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雀籠

養雀籠

養雀籠位於圓明園黃花陣的東側,實為一座西洋門,建成於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明間為穿堂門,南北側屋內籠養孔雀等鳥類,故名養雀籠,體現了西洋樓景區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因東面為大理石構造所以保存完好,而西面的中式牌坊則被完全燒毀。養雀籠是圓明園長春園北部西洋樓之一景。

基本信息

簡介

養雀籠養雀籠
養雀籠位於圓明園黃花陣的東側,實為一座西洋門,建成於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明間為穿堂門,南北側屋內籠養孔雀等鳥類,故名養雀籠。養雀籠東面是一面西洋門,而西面則為一座中式牌坊,體現了西洋樓景區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文物現狀

養雀籠現狀養雀籠殘跡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因東面為大理石構造所以保存完好,而西面的中式牌坊則被完全燒毀。而殘留的養雀籠殘跡東面的大理石建築,同其他西洋樓景區建築一樣在圓明園石劫時期,石料遭到軍閥和土匪盜運,隨時間流逝變為今天的狀況。

出土文物

養雀籠西面銅版畫養雀籠西面銅版畫
帶有捲雲紋路的黃釉琉璃構件是2015年9月在西洋樓養雀籠遺址的地下發掘出來的。有記錄表明“這個養雀籠遺址本身有文獻記載,還有銅版畫流傳到海外,傳說這裡曾經養過孔雀,但我們在文獻里一直沒有查到”。養雀籠其實是西洋樓附近一組中西風格合璧的牌樓。有意思的是,從西向東看,這組牌樓是中式的,從東向西看,這組牌樓又是西式的。
在考古發掘這裡的時候,發現牌樓的地基上面有用於拴銅絲的榫眼結構,“通過這個發現,再加上文獻資料,推斷出銅絲能通過地基上的榫眼和牌樓的柱子交錯編織成銅絲網,網裡養鳥,中間供皇室成員穿行,人從中間過,鳥在兩側鳴。”至於這籠子裡養過什麼,從銅版畫上看是養鳥,而文獻上關於這裡的記載是“養雀籠”或“雀鳥籠”,都沒有出現“孔”字,也就是說沒有明確記載這裡是否養過孔雀。然而當刻著“孔雀牌樓”四個字的黃釉琉璃構件被發掘出來之時,養孔雀的傳說立刻被證實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