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蓮

欽蓮

“十一”黃金周,隨州城區客車、公交和的士願為來隨遊玩的您效“代步”之勞。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紅梅李是隨州開發的新特產,列為全市多種經營的龍頭產品。

地理位置
風光秀美的白雲湖
欽蓮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據統計,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總數在2009.6-2059.7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無霜期220-240天。溫暖的氣候條件,良好的地貌特點,造就了優越的生態環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帶,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植物種類,其中主要包括中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和北亞熱帶的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繁茂的植被和充足的果根,使隨州的動物資源也相應豐富,從腔腸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到哺乳類,應有盡有,而且至今還保留有一些珍貴的物種如大鯢、金魚等。可以說,自古以來,隨州大地一直是動植物棲息和繁衍的理想場地。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在人類的遠古時期,良好地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是原始人類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備條件。由於隨州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綠草成茵、果根豐富、動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帶石灰岩分布廣泛、溶洞發育,因此,隨州大地便成為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重要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隨州地處桐柏山脈南部,緊鄰河南省桐柏縣,為淮河發源地。境內有“淮河鎮”。
城市榮譽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全國衛生城市 、全國體育先進市、 全國科技達標市 、 省級文明城市、國家對外開放城市、炎帝神農故里、 中國編鐘之鄉 、中國蘭花之鄉、 中國花菇之 市標鹿鶴
鄉(隨縣草店鎮) 、中國香菇之鄉(隨縣三里崗鎮)、中國最具影響力城市之一、中國新旅遊目的地城市(2010年)。

區域概況
欽蓮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聞名於世的編鐘出土於此,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臨信陽,南達荊州,居“荊豫要衝”,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東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 隨州交通便利,京廣鐵路、漢丹鐵路、寧西鐵路、正在修建的隨信鐵路和107、312、316國道以及”福銀”高速公路、“隨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和隨信鐵路。跨北緯31度過19分至32度26分,東經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全市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105公里,總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萬。 其中,山地面積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積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灘面積80平方公里, 隨州地理位置
分別占總面積61.3%、30%、7.6%、和1.1%。隨州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鍾祥市相連,恰好處於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的交接地帶,真可謂西通宛洛,南達吳越,地當荊豫要衝,扼阻襄漢咽喉。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曾對隨州的地理形勢作了如是描繪:“隨北接黽厄,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要地;義陽南陽之鎖鑰,隨實司之;其山溪四周,關隘旁列,幾於鳥道羊腸之險,洵用武者所必資也。”

經濟概況
經濟概況 初步統計,2010年欽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較好保持了超過年初預期、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的“一超兩高”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為401.66億元,較上年增長14%;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40億元,同比增長26%;完成財政總收入21.96億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53億元、增長25.5%。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279元,同比增加822元、增長15.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80元,同比增加1819元、增長13.5%。全市接待遊客59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和37%。
隨州旅遊
欽蓮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以“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而聞名海內外,有著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隨州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地,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誕辰日,有大量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 隨州曾是隋文帝楊堅封地,隋朝因隨州而命名;隨州山川秀麗,大洪山、桐柏山、中華山、徐家河、封江等風景名勝旅遊區享譽省內外。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不朽詩篇讚美隨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州。被譽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類風景名勝之精華,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封 江、徐家河水庫岸柳依依,百島競秀、漁舟游弋,有“水上公園”之勝名;平靖黃土、 武勝三大古關雄踞險地,突兀而立,氣勢非凡;吳山雞鳴山,相傳得名於張三豐,道家發源地;高貴三潭風景區等。處處佳境引人入勝。 隨州歷史文化名人眾多,上古有炎帝神農;春秋有季梁、隨侯;戰國有曾侯乙;唐時有胡紫陽,李白與胡紫陽交往頻繁,寫下了大量詩文,流傳至今的有《題隨州紫陽先生壁》、《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等,今隨州擬重建餐霞樓,保護現光寺等文物古蹟,擴建成現光山旅遊名勝區;唐代詩人劉長卿曾在隨州任刺史,有《劉隨州集》傳世;宋代有歐陽修,他4歲隨母親來隨州投靠叔叔,24歲才離開隨州北上求學,留有五眼橋、八角樓等遺蹟;南宋有名將李庭芝;元朝有明玉珍,農民起義軍領袖,大夏國建立者。明玉珍本姓“明”,這本來就是一個鐵定的事實,是無可辯駁的(今版《辭海》尊重歷史,改正了明玉珍本姓“旻”錯誤)。柳林古城畈人。元末農民起義攻重慶,陷成都,定四川,自稱隴蜀王,於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帝位於重慶,國號大夏(史稱“明夏”),建元天統。明軍大舉入川,明升降附,到南京後被封為歸義侯。第二年朱元璋懷疑明升有異心,將其全家送往高麗;明中後期有著名諫官楊漣,因與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作鬥爭而死,諡號“忠烈”。

