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箱果

風箱果

風箱果,學名:Physocarpus amurensis(Maxim.)Maxim.,系薔薇科風箱果屬落葉小灌木,在鮮紅的葉叢中生出團團白色的花序,花序樸素淡雅。晚夏時節膨大的果實紅色,且其適宜能力強,能耐-50℃的低溫,是山林自然風景區及林緣極好的綠化樹種,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風箱果一般採用種子繁殖,小興安嶺地區一般10月上旬採種,將種子脫粒後風乾至含水量7%-8%,去除空癟粒,放於低溫乾燥處保存,翌年5月上旬將存貯的種子放於35~40℃的溫水中浸泡12h,取出後置於25~30℃的室內催芽,保持種子表面濕潤,5~7天后有50%的露白後即可播種,每m撒播3.5~4g種子,每m用3~5g的五氯硝基苯拌1~2kg毒土復蓋,最後復土0.4cm。

基本信息

風箱果

風箱果風箱果

種中文名:風箱果

種拉丁名:Physocarpus amurensis (Maxim.) Maxim.

命名來源:【Acta Hort. Petrop. 6: 221. 1879】

中國植物志:36:081

英文植物志:9:77

組中文名:短傘花序組

組拉丁名:Sect.Glomerati Nakai

基本內容

種 名: 風箱果

學 名: Physocarpus amurensis

別 名: 托盤幌

風箱果風箱果

科: 薔薇科

屬: 風箱果屬

產地分布

產黑龍江(帽兒山)、河北(霧靈山、承德)。生山溝中,在闊葉林邊,常叢生。分布 朝鮮北部及蘇聯遠東地區。

生長習性

喜光,也耐半陰。常生於山頂、山溝、山坡林緣、灌叢中,聚生成叢。耐寒性強。要求土壤濕潤,但不耐水漬。

園林用途

風箱果夏季開花,花序密集,花色美麗,初秋果實變紅,頗為美觀。可植於亭台周圍、叢林邊緣及假山旁邊。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3米;小枝圓柱形,稍彎曲,無毛或近於無毛,幼時紫紅色,老時灰褐 色,樹皮成縱向剝裂;冬芽卵形,先端尖,外面被短柔毛。葉片三角卵形至寬卵形,長 3.5—5.5厘米,寬3—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稀截形,通常基部 3裂,稀5裂,邊緣有重鋸齒,下面微被星狀毛與短柔毛,沿葉脈較密;葉柄長1.2—2.5 厘米,微被柔毛或近於無毛;托葉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有不規則尖銳鋸齒,長 6一?毫米,無毛或近於無毛,早落。花序傘形總狀,直徑3—4厘米,花梗長1—1.8厘 米,總花梗和花梗密被星狀柔毛;苞片披針形,頂端有鋸齒,兩面微被星狀毛,早落;花 直徑8—13毫米;萼筒杯狀,外面被星狀絨毛;萼片三角形,長約3—4毫米,寬約2毫 米,先端急尖,全緣,內外兩面均被星狀絨毛;花瓣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 先端圓鈍,白色;雄蕊20一30,著生在萼簡邊緣,花葯紫色;心皮2—4,外被星狀柔 毛,花柱頂生。蓇葖果膨大,卵形。長漸尖頭,熟時沿背腹兩縫開裂,外面微被星狀柔 毛,內含光亮黃色種子2--5枚。 花期6月,果期7—8月。

保護現狀

現今該種的分布範圍和種群數量正日益縮減,中國僅在河北省霧靈山和承德零星分布,黑龍江省尚志縣帽兒山小塊集中分布。調查研究表明,帽兒山天然分布的風箱果居群個體數量較少。約50~60個無性系,而且分布區域狹窄,生態幅度小。近年來開發旅遊資源,使其生境受到嚴重破壞,已經處於瀕危狀態。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繁殖,但以播種為多。

栽培方法

選地整地

風箱果風箱果

風箱果喜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故一般選擇水源方便,土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輕

