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災害

風沙災害概述

1 風沙災害1 風沙災害
英文名稱:wind-sanddisaster

因風沙活動或風沙現象造成的災害。

風沙現象是指風挾帶起大量沙塵,按一定路徑移動擴散,造成空氣渾濁、能見度顯著降低的現象。風沙在活動過程中,對地表物質發生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稱為風沙作用。風沙形成的基本條件是:地表具有大量容易被風吹起的疏鬆沙土物質;地面風速超過浮塵揚沙的風速。風沙主要出現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但在偏於濕潤地區的河灘、海灘和覆有大最鬆散堆積物的裸露田野等處也經常發生。

根據風沙物質成分和強度,將風沙分為浮塵、揚沙和沙塵暴。浮塵和揚沙是指大量塵土或沙粒被風挾帶,在空中浮游,造成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不少於1000米的天氣現象;沙塵暴是指大量塵土或沙粒被風挾帶,在空中浮游,造成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下降到1000米以下的天氣現象。

風沙活動是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的重要的地球外動力活動,它能局部改變地表形態,形成各種風沙地貌,並造成風沙災害。風沙災害主要表現是:吹蝕土壤,流沙掩埋耕地、村莊、公路、鐵路及其他工程設施,造成並加劇土地沙漠化,影響交通運輸,造成空氣污染,破壞國土資源與生態環境。風沙活動除受氣候、地表土性質、地形等自然條件控制外,還與耕植、伐木、采樵、挖藥以及取水、採礦、工程建沒等人為活動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