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秘

風秘,因風邪、風熱感冒、中風而出現大便秘結症狀,多伴有眩暈、腹脹等兼症。

概述

風秘是因風邪而出現大便秘結症狀。患者多伴有眩暈、腹脹等兼症。可見於風熱感冒,大腸燥結;或見於中風病人腸胃積熱等。

病因

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津液乾燥所致便秘。《證治要訣·大便秘》:“風秘之病,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故傳化難;或其人素有風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兩蜆殼許。實者,吞脾約麻仁丸。虛者,吞養正丹。”意思是:肺主大腸,肺跟大腸為表里。大腸是吸水的地方,肺熱把大腸的水份都烤乾了,大便就乾燥了。

症狀

大便燥結,排便艱難。多見於老年體弱及素患風病者。

鑑別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或雖有便意,而排便困難。食物品種選擇不當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便秘病人根據所表現的不同類型,合理選擇食物品種至關重要。中醫常將便秘分為熱秘、氣秘、虛秘三種類型。

中醫便秘分類--熱秘

表現為大便乾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口乾、口臭,腹滿脹痛。此型病人應忌食辛辣厚味,因為此類食物多能“助火邪”、“耗真陰”,使津液虧少,大便燥結。如辣椒、姜、羊肉、狗肉、雞、魚、酒等均應少用。宜多用清涼潤滑之物,涼能清熱,潤能通腸,熱清腸潤則大便通暢。如蘋果、梨、黃瓜、苦瓜、蘿蔔、芹菜、萵苣等都極相宜。

中醫便秘分類--氣秘

表現為排便困難,噯氣頻作,脅腹痞悶,甚則脹痛,大便或乾或不乾。此型患者應忌收斂固澀之品,因為收斂易使氣滯不暢,固澀能加重便秘,如白果、蓮子、芡實、栗子、石榴等皆應少用。而宜用能行氣軟堅潤腸之物。氣行則腑氣通,腸潤則大便暢。如橘子、香蕉、海帶、竹筍等可適當多用。《食醫金鑒》中郁李仁粥,適於氣秘者,頗有效驗。可用郁李仁10~15克,粳米100克,將郁李仁搗碎,同粳米煮粥,代早餐服食。

中醫便秘分類--虛秘

氣虛者表現為面白神疲,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便後疲乏;血虛者,大便乾燥,面色無華,心悸眩暈;陰虛者,大便乾結如羊屎狀,形體消瘦,頭暈目鳴,腰膝酸軟或見顴紅盜汗。氣虛者忌。

