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系統,風險管理人員由此認識並處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偶然損失,以抵禦偶然損失所產生的不利效應,降低風險成本。但由於風險的普遍存在以及風險管理在各個行業中的專門化,風險管理人員會根據自己特定的活動範圍,對風險給出不同的定義。對風險進行定義是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出風險的對象和目標。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系統,風險管理人員由此認識並處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偶然損失,以抵禦偶然損失所產生的不利效應,降低風險成本。但由於風險的普遍存在以及風險管理在各個行業中的專門化,風險管理人員會根據自己特定的活動範圍,對風險給出不同的定義。對風險進行定義是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出風險的對象和目標。

系統組成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模型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組成及每個組成成分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 資料庫:是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是貯存基本信息的記憶庫。建立資料庫的重要活動有:
1. 選擇需要包含的數據類別及每種數據類別所應蒐集的數量,這些數據類別的多少及數量取決於經濟單位認為是否能夠滿足可行決策。

2. 決定數據的格式、類型以及執行RMIS預期功能所要求的直接調用能力。

3. 修改和定期檢查實際數據。

(二) 軟體:在選購已編好的RMIS軟體或雇用其它軟體公司編制或經濟單位自己編制RMIS軟體時,風險管理人員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1. 可行性。 2. 友好的用和界面。 3. 靈活性。 4. 綜合性。

5. 容錯性。 6. 兼容性。 7. 分析能力。 8. 安全性。

(三) 硬體:

(四) 人事: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中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提供和解釋數據,設計、組建、安排並維修硬體。

階段特點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1. 簡單事務處理階段。計算機在風險管理中的早期套用時保險損失和報廢的計算機管理。時間是20世紀60年代末。有兩個缺點:

1) 這些系統沒有充分注意到經濟單位整體的風險費用

2) 不夠精確和及時。

2. 標準風險管理報告階段。系統對於風險管理者和整個經濟單位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風險管理人員運用計算機收集、分類並列出每個重要部門的風險費用數據,以月報、季報、年報等合適的形式報告給董事會。時間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

3. 數據直接調用。為了避免陷入許多數據中,投保人經紀人組織、保險人開發出更為靈活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使他們不僅能夠設計自己特定的報告,而且能任意調用他們自己的風險管理數據。時間是20世紀70年代末。

4. 風險管理決策支持。互動是風險管理決策支持的核心,使計算機利用已有資料庫中的數據預測風險管理人員提出的各種可供選擇方案的可能結果,並且作出最佳選擇。

設計階段

(一)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分為:
1. 分析經濟單位關於RMIS的特定需求。

2. 確定與這些需求相適應的信息流。

3. 決定能滿足這些需求的RMIS在技術上和經濟上的可執行性。

4. 決定是否購買或租賃系統的軟體、硬體設施

(二)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識別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了解他們各自的需求,以及組織目前可能滿足這些需求的資源。

(三) 執行需求的具體步驟:
1. 確定用戶。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可以是經濟單位內部的人員,也可以是經濟單位外部的人員。

2. 進行訪談。對用戶進行訪談,要因人而異,不要漏掉有價值的意見。這樣不僅能保證系統更進一步的精確性,而且能促進每個被訪談者接受訪談、報告和介紹的過程,這樣會加快RMIS的最終順利實施。

3. 分析訪談結果。分析每個被訪談者的看法,從而產生一個關於經濟單位的RMIS需求、資源以及加快信息流動和風險管理決策機會的綜合前景。

4. 制定分析報告

建設管理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一、企業應將信息技術套用於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信息的採集、存儲、加工、分析測試、傳遞、報告、披露等。

二、企業應採取措施確保向風險管理信息系統輸入的業務數據和風險量化值的一致性、準確性、及時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對輸入信息系統的數據,未經批准,不得更改。

三、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應能夠進行對各種風險的計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測試;能夠實時反映風險矩陣和排序頻譜、重大風險和重要業務流程的監控狀態;能夠對超過風險預警上限的重大風險實施信息報警;能夠滿足風險管理內部信息報告制度和企業對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四、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應實現信息在各職能部門、業務單位之間的集成與共享,既能滿足單項業務風險管理的要求,也能滿足企業整體和跨職能部門、業務單位的風險管理綜合要求。

五、企業應確保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和安全,並根據實際需要不斷進行改進、完善或更新。

六、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企業,應補充、調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式,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尚未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將風險管理與企業各項管理業務流程、管理軟體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同步運行。

運行措施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的問題。

(一) 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以下問題:
1. 數據問題。指的是數據的不完整和不充分。

2. 系統問題。系統與經濟單位不相符、過度的強調完美、以及系統產生過多的信息或數據。

(二) 解決方法:
1. 數據問題。軟體應具備良好的容錯技術以及對蓄意破壞數據的行為具有防範的功能。並要求有相當的數據充分性。

2. 系統問題。RMIS要與經濟單位的風險管理需要相一致。並確保選擇和運行RMIS的合理性。

系統報告

(一) 意外事故報告是指引起組織實際損失的事件的報告。

(二) 賠款報告是指經濟單位因偶然損失而引起的法律要求的報告。

(三) 危險報告是指沒有導致實際損失,但在環境變化或運氣不太好時也會轉化成損失事件的報告。

套用時機

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經濟單位可以在哪方面套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一) 可以套用於識別和分析損失暴露單位。包括:
1. 意外事故、賠款、危險報告。 2. 財產估價。 3. 損失預報。

(二) 可以套用於檢查和選擇風險處理方法。包括:
1. 建立財務模型。 2. 自留水平分析。 3. 安全性分析。

(三) 可以套用於實施選定的辦法。包括:
1. 保險單管理與報告。 2. 理賠管理。 3. 常規檔案的準備。

(四) 可以套用於檢驗結果。包括:
1. 提供管理報告 2. 風險費用分配分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