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停舟圖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風雨停舟圖

【創作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姓名】元好問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風雨停舟圖

老木高風作意狂,青山和雨入微茫。

畫圖喚起扁舟夢,一夜江聲撼客床。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畫中見詩、以畫傳情”的題畫佳作。題畫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異彩獨具的一株奇葩,是詩、書、畫相結合的藝術結晶。它創成於李白、杜甫之手,盛行於宋金時期,元好問正是作題畫詩的能手。由於他居於金元文壇盟主的身位,友朋會賞,多請他題詠以增光彩。他一生所作的題畫詩多達二百餘首,占他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一以上,絕句居多。而這首題畫詩卻是其中別具一格的一篇。

一般的題畫詩,或題寫山水意境,或吟詠花鳥情趣,或品評畫家風範等,而元好問這首詩,卻將自己置身於畫面之中。

前二句寫畫面形態:枯老的樹木,在大風狂飆中恣意逞狂;青山在暴雨濛濛中模糊不清,一葉扁舟停泊在風雨狂作的水面上。勾描出風雨停舟圖。

後兩句寫詩人見到畫圖後引起的聯想:他仿佛將自己置身於那畫圖中在江湖之上飄搖的小舟之中。他想到了神奇的傳說,范蠡助越王滅吳之後,獨自乘坐一葉小舟,泛遊於太湖之上。他覺得自己就是那范蠡,連在睡夢中對此不能忘懷,一夜之間好似蕩漾在那暴風驟雨、波濤翻滾的水浪上一樣。因此說是:“畫圖喚起扁舟夢,一夜江聲撼客床。”

全詩虛實相生,物我一體,詩人用豐富的想像,將自己融入高妙的畫境,置身於生動的畫面之中。畫圖的奇特意境,激發了詩人的聯想;詩人的融入,活化了圖畫的詩情,使圖畫更加生動,真乃是神來之筆,識見獨至。徐世隆稱讚元好問的詩“有得前輩不傳之妙”(《〈元遺山詩集〉序》)。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中國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著有《元遺山先生全集》,詞集為《遺山樂府》,輯有《中州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