治療

羚羊角丸
治熱毒風。大便秘澀。及心風健忘。肝風眼暗。
羚羊角(鎊)人參羌活(去蘆頭)苦參(銼)防風(去叉)元參丹參大黃(銼)大麻 黃連 (去 乾地黃 (各三酒下二
羚羊角丸
(出聖惠方)
治風熱壅滯。調氣利大腸。
羚羊角屑(三分)人參(去蘆頭)訶黎勒皮檳榔黃(銼各半兩)獨活川 大黃 (銼碎去皮尖微炒二百杵。丸
麻仁丸
(出和劑方)順三焦。和五臟。潤腸胃。除風氣。治冷熱壅結。津液耗少。大便秘難若年高氣弱。及有風人大便秘澀。枳殼(去瓤麩炒)白檳榔(煨半生)菟絲子(酒浸別末)薯蕷防風(去叉枝)山茱萸車蒸半生)二十丸
檳榔丸
(出聖濟總錄)
治風氣內結。大腸不利。及四肢瘡疹瘙癢。夜臥不安。
檳榔(銼一兩)麥黑牽牛子(六兩搗取粉三兩)防風(去叉)何首烏苦參大黃(各莢(十梃不丸至
搜風散
(出聖濟總錄)
治風氣。中脘不利。大便秘澀。
牽牛子(二兩生一兩炒)大黃(銼半兩)郁李仁(去皮尖半兩)芎(一兩)枳殼(去瓤麩(各一兩)青
搜風丸
(出聖濟總錄)
治腸胃風壅。大便秘澀。
牽牛子(半斤半生半炒)枳殼(去瓤麩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芎 白芷 煉蜜丸如 梧桐
麻仁丸
(出聖惠方)
治大腸風熱秘澀。氣壅悶。
大麻仁(三兩)羚羊角屑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芎木香(各一兩)鱉甲(塗酥炙令黃牽牛前以溫
疏風散
(出直指方)
治風毒秘結。
枳殼(制半兩)防風羌活獨活檳榔白芷威靈仙蒺藜(炒去刺)麻仁(炒別研)蜜一匕。水
戟香散
治大腸風秘。結澀不通。
大戟(炒)木香乾姜(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牽牛子(五兩取細末二兩)大黃粗皮三分)上
皂角丸
(出危氏方)
專治有風人臟腑秘澀。
豬牙皂角枳殼(去瓤)羌活桑白皮檳榔杏仁(制另研)麻仁(別研)防風川白芷
犀角散
(出聖惠方)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心腹壅悶。
犀角屑白蘚皮防風(去蘆頭)木通(銼)大腹皮(銼各三分)麥門冬(去心)大麻仁大盞。煎
秦艽散
(出聖惠方)
治大腸風熱。秘結燥悶。
秦艽(去苗)木香(各三分)防風(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檳榔大麻仁羚羊角以水一中盞
青橘丸
(出聖濟總錄)
治風氣壅滯。大便秘澀。
青橘皮(去白焙)檳榔(銼各一兩)郁李仁(麩炒去皮一兩)木香(半兩)羌活(去蘆半兩)末。煉蜜和丸
威靈仙丸
治大腸風熱壅實。便秘不通。腹脅脹悶。
威靈仙(去土)枳殼(去瓤麩炒)青橘皮(去白焙各一兩)牽牛子(炒)防風(去叉)郁李每服二十
枳殼丸
(出濟生方)
治腸胃氣壅風盛。大便秘實。
皂角(去皮弦子炙)枳殼(炒去瓤)大黃(銼微炒)羌活(去蘆)木香(不見火)橘紅 桑米飲或薑湯下。
桃花湯
治大便秘澀。五臟風壅弱不宣。
桃花(乾者二錢)甘遂(炒一分)郁李仁(去皮雙仁別研膏)海蛤(搗碎炒)枳殼(去瓤麩郁李仁和勻即
木香丸
(出聖濟總錄)
治腸胃風熱。津液燥少。大便秘澀。
木香(半兩)檳榔(銼)大黃(煨銼)麻子仁(各二兩)牽牛子(末)郁李仁(湯浸去皮)下。
搜風丸
(出聖濟總錄)
治大腸風秘不通。
木香惡實(各一分)牽牛子(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鏇復花(炒各一兩)檳榔(煨銼以皂角
羌活丸
治風氣。大腸秘澀。
羌活(去蘆頭)檳榔(銼)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一兩)大黃(煨熟二五丸。通利
導氣檳榔散
(出聖濟總錄)
治風秘。腸胃否塞不通。
檳榔(銼一兩)木香木通(銼)大黃(濕紙裹煨)桑根白皮(各半兩)牽牛子(一半生一入研膏
香桂丸
(出聖濟總錄)
治風秘。腸胃不宣利。令人壅悶。
木香(一分)桂(去粗皮)大黃(濕紙裹煨銼)郁李仁羌活(去蘆頭)檳榔(銼各半兩)下。
導秘丸
