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泉[新疆巴里坤縣飲馬泉]

飲馬泉[新疆巴里坤縣飲馬泉]

班超飲馬泉地理位置是在巴里坤湖正南岸,海子沿鄉的尖山子下,現在是"蒲仙礦泉水"廠水源井泉旁,此泉傳說是東漢名將班超常飲戰馬之處故而得名,簡稱是"飲馬泉",又稱之為"淚泉"。

簡介

飲馬泉
班超飲馬泉位於巴里坤湖正南岸,海子沿鄉的尖山子下,現為"蒲仙礦泉水"廠水源井泉旁,此泉傳說為東漢名將班超常飲戰馬之處故而得名,簡稱為"飲馬泉",又稱"淚泉"。
尖山子山勢險峻而陡峭,主峰海拔1940.9米,因山峰尖如刀削、欲刺青天故叫尖山。在尖山面北向湖的絕壁石隙中。有兩股泉水瀉下,猶如兩行眼淚,所以又叫淚泉。這裡緊挨巴里坤—木壘公路南側,交通十分便利。

歷史傳說

尖山與淚泉的傳說:相傳很古以前,巴里坤湖水清澈見底,灌溉著草原和良田,湖畔的居民安居樂業。可是,一個山魔想要霸占草原、奴役草原民眾,但遇到拒絕,於是就移來九座大山,想填平巴里坤湖。勇敢的胡人牧羊女雲雀為阻止山群前進,一頭撞向山群。雲雀的血肉軀體頃刻間化成一座岩山,這就是尖山。
山霸王又生詭計,將巴里坤湖變成了滷水湖,湖水變質,草原枯黃,漢族姑娘雪姑在尖山前失聲痛哭,最後氣絕身亡。突然在山峰壁上面噴瀉出兩股清泉,流進草原,枯乾的草原又重現生機。據說這兩股山泉就是雪姑的眼淚,"淚泉"由此得名。
淚泉旁有一石洞,洞中石壁上用水潑後便顯出"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似毛筆正楷行書,但仔細一看不是墨跡而像黑色小石子,所以長期保留下來,不怕風吹日曬,這是個奇怪的不解之謎。
世居巴里坤湖畔的農牧民說,常飲淚泉水,可明目健身。如今,在泉邊利用此泉生產的"蒲仙"礦泉水已名揚區內外,據化驗,礦泉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鍶,是全國少數含鍶多的天然礦泉水(鍶含量是嶗山的2倍而且終年恆低溫),但因交通、行銷和廣告宣傳等因素,致使這純天然保健飲料未能走向全國。其實尖山"仙水"不是"仙女眼淚",它是一種深層地下承壓水經長距離潛流後在下游隔水層中斷的特殊地層排泄湧出。它的補給水源來自天山腰部林區。

其它相關

蒙泉(飲馬泉)
吉縣新華街中段昔日孔廟街下石基有甘冽醴泉,相傳唐尉遲敬德飲馬於此,故名飲馬泉。又叫蒙泉,以飲水勿忘夫子教誨而得名,含啟蒙之意。每當溽暑,掬而飲之,冷沁心脾。頓覺燥熱盡消,涼爽異常。泉東南石階下另有一泉,自石孔而瀉,淙淙有聲,儼然飛瀑。飲馬泉源頭始自吉縣縣城西北方向海拔1509.1米的高祖山中,由一米左右長的明流轉入暗流後自縣城流出,全長15公里左右。曾有人自源頭處放入一把麥秸後,麥秸會在縣城出口連同泉水一起流出。

天水飲馬泉

飲馬泉,當地人稱神泉,位於天水市甘谷縣,沿蔡家寺廟東山溝行進,行二、三百米,高約3米的石牆擋住去路,在石牆下面,有一形似月牙的泉水,清澈蕩漾,這就是飲馬泉。三國蜀漢大將軍、諸葛亮的繼承人姜維,曹魏的關內侯楊阜均出生在此地。相傳,古時候有一年天大旱,渭水斷流,莊稼絕收,百姓窮不聊生。已連續行軍數月的關羽路過這裡,看到一片荒涼,不禁吸了一口冷氣,加上全軍口乾舌燥,無力行走,生命危在旦夕,關羽急中生智,猛提韁繩,戰馬一躍而起,瞬間雙蹄落地,一股清泉猛然而出。全軍欣喜若狂,入夜點起火把,歡慶泉水,至此泉水長流不斷,因關羽的許多戰馬飲過泉水,俗稱飲馬泉,後又因關羽是財神,又稱神泉。
說到泉,必然要聯繫到寺。據《漢書·李廣傳》記載,李廣有從弟李蔡,武帝時以軍功封安樂侯,後為丞相,有罪自殺。李蔡的子孫為李蔡修建家祠,以示紀念,而子孫仍姓李而改家祠為蔡家寺。現在的建築是依山就勢,自下而上,玲瓏嚴謹,蔡家寺有廟宇10多處,松柏200多株。在廟內建有關羽樓,樓上塑有關羽塑像,樓下有關羽馬夫牽馬的塑像,樓後建有三國殿,殿內畫有三國壁畫,供遊人仰慕。每年正月十五到十八九,這裡都要舉辦規模宏大的廟會,來紀念關羽和飲馬泉,而且年年如此,雷打不動。
飲馬泉,泉水甘甜可口,尤其可供老人們喝罐罐茶。據說用飲馬泉水喝茶,色味純正,滿屋飄香。
在遊覽勝地,一泉一寺,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她們如一對孿生姐妹,成為絲綢之路上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

關於飲馬泉的詩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李益
綠楊著水草如煙, 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 何人倚劍白雲天。
從來凍合關山路, 今日分流漢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鬢, 恐驚憔悴入新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