藤湯 氣血溢補湯 安眠補養湯。

夜交藤藤莖呈長圓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長短不一,直徑3~7mm。表面粗糙,棕紅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顯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有分枝痕。外皮菲薄,可剝離。質脆,斷麵皮部棕紅色,木部淡黃色,中央為白色疏鬆的髓部。氣微,味微苦、澀。鑑別方式

首烏藤首烏藤

(1)該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細胞3~4列,含棕色色素。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纖維壁甚厚,木化;在纖維束間時有石細胞群

。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204μm,單個散列或數個相聚。髓較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2)取該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3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首烏藤對照藥材,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苯-乙醇(2:1)為展開劑,置預飽和15分鐘的層析缸內,展開3.5cm後,取出,晾乾,再置以苯-乙醇(4:1)為展開劑,展開7cm後,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條斑;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條斑。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性味與歸經:甘,平。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養血安神,祛風通絡。用於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外治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貯藏置乾燥處。

藥理作用

有鎮靜催眠作用,與戊巴比妥鈉合用有明顯的協同作用;首烏藤醇提取物能抑制實驗性大鼠高脂血症;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並能促進免疫功能。

臨床研究

據報導,用單味首烏藤治療疥瘡49例,除3例在用首烏藤外洗期間配合硫黃軟膏、疥癬靈治癒,2例未堅持用藥外,其餘44例全部治癒。

功效作用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歸心、肝經;

具有能養心安神、祛風通絡的功效;

首烏藤植物形態-何首烏首烏藤植物形態-何首烏

主治失眠多夢,血虛身痛,肌膚麻木,風濕痹痛,風瘡疥癬。

其他相關

古稱何首烏有雌雄之分,入夜則藤蔓相交,故名夜交藤。《斗門方》云:“取根若獲九數者,服之乃仙,故名九真藤。”

備註

炮製:取原藥材,篩去雜質及灰屑,浸潤,切段,乾燥,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用藥配伍

配酸棗仁,滋心陰,寧心神;配生地,養血補陰;配天門冬、麥冬,清虛火、養心陰;配羌活、獨活,祛風勝濕、舒利關節。

化學成分

莖含蒽醌類,主要為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ic acid,Chrysophanol)或大黃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均以結合型存在。莖葉含多種黃酮,已得到木犀草素-5-O-木糖甙(luti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類化合物,已分得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5-O-木糖甙(lute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類化合物,已分得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β-D-葡萄糖甙;並含β-谷甾醇。預試尚含芪類和鞣質。

食療價值

①夜交藤麥豆湯:夜交藤10克,小麥45克,黑豆30克,加水煎煮取湯飲,日兩次。有滋養心腎、安神的功效,用於神經衰弱、心腎不交之失眠、心煩等症。

②烏雞交藤煲:烏雞1隻,洗淨入沸水中焯一下,再用涼水沖洗。夜交藤30克,洗淨用紗布包好,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湯煲中,加入適量薑片、食鹽、黃酒及水,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煲至雞爛熟,加味素適量即可食用,可用於頑固性失眠患者的食療。

③寧神合劑:夜交藤、生地、百合各15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6克,紅棗7枚。用水濃煎,日服2次,臨睡前加服1次。具有養血安神功效,治頭昏乏力、耳鳴眼花、心悸多夢、入睡難等症。

④安神湯:夜交藤、合歡皮各20克,酸棗仁、柏子仁、豬苓各15克,琥珀10克,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30日為1個療程,對失眠症有效。

⑤夜交藤粥:夜交藤60克,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取藥汁約300毫升;再加粳米50克,大棗2枚,白糖適量,煎至粥稠即可。晚上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l0天為1個療程。適用於頑固性失眠、多夢及風濕痹痛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