(一名大聖丸出聖濟總錄)
治風熱。大腸秘澀不通。心煩腹滿。體熱引飲。
檳榔(銼)木香芎羌活(去蘆頭)桂(去粗皮各二兩)大黃(濕紙裹煨)郁李仁(湯得。一方加枳殼二兩。蜜丸。一方加麻仁、枳殼各四兩。名麻仁丸。一方加甘菊、訶黎勒、生薑 、乾地黃、山芋各二兩。名如聖丸。一方治熱毒風。用溫酒或生薑湯。空心服。
清利丸
(出聖濟總錄)
治營衛凝澀。風熱秘結。氣壅引飲。
皂莢(不者颳去黑皮塗酥炙焦四兩)檳榔(銼一兩半)青橘皮(湯浸去白焙)乾薑(炮)兩)上為細末
檳榔散
(出聖惠方)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四肢煩悶。
檳榔川朴硝(各二兩)木香羌活(各三分)牽牛子(微炒三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丸
(出聖濟總錄)
治風氣。潤利腸胃。
前胡(去蘆頭二兩)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木通(銼)麻子仁芍藥(各一兩一分)
調中丸
(出聖濟總錄)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
大黃(銼)鱉甲(醋炙黃去裙)朴硝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各四兩)萊菔(一斤捶半。同
芎丸
(一名威靈仙丸出聖惠方)
治大腸風熱。結澀不通。
芎獨活(去蘆頭)檳榔(銼各一兩)牽牛子(搗取粉二錢)威靈仙大黃(銼炒各二兩)
麻仁丸
(一名脾約丸出衛生寶鑑)
治風秘脾約證。小便數。大便秘塞不通。謂之風秘脾約。腸胃不調。熱結秘澀。臍腹脹滿。腰背拘急。約者。結約之約。又約束之約也。內經曰。飲並麻仁味甘溫。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杏仁、潤物也。本草曰。潤可以去枯。腸乾燥必以甘潤之物為之主。是以麻仁為君。杏仁為臣。枳實味苦寒。濃朴味苦溫。潤燥 者必以甘。甘以潤之。破結者必以苦。苦以泄之。酸微寒。大黃味則大便利小便 大黃(銼碎微炒)赤芍藥枳殼(炒各一兩一方作枳實)濃朴(兩半薑汁炒)麻仁(別研一枳殼、半兩藥一
治肺臟風毒熱壅。鼻塞口乾。大便秘。
(出本草方)枳殼(麩炒去瓤)川朴硝川大黃(各一兩)牛蒡子(炒半兩)芎(二分)郁李仁(湯浸
搜風散
(出本事方)
治大便秘結。風盛秘澀。
青皮(去白)威靈仙(去頭洗各二兩)大黃(生一兩)大戟(一兩)牛蒡子(新瓦炒二兩)
大麻仁丸
治大腸風壅。秘澀不通。
大麻仁(研如泥五兩)芎(一兩一錢)附子(去皮臍生半兩)大黃(碎銼酥炒一兩)甜硝
大黃丸
(出聖濟總錄)
治風氣。大腸澀結。寬胸膈。消壅滯。
大黃(銼炒一兩)木香(一分)牽牛子(生用)郁李仁(湯浸去皮各二兩)上為末。煉蜜和
二仁丸
(出危氏方)專治虛人老人風秘。不可服大黃藥者。
杏仁(去皮尖麩炒黃)麻仁(各另研)枳殼(去瓤麩炒)訶子(慢火炒捶去核)上 等分 為末
加減神功丸
(和劑局方)
治三焦氣澀。心腹痞悶。六腑風熱。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
口苦咽乾。心胸煩躁。睡臥不安。及治香港腳。並素有風人大便結燥。
訶黎勒牽牛(微炒)大麻仁(另搗如膏各四兩)人參(去蘆一兩)上為末。入麻仁搗研勻一
地龍丸
治風氣壅滯。大腸秘澀。
地龍(去土)牽牛子(半生半炒)苦參(各一兩)烏頭(生去皮尖半兩)上為末。醋煮稀面
凌霄花根丸
大腸虛冷。風秘。
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兩)皂莢子(五十枚)烏藥(銼)人參(各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
黑神丸
治大腸秘澀不通。風結。
巴豆(一兩麩炒去皮心摸出油)硫黃(研一分)乾薑(炮半兩)皂莢(三梃不者燒令煙絕搗勻
雄黃丸
治風熱氣壅。大便不通。
雄黃(研)鬱金末(各一兩)巴豆(半兩去皮心膜研如膏)生面(二兩)上同研細。滴水丸
