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人體部位]

顱[人體部位]
顱[人體部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腦蓋,亦指頭:頭~。~骨。~腦。~腔。顱:即頭骨。由腦顱骨與面顱骨組成。《素問·氣府論》:“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際傍……”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顱骨由23塊大小、形狀不同的骨組成,可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他們除舌骨游離,下頜骨和顳骨構成關節外,其餘都藉助縫、軟骨或骨性結合緊密相連,構成顱腔和顏面的骨性基礎,以容納和保護腦、感覺器官以及消化、呼吸器官的起始部。最大的囟在冠狀縫與矢狀縫相交處,呈菱形,稱前囟,生後1歲半到2歲左右封閉。

基本信息

定義

顱(外側面觀圖)顱(外側面觀圖)
腦蓋,亦指頭:頭~。~骨。~腦。~腔。顱:即頭骨。由腦顱骨與面顱骨組成。
《素問·氣府論》:“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際傍……”
【英】:skull

顱骨的組成

顱骨由23塊大小、形狀不同的骨組成,可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他們除舌骨游離,下頜骨和顳骨構成關節外,其餘都藉助縫、軟骨或骨性結合緊密相連,構成顱腔和顏面的骨性基礎,以容納和保護腦、感覺器官以及消化、呼吸器官的起始部。

腦顱骨

共8塊,即篩骨、蝶骨、額骨、枕骨各1塊及頂骨、顳骨各2塊。

面顱骨

由15塊骨組成:不成對的有犁骨、下頜骨和舌骨,成對的骨有上頜骨、齶骨、顴骨、鼻骨、淚骨和下鼻甲骨。

其它相關

顱的整體觀

顱

(一)顱蓋: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上矢狀竇溝、頂孔。

(二)顱的側面觀:外耳門、顴弓、乳突、顳窩、顳下窩、翼點、翼上頜裂、翼齶窩。

(三)顱的前面觀:1.眶:視神經管、眶上、下空、淚本窩、淚腺窩、眶下管、眶上裂、眶下裂。2.骨性鼻腔:骨鼻中隔、梨狀孔、鼻後孔、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蝶篩隱窩。3.鼻旁竇:上頜竇、額竇、篩竇、蝶竇。

(四)顱底:1.顱底的外面觀:枕骨大孔、枕髁、破裂空、髁管、頸V空、頸A管外口、莖突、莖乳孔、舌下N管外孔、下頜窩、枕外隆凸、上項線、骨齶、切牙孔、齶大孔、鼻後孔、卵圓孔、棘孔。2.顱底的內面觀:①顱前窩----雞冠、篩孔。②顱中窩----垂體窩、交叉前溝、眶上裂、圓孔、卵圓孔、棘孔。③顱後窩----枕骨大孔、斜坡、枕內隆凸、橫竇溝、乙狀竇溝。

新生兒顱骨的形態特徵

胚胎時期,由於腦和感覺器官發育迅速,因而新生兒腦顱遠較面顱為大,其比例約為8∶1(成人約為4∶1),兩眶寬闊,上、下頜骨不發達,鼻旁竇未發育,故口、鼻顯得較小。額骨為左、右兩塊,各顱骨間的縫隙較寬,以結締組織膜相連。在幾塊骨相接的交角處,間隙甚大,稱為囟。最大的囟在冠狀縫與矢狀縫相交處,呈菱形,稱前囟,生後1歲半到2歲左右封閉。其次是矢狀縫與人字縫相交處的後囟,呈三角形,生後半歲以內即行封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