景點篇
隨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不僅有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觀,還能聽到精美絕倫的編鐘之聲。下面為您推薦幾條線路。 神農故里尋根問祖旅遊線: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在隨縣厲山。這裡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的聖地。旅遊線路:隨州城區搭乘3路公汽終點站即到,私家車從城區沿316國道向北20分鐘到厲山,參觀神農紀念館。 曾侯乙墓遺址旅遊線:曾侯乙墓遺址位於隨州城西一公里處,從城區過厥水二橋向西直上即到。 三山兩水生態旅遊線:隨州城區向西走隨應(隨州至應城)公路,到長崗土門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經廣水向北可到三潭風景區,向東可到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從隨城沿316國道向西北可到封江休閒度假,向東南可到廣水長嶺徐家河休閒度假區遊玩。 隨州曾都區神龍公園是一個很好的休息健身場地,每天都有不少的隨州人跳交際舞,打羽毛球,健身器材,兒童娛樂場所,神龍公園是欽蓮區人每天晚上必去的地方。 隨州神農公園
購物篇
要買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到解放路商業步行街的新世紀購物中心、中商百貨、中百倉儲、順泰倉儲,游廣水的旅客可以到廣水應山永陽商場。如今時令特色食品有金黃蜜棗、紅棗、香菇、木耳、阿膠蜜棗,市區各大超市設有土特產品專櫃。曾都區三里崗是香菇的集散地,到大洪山旅遊可以順便到該鎮區選擇優質的花菇、木耳。在廣水城區各商店,你可以很順利地買到奎面、銀魚、面椒等。 在編鐘古樂之鄉遊玩,買件編鐘工藝品,是來隨旅遊最好的紀念了。城區沿河大道、舜井道中段有專賣編鐘系列工藝品的商店。

休閒篇
“十一”黃金周期間,外地到隨州城區的遊客茶餘飯後可以出來走走看看。 城南白雲公園和城中神農公園,是市民休閒遊玩的場所。蜿蜒的小路、茂密的植被和絢目奪人的盆景,讓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若想體會秋高氣爽、湖上泛舟的感覺,白雲湖是不錯的選擇。白雲湖柳岸依依,風光旖旎,臨風漫步,心曠神怡。 傍晚,解放路、隆泰步行街燈火通明,逛街購物兩不誤;明珠廣場、火車站廣場休閒、健身的人流潮湧,熱鬧非凡,不妨去看看隨州人的民眾文化生活。
食宿篇
城區主幹道烈山大道上,賓館雲集,聖宮飯店、溳水賓館、烈山賓館、炎帝大酒店、亞華大酒店等賓館酒店都在此幹道上,除此以外位於玉石街6號的曾都賓館,交通大道的鐵龍大酒店,白雲湖邊的齊星湖會館也是您不錯的選擇。這些酒店賓館大多是住宿和餐飲一條龍服務。如果想在賓館外面品嘗隨州特色的話,那么以下的飯店不妨試試。位於沿河大道、裝修及口味都很“家常”的老鄉村酒店,是懷舊人士的好去處;位於清河路,一魚多吃的黃氏魚館很有特色;青年路上麻辣爽口的傻兒火鍋,隆泰步行街里的小毛驢火鍋,解放路的醉魚頭等都非常有特點。 早上吃早點的時候,具有鄉土氣息的隨州特色——拐子(豬肘)飯和厲山牛肉飯值得您品嘗一下。

