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竇

頸動脈竇

頸動脈竇是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位於平甲狀軟骨上緣處。其管壁的外膜下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末梢膨大,在電鏡下呈若干層的橢圓形結構,一般稱為壓力感受器,與血壓調節功能有關。

基本信息

壓力感受器

的適宜刺激是管壁的機械牽張。如動脈血壓升高,動脈管壁被擴張至一定程度時,感覺神經末梢興奮而發放神經衝動。在一定範圍內(動脈血壓60——1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壓力感受器的傳入衝動頻率與動脈管壁的擴張程度成正比,即動血壓愈高,動脈管壁被擴張的程度也愈高,壓力感受器的傳入衝動頻率也愈高,所以從感受器的性質,它是血管壁牽張感受器。壓力感受器對搏動性的壓力變化比非搏動性的壓力變化更敏感,此特點與正常機體內動脈血壓的搏動性特點是相適應的。在主動脈弓、部升主動脈及頸總動脈等的管壁中都有壓力感受器,在頸動脈竇管壁內的稱為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sinus-baroreceptor)

頸動脈竇頸動脈竇

血壓增高時興奮,可反射式引起心跳減慢,末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位置

頸動脈竇的確定方法頸動脈竇的確定方法

頸動脈竇為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頸部兩側各一,如黃豆大小。其體表位置位於頸部外側的中部,相當於甲狀軟骨上緣的水平,在頸動脈搏動最明顯的地方。

確定方法:

讓病人取仰臥位,頭略向後轉,先找到頸動脈,它位於下頷角下方,胸鎖乳突肌的內側與喉部甲狀軟骨外側之間。

摸到搏動的頸動脈後,然後把手指移到甲狀軟骨上緣部位,此處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的分叉處,即為頸動脈竇的位置。

生理

 頸動脈竇位置 頸動脈竇位置

頸動脈竇管壁的外膜下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末梢膨大,在電鏡下呈若干層的橢圓形結構,一般稱為壓力感受器,與血壓調節功能有關。該感受器經舌咽神經與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經背核相連。

刺激頸動脈竇可影響動脈血壓、心率、心肌做功、心輸出量、動脈阻力及靜脈容量。其反射通路是經過竇神經(迷走神經的分支)至孤束核,再傳至迷走神經背核,經迷走神經傳出纖維,產生心率減慢和血壓下降。

壓力感受器的適宜刺激是管壁的機械牽張。如動脈血壓升高,動脈管壁被擴張至一定程度時,感覺神經末梢興奮而發放神經衝動。在一定範圍內(動脈血壓60~1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壓力感受器的傳入衝動頻率與動脈管壁的擴張程度成正比,即動脈血壓愈高,動脈管壁被擴張的程度也愈高,壓力感受器的傳入衝動頻率也愈高,所以從感受器的性質,它是血管壁牽張感受器。壓力感受器對搏動性的壓力變化比非搏動性的壓力變化更敏感,此特點與正常機體內動脈血壓的搏動性特點是相適應的。

相關疾病

頸動脈竇綜合徵

頸動脈竇頸動脈竇

是一組自發地突發性頭昏、乏力、耳鳴以至暈厥的臨床綜合徵。頸動脈竇綜合徵患者,頸動脈竇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異常增高,當感受外界刺激時,一方面副交感神經張力明顯增加,引起竇性心率明顯減慢,PR間期延長,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三者兼而有之,心輸出量明顯減少而引起腦缺血,可發生暈厥;另一方面,繼發於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可引起全身動脈鬆弛,血壓明顯下降而引起腦血流灌注壓驟然降低,可發生暈厥;也有一部分患者,雖無明顯的心率和血壓變化,但刺激頸動脈竇時,腦血管收縮,引起腦缺血,也可發生暈厥。

頸動脈竇綜合徵患者發病暈厥後,要及早展開搶救,對病人做胸外心臟擠壓及口對口做人工呼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