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丸

皂角丸

皂角丸是生活中一種藥品,主治治肺癰欬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眠。

基本信息

方 名:皂角丸(癰瘍之劑)
編 號:009
組 成:皂角
主 治:治肺癰欬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眠。
歸 經:此手太陰藥也(肺)
方 義:喻喜言曰:「火熱之毒,結聚於肺,表之里之,溫之清之,曾不少應,堅而不可攻者,令服此丸,庶幾無堅不入,聿成洗盪之功,不可以藥之微賤而少之也。」
變化方:
(1)千金方用桂枝湯,去芍藥,加皂角,名桂枝去芍藥加皂角湯,治肺痿吐沫。
(2)本方加蛤粉等分為末,名皂蛤丸,治婦人風邪客於乳房,而成乳癰。每服二錢,酒下。
煎服法:為末,蜜丸,以棗膏和湯服三丸。
皂角丸
藥物組成 皂角(捶碎,以水18兩6錢揉汁,用蜜1斤,同熬成膏)5兩,乾薄荷葉5兩,槐角(爁)5兩,青橘皮(去瓤)1兩,知母1兩,貝母(去心,炒黃)1兩,半夏(湯洗7次)1兩,威靈仙(洗)1兩,白礬(枯過)1兩,甘菊(去枝)1兩,牽牛子(爁)2兩。
處方來源 《局方》卷一。
方劑主治 風氣攻注,頭面腫癢,遍身拘急,痰涎壅滯,胸膈煩悶,頭痛目眩,鼻塞口乾,皮膚瘙癢,腰腳重痛,大便風秘,小便赤澀,及咳嗽喘滿,痰吐稠濁,語澀涎多,手足麻痹,暗風癇病,偏正頭痛,夾腦風;婦人血風攻注,遍身疼痛,心怔煩躁,癮疹瘙癢。
製備方法 上為末,以皂角膏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痰實咳嗽,用蛤粉齏汁送下;手足麻痹,用生薑薄荷湯送下;語澀涎盛,用荊芥湯送下;偏正頭痛、夾腦風,用薄荷湯送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