砂壤為宜,採用秋翻秋整地的作法,在整地時每畝施有機肥25~30t,磷酸二氫鉀20kg,整地要求上松下實。

作床

北方地區春季比較乾旱,一般採用低床,床面寬1m,長度視地塊而定,要求床面平整、無積水,床面上無直徑0.5cm以上的大土粒。

催芽播種

風箱果一般採用種子繁殖,小興安嶺地區一般10月上旬採種,將種子脫粒後風乾至含水量7%-8%,去除空癟粒,放於低溫乾燥處保存,翌年5月上旬將存貯的種子放於35~40℃的溫水中浸泡12h,取出後置於25~30℃的室內催芽,保持種子表面濕潤,5~7天后有50%的露白後即可播種,每m撒播3.5~4g種子,每m用3~5g的五氯硝基苯拌1~2kg毒土復蓋,最後復土0.4cm。10天即可出苗。

間、定苗

當苗高3cm時進行第一次問苗,苗高8cm時第二次問苗,苗高12cm時定苗。

管理養護

水肥管理

風箱果風箱果

出苗前注意保持土表濕潤,幼苗期苗木根系不發達,應注意小水勤灌,後期若遇長期乾旱

適當澆水,一般情況下不用澆水,幼苗前期應注意N肥的施用,一般每隔2周施1次尿素,每畝3-5kg。在8月中旬每畝葉面噴旌0.5g的磷酸二氫鉀2~3kg,以利於基稈健壯、苗木順利越冬。

中耕除草

播種後,出苗期每畝用60--90ml的果爾500-800倍液噴灑床面,可防早期雜草,經除草劑處理的苗床,雜草較少,當年除草2~3次即可。

越冬管理

風箱果當年生苗秋季可達35~45cm,其抗寒性極強,一般可露地越冬,不需特殊處理。

本種提示

本屬的模式種無毛風箱果F.Opulifolius(L.)Maxim、與本種近似,但前者葉邊 鋸齒較鈍,葉片基部楔形至寬楔形,花梗和花萼無毛或有稀疏柔毛;蓇葖果無毛,易於 區別。原產北美,山東青島有栽培。

主要價值

觀賞

風箱果樹形開展,花色素雅、花序密集,果實初秋時呈紅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植於亭台周圍、叢林邊緣及假山旁邊。

藥用

研究表明,從風箱果樹皮中提取的三萜類化合物具有抗卵巢癌、中樞神經腫瘤、結腸腫瘤等作用。

本科概述

草木、灌木或喬木,落葉或常綠,有刺或無刺。冬芽常具數個鱗片,有時僅具2個。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複葉,有顯明托葉,稀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通常整齊,周位花或上位花;花軸上端發育成碟狀、鍾狀、杯狀、鐔狀或圓筒狀的花托(一稱萼筒),在花托邊緣著生萼片、花瓣和雄蕊;萼片和花瓣同數,通常4—5,復瓦狀排列,稀無花瓣,萼片有時具副萼;雄蕊5至多數,稀1或2,花絲離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數,離生或合生,有時與花托連合,每心皮有1至數個直立的或懸垂的倒生胚珠;花柱與心皮同數,有時連合,頂生、側生或基生。果實為瞢莢果、瘦果、梨果或核果,稀蒴果;種子通常不含胚乳,極稀具少量胚乳;子葉為肉質,背部隆起,稀對褶或呈席捲狀。本科的模式屬:薔薇屬RosaL.本科約有124屬33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北溫帶較多。我國約有51屬1000餘種,產於:全國各地。本科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溫帶的果品以屬於本科者為多,如蘋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櫻桃、枇杷、韞槨、山楂、草莓和樹莓等,都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等都是著名的乾果,各有很多優良品種,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不少種類的果實富有維生素、糖和有機酸,可作果乾、果脯、果醬、果酒、果糕、果汁、果丹皮等果品加工原料。桃仁、杏仁和扁核木仁等可以榨取油料。地榆、龍牙草、翻白草、郁李仁、金櫻子和木瓜等可以入藥。各種懸鉤子、野薔薇和地榆的根可以提取單寧。玫瑰、香水月季等的花可以提取芳香揮髮油。喬木種類的木材多堅硬,具有種種用途,如梨木可作優良雕刻板材,桃木、櫻桃木、枇杷木和石楠木等適宜作農具柄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