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地區路基

風沙地區路基宜在少風、風速較小或有雨季節分段集中施工,並在大風來臨前配套完成。若當地風力較強或需在風季施工時,應採取臨時防護措施;對設計的永久防護工程,若材料運輸有困難,需待通車後施工時,可採取臨時防護過渡。填築路堤當日不能完工地段,對坡面和路肩應加以覆蓋;開挖路塹,應從一開始就隨用平鋪式柵欄或草蓆、蘆葦等將破面、路肩護好,周圍用小木樁固定或用大石塊或混凝土預製塊壓住。

風沙地區路基

正文

風沙地區包括沙漠和沙地。沙漠是指地表大面積為風積的疏鬆沙所覆蓋的荒漠地區;沙地是指地表為大面積的疏鬆沙所覆蓋的草原地區。全世界風沙地區的總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 1/7。中國風沙地區約有70萬平方公里,分布於北緯35°~50°和東經 75°~125°之間。
風沙按其運動形式可分為風沙流和沙丘兩種。風沙流是指含有沙粒的運動氣流。當風吹經沙質地表時,將疏鬆沙粒揚起,帶入氣流,即形成風沙流。沙丘的移動是風沙流的一種運動形式。沙丘按穩定程度可分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與流動沙丘三種。
風沙對道路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沙埋與風蝕,其中又以沙埋為主。路基遭受沙埋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在風沙流活動地區,由於沙粒沉落、堆積,掩埋路基;其二是在流動沙丘地區,由於沙丘向前移動,掩埋路基。路基遭受風蝕,將會出現削低、掏空和坍塌等現象。
在風沙地區,道路應儘量避繞嚴重的流沙地段,選擇沙害較輕的地帶通過,並儘量靠近水源。必須穿過流沙地區時,則應考慮:在沙區最短的地方通過;在沙丘間的中立地帶通過;道路走向宜與當地的主風向大致平行。為防止積沙和便於清除積沙,路基應儘量避免不填不挖和路塹,而宜於採用適當高度的路堤。為防止風蝕,由疏鬆沙所組成的路堤或路塹都需進行固沙防護。在流沙地區,道路工程可採取固沙、阻沙、輸沙、導沙等防護措施。固沙措施包括用卵石、礫石、碎石、粘性土或瀝青乳劑等覆蓋沙面;用草類方格沙障或粘性土埂方格沙障固沙。阻沙措施有高立式沙障和擋沙溝堤。輸沙措施是用改變下墊面和加大風速的方法,使風沙流順利通過路基。導沙措施是用導沙堤改變氣流方向,使風沙流離開路基。植物固沙是防治沙害的根本措施,有條件的地區應優先採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