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寫出了詩人對紫陽真人的無限仰慕之情,充分流露了求仙思想。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⑴

神農好長生⑵,風俗久已成。

復聞紫陽客,早署丹台名⑶。

喘息餐妙氣⑷,步虛吟真聲⑸。

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並⑹。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⑺。

松雪窗外曉⑻,池水階下明。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

終願惠金液⑼,提攜凌太清⑽。

作品注釋

⑴唐時隨州,又謂之漢東郡,屬山南東道。紫陽先生,即胡紫陽,李白作有《漢東紫陽先生碑銘》。

⑵《史記正義》:《括地誌》云: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

⑶《藝文類聚》:《真人周君傳》曰:紫陽真人周義山,字委通,汝陰人也。入蒙山,遇羨門子乘白鹿,執羽蓋,仗青毛之節,侍從十餘玉女,乃再拜叩頭,乞長生要訣。羨門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何憂不仙?”

⑷《抱朴子》:“閉藏喘息”。又曰:“粗氣,是喘息之氣也。”《楚辭》:“飡六氣而飲沆瀣兮。”

⑸《異苑》:陳思王游山,忽聞空里誦經聲,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樂府古題要解》:“《步虛詞》,道觀所唱,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

⑹陳子昂詩:“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

⑺《一統志》:玉京洞,在赤城山,道書十大洞天之第六。晉許邁嘗居此,《與王羲之書》雲“自山陰至臨海,多有金庭玉堂仙人芝草”,謂此。庾信詩:“玉京傳相鶴,太乙授飛龜。” 

⑻顏延年詩:“山明望松雪。”

⑼金液,仙家上藥。

⑽《楚辭》:“若王僑之乘雲兮,載赤霄而游太清。”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