檳榔散
治風熱大便不通。
檳榔(二枚銼)朴硝(研)大黃(銼炒)青橘皮(湯浸去皮焙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
蜜膩散
(出聖濟總錄)
治風熱盛。大小腸秘澀。
大黃(煨銼搗末)牽牛子(生杵為末)甘遂(微炒黃搗為末)上秤大黃、牽牛末各三錢。甘
威靈仙
(出護命方)
治老人風氣壅盛。大腸秘澀。五六日方大便一次。天陰日盛。頭鏇目暗。發作無
時。宜服此方。
威靈仙(一兩酒浸切焙)芎羌活(去蘆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蔥湯調下
祛風順氣香枳散
(余居士選奇方)
治大腸秘澀。
枳殼(去瓤麩炒)防風(去叉各一兩銼)甘草(炙銼半兩)上搗為散。每服二錢匕。沸湯點
郁李仁散
(出聖濟總錄)
治風熱氣秘。
郁李仁(去皮尖炒)陳橘皮(去白酒一盞煮乾)京三棱(炮銼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匕
麻仁丸
(出濟生拔萃方)
治風秘。大便不通。
枳殼(去瓤麩炒)川芎(各等分)麻仁泥子(減半)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
牛黃丸
治大腸風熱秘。
牛黃(細研一分)大黃(銼炒二兩)巴豆(去皮心膜麩炒研新瓦上取霜半兩)上為末。酒煮
檳榔丸
(出聖濟總錄)
治風秘。大便不通。發燥引飲。
檳榔(銼兩枚為細末)黑牽牛子(四兩搗取末二兩)上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
治大腸有風。大便秘結。及氣秘。尊年之人宜服。
(危氏方)皂角(炙去子)枳殼(去瓤麩炒各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
枳殼飲
(傳信適用方)
治老人大便風秘不通。蹇澀妨悶。或用蜜導之類不能通者。
用枳殼水浸。去瓤麩炒。為末。每服一大錢。入阿膠三斤。生薑五斤。蔥白五莖。水一盞。內其
治風秘
(風科集驗)用阿膠麩炒。研為細末。煎服三錢匕。氣實者。木香最宜老年人服。一方阿膠一斤。煎蔥白
治有風大便秘澀。及關格不通。
用不蛀皂角。燒灰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一方去皮子。炙黃為末。蔥蘸內肛內。立通蓋定匠授
僵蠶散
治大腸風秘。
(方見白僵蠶丸
治心風秘
(本草) 水銀(一兩)藕節(八個)上研搗藕節令細。次入水銀同研成砂子。丸如雞頭。每服二丸。
大黃丸
(出聖惠方)
治風壅腸澀滯。
川大黃(一兩半銼微炒)大麻仁(一兩半)車前子(一兩半)菟絲子(三分酒浸三日曬乾別去蘆)獨活(藥搗羅為末。煉
通秘散
(楊氏家藏方)
治風秘。大便澀。
香白芷(不拘多少焙乾)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水少許。溫米飲調下。連進二服即通。

預防

1,養成每日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2,避免過度情緒起伏,保持精神舒暢.
3,早晨起床可喝一杯溫開水,以利排便.
4,多吃含高纖維質的蔬菜和水果,例如:菠菜,地瓜葉,蒟蒻,香蕉,木瓜,柳 丁等.
5,飲食上避免過度煎炒,燒烤,炸,辛辣,乾酪,朱古力,馬鈴薯等容易造成便 秘食物.
6,飲食上避免酒類,並不可過食寒涼生冷類食物.
7,生活起居避免久坐少動,宜多活動以流通氣血,每天至少走路 30 分鐘,一天至 少飲用 2000cc 以上的水,且少量多次.
8,便秘患者可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作順時針方向按摩.
9,便秘不可濫用湯藥,若使用不當反而使便秘加重.
10,熱病之後,因進食量少而不大便者,不必急於通便,只需扶養胃氣,等到飲食 量漸增,大便自能正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