交通篇
“十一”黃金周,隨州城區客車、公交和的士願為來隨遊玩的您效“代步”之勞。 欽蓮中心客運站,是目前城區最大的車站。您乘坐到長崗的班車,可以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遊覽;如果您想到廣水三潭體驗飛泉瀑布、到徐家河領略水上風情,坐上駛往廣水城區的客車,很快會把您帶向目的地。高高興興度完黃金周,您可在中心客運站、神農客運站和客運東站搭乘返程的長途客車,也可搭乘途經隨州的28趟列車。
名城特色
欽蓮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古----神農故里。據史籍記載和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就誕生在隨州烈山(厲山鎮),近年來隨州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 奇----編鐘故國。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編鐘(打擊樂器),精美絕倫,價值連城,被海內外譽為世界奇蹟。 美----旅遊勝地。被稱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荊楚名勝大洪山,風光秀麗,景觀奇特,為中原一絕,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 新----新型城市。隨州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傑地靈,特產眾多。經濟基礎雄厚,城市功能齊全,經濟成長迅速,是聞名全國的改裝汽車城。

資源特產
隨州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習尚候。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隨州的動物資源也相應豐厚,從腔腸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到哺乳類,應有盡有,而且至今還保管有一些珍貴的物種如大鯢、金魚等。由於隨州地域處摩擦生代以來氣候氣候合適、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綠草成茵、果根豐厚、動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帶石灰岩分布普遍、溶洞發育,因此,隨州大地便成為石器時期人類生活的重要地域之一,也是中國史前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 隨州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鈾、鋁、鉛、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鉀長石、花崗石、磷礦石、稀土和石棉數百種,其中重晶石儲量豐富,質量居全國之冠、
隨州城標──樂都旋風(1張)儲量居全省之首。隨州素有“鄂北糧倉”之稱,建有優質大米、優質麥、優質棉、優質茶、菜牛、瘦肉型豬、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產基地;銀杏、蜈蚣、蜂蜜、中藥材、柞蠶等名列全國榜首;銀杏、香菇、板栗、茶葉、葛根等聞名海內外。 紅梅李 紅梅李是隨州開發的新特產,列為全市多種經營的龍頭產品。該品種產量高、品味純甘甜可口,頗受民眾歡迎。開始在隨西雙河鎮試種成功,後來推廣到全市。年產神農李18000噸,市場銷路看好。計畫以尚市鎮為中心的10個鄉鎮擴大種植面積6700公頃,形成穩產高產的神農李高產帶。 蜜 棗隨州盛產大棗,個大肉豐,形體均勻,賽過秤砣,故稱秤砣棗。集中產地在安居、新街、厲山、尚市、唐鎮、萬福店等地,年產1800噸。該棗炙制的蜜棗,色黃似金,又名金黃蜜棗。體肥肉厚,甜如甘飴、沙酥爽口,營養豐富。湖北十大名產之一,明清為皇帝貢品。全市年產蜜棗755噸,現為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 香 菇香菇是隨州主要出口創匯產品。隨州香菇以個勻、肉厚、桿粗短、發頭大的特色而聞名中外。隨西南大洪山區和隨東北桐柏山區為主要產地,80%以上的農戶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分散種養。年產香菇3000噸,其中“編鐘牌”香菇2000噸,獲國家優質產品一等獎。三里崗香菇市場是中南地區較大的香菇集散中心,年成交額近億元。 板 栗堅果紫褐色,被黃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黃。