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颳卜奎

風颳卜奎

而卜奎城也是厚道的,寬容的,堅忍的。 通過德平一家人,表現出苦難中的堅忍,苦難中的豁達。 每幕、每場的結尾,在情感或情節的延續中,瞬間停頓,瞬間凝固。

話劇《風颳卜奎》故事梗概

寧家大奶奶德平被土匪頭子鄧龍的手下草上飛搶走。十個月後德平抱回一個男孩,取名寧子寒。寧汝成深愛德平,雖然心存疑慮,還是接受了這個孩子。

二十年後,日本侵略東三省,子寒成為進步青年,參加了白光劇社,與藝人青雲相愛。日本憲兵鎮壓反日民眾,子寒和青雲被捕。經營救,子寒出獄,青雲卻被送進妓院。德平做主讓子寒與梅生結婚,同時贖出青雲,讓她回老家河北。
日本人得知德平家有祖傳寶貝空青石,派德平的女婿當警察許克一前來索取,德平不給,日本人強行搜查,找到寶貝,被女兒寧子萱搶下,咽到肚裡。日本人打死子萱,從屍體裡拿出寶貝,帶回日本。其實子萱已經染上梅毒,終日吸大煙,早就生不如死。
寧子寒參加了抗日隊伍,後又去蘇聯學習,日本投降後,他成為接收城市大員回到卜奎。
鄧龍和草上飛被國民政府收編為警察,老百姓稱他們是鬍子警察。當鄧龍來到寧家要接走梅生的兒女時,被打死。草上飛借找鄧龍之機,搜刮寧家財產……
青雲當年沒有離開卜奎,落髮為尼,化緣誤入寧家,見到子寒,二人舊情難忘,令梅生苦不堪言……
寧家和卜奎城一起經歷著年年歲歲的風,直到改革開放,德平已成為百歲老人……

話劇《風颳卜奎》題材背景和主題立意

今天的齊齊哈爾市,從前叫卜奎。曾是流放地、殖民地、少數民族聚居的極邊苦寒之地。東經124度,北緯47度。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決定著卜奎民眾特有的文化傳承和氣質品格。因為遠離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便形成了獨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外面世界,無論變革還是戰亂,傳進卜奎城時,都會慢半拍。這也是因為‘山高皇帝遠’吧。因為離皇帝遠,國家把獲罪的人發配到這裡。土匪強盜會到這裡討生活。俄國人可以肆無忌憚地炮擊卜奎城、日本人可以在這裡統治十四年。
這些發配邊關的文化流人,身處苦難卻還保存著一份高貴的情懷,他們修復著自己殘破的人生,同時給流放地注入了文化氣息。用學識和生命給這塊土地留下了獨有的流人文化遺產。而卜奎城也是厚道的,寬容的,堅忍的。儘管寒冷荒涼,她還是敞開胸懷,收攏起眾多流浪漂泊的靈魂。
通過德平一家人,表現出苦難中的堅忍,苦難中的豁達。面對苦難,人如何能笑著生活。

話劇《風颳卜奎》的表現形式特色

表現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方法,是《風》劇的主要特色。舞台上採用的是記憶式的敘述,從終端開始回述,講述城市的歷史,家族的歷史。
每幕、每場戲的開端,是記憶意象的漸顯;角色間的對話與交流也是非生活化的敘述,是心靈間的對話與交流;是間離的、是陌生化的、是具有形式感的。待到情節或情感走上一個台階,瞬間進入生活原態的對話與交流。
每幕、每場的結尾,在情感或情節的延續中,瞬間停頓,瞬間凝固。這個停頓和凝固應該是非常殘酷的。
演員創造角色所追求的表演效果,是人物的形神兼備的“像”和演員台詞、形體的“絕”。
體驗是所有創作的進入方式。演員要靠體驗的功能去當眾孤獨,這種體驗的狀態必然會被觀眾看到,它必然會成為審美的一部分。所以,體驗在表演藝術中是欣賞的審美對象。

獲獎情況

榮獲中宣部組織的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