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家村[浙江省]

浙江省桐鄉市顏家村2000年由原顏家村和百畝園村合併而成,東與嘉興的秀洲區隔河相望,南臨濮院鎮,西接雙塔村,北連民合村和新翁村.距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區約20公里.全村區域面積4.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 35畝,至2006年,有8個村民小組720戶,2805人,共產黨員60人,村委會成員5人。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顏家村不斷加大村莊建設力度,積極爭創全面小康建設整治村,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顏家村

鄉村經濟

2006年,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78.41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89元。顏家村是烏鎮鎮有名的養村,2005年全年牧業總收入2356萬元,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民眾生活已基本實現小康,今日的顏家村,環境優美,村容整潔,家家有餘糧,戶戶有存款,村風端正,秩序良好,呈現一派繁榮興旺、富強文明景象。

所獲榮譽

2003年,村被為先進黨組織,2003、2004年度被評為計畫生育先進村,2005年度被評為市級先鋒工程,“五好”黨組織和文明村。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排吼鄉顏家村

基本概況

湖南省吉首市顏家村位於吉首市西北部偏遠地區,隸屬排吼鄉。因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狀況落後,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僅800多元。而2005年,在由該市政府辦、市房產局、市工商局市民族局等部門組成的駐村工作組的大力扶持下,顏家村舊貌換新顏:村級公路平坦暢通,人畜飲水工程順利啟動,基本農田灌溉設施完備,近400畝柑喜獲豐收,生豬養殖為集體經濟增加3.8萬元。

產業開發

產業開發項目方面,該村突出以柑開發為主的種植業開發和以生豬養殖為主的養殖業發展。種植業主要抓好千畝 柑的培管,確保近400畝掛果,出產8萬公斤,增加收入3.6萬元。養殖業上,工作組投入近2萬元,購買48頭種豬,重點扶持養豬大戶,確保年底收入實現3.8萬元。

能源建設

該村“咬”定全村建設30口沼氣池的任務不放鬆。與鄉黨委政府一道,積極籌措資金3萬多元,落實農戶補助資金。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繫,保證建設材料及時到戶,技術服務到位,使建設任務提前一個月保質、保量完成。顏家村豬、沼果一體的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已初顯雛形。

基礎設施建設

該村以“要致富,先修路”為突破口,投入3萬多元,對村級公路進行了維護和修繕,保證了公路的暢通。在市長張官仁的關心下,籌措資金10餘萬元,順利啟動了人畜飲水工程,到2006年初,可結束顏家村二、三、四組365人的長年飲水難的歷史。工作組還購買3000多元的水泥沙石材料,及時組織村民投工投勞,對農田水利設施進行維修,確保了稻田的灌溉。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垛石鎮顏家村

鄉村概況

山東省濟陽縣顏家村位於垛石鎮東南5公里處,據有關政府網站統計[2],該村有住戶103戶,369口人,耕地面積919畝,黨員9人。

鄉村歷史

顏家村是明朝永樂年間由河北棗強遷入,因當時全村人都姓顏而取名顏家。有顏、劉兩姓。

顏家村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自1942年顏成玉顏世明顏廷友3人入黨後建立了黨組織,積極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44年,建立村政權,成立小隊部,擁有槍20枝。

鄉村經濟

解放後,顏家村民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工副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們的經濟意識加強,有的出去務工、有的搞起了運輸、加工和養殖業。經濟收入提高,2005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200元。村民走上了富裕路,農業從收到種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家裡買上了彩電、冰櫃、洗衣機、空調;轎車、電腦也進了家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