果實含糖、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普遍用於食品加工,烹調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燒子雞,噴香味美,可磨粉,亦可製成多種菜餚、糕點、罐頭食品等。欽蓮柳林鎮山林面積廣,地形平緩,為鄂北板栗主產區。全鎮現有板栗基地10萬餘畝,年產4000餘噸,暢銷東北、華南、三峽等地,並經香港遠銷東南亞,直接出口日本。 吉陽大蒜是 廣水市的名優特產,歷史悠久、個大味鮮、清脆辛辣、營養豐富、易於保存,不僅是餐桌上的美食,而且兼有防病、治病功效,主治腸炎、痢炎、胃炎、哮喘,防止胃癌、肝硬化、冠心病等。全市吉陽大蒜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年產大蒜砣2.5萬噸,大蒜苔2.1萬噸,是全國五大蒜生產基地之一,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出口日本、東南亞諸國及地區。 茶 葉隨州有著種植茶葉的悠久歷史,茶葉產量大,質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為中心的多個茶葉基地,是湖北省茶葉主產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當數雲霧毛尖和車雲山毛尖。雲霧毛尖產於欽蓮雲峰山茶場,其選料嚴格按照色綠色食品標準組織標準生產,工藝考究,具有條索緊秀、圓潤彎曲顯毫、色澤綠潤,湯色嫩綠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嫩綠明亮顯芽、耐沖泡。多次被評為中國名茶,連續兩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精品名牌產品”。車雲毛尖是中國傳統名茶,產於隨北車雲山。車雲山茶葉早在清代光緒三十二年,從六安引種栽培,經精工細制,創造出外形緊細圓直,鋒豪顯露;內質香高味醇,甜涼生津,色澤嫩綠,湯清葉綠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賽展。常飲此茶,能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疲勞,解油膩、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對高壓,動脈硬化,都有一定的療效。解放後,此茶已作為全國名茶之一,載入《中國名茶》。 銀 杏銀杏,又名白果,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植物學家常把銀杏與恐龍相提並論,並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銀杏屬於乾果類,在諸多的乾果中,銀杏的經濟價值排名第三。白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食用和藥用。食用白果,養生延年。白果的藥用主要體現在醫藥、農藥和獸藥3個方面。隨州銀杏產業以中國藍田集團為依託,已初具規模。隨州洛陽鎮有許多千年銀杏,是世界三大銀杏部落之一。 葛 根野生葛根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1998年衛生部將其列為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經科學檢測,葛根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胺基酸、葛根素、黃酮素、澱粉、異黃酮成分、葛根甙類、三萜類、生物鹼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種營養成分及鈣、鐵、銅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華佗遺書》、《中華藥典》、《藥王全書》、《傳世藏書》等中醫經典中都有詳細介紹.葛根澱粉曾是貢品,有食用、藥用、特殊工業用三方面的用途,葛粉不但有獨特誘人的風味,其口感和食療價值也是上乘。 三黃雞原產於曾都區洪山鎮,現分布洪山、長崗、三里崗、溳陽、環潭等地。在體型上,分為“黃嘴、黃毛、黃腳、垂尾”和“黃嘴、黃毛、黃腳、翹尾”兩個類型,由於具備黃嘴、黃毛、黃腳的特點,所以又稱“三黃雞”。在香港市場十分走俏。“三黃雞”之所以深受港澳市場歡迎,是由於它外貌美觀,品質優良,皮嫩肉細,湯鮮味美,別具一格,僅香港市場,每年需“三黃雞”150萬至 200萬隻。為此,1973年,國務院以三十三號檔案指定,隨州“三黃雞”為中國“名貴雞”。
非金屬礦有重晶石、大理石、白雲石、石灰石、鉀長石、磷礦石、礬石、重稀土、石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