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頭村

頂頭村

頂頭村是下白石鎮一個行政村、鄰村有塔里村、金腰帶村,物產豐富,英才輩出,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主要農產品:香菇、花椰菜、西洋菜、橘子、洋薊、芹菜梗。

基本信息

頂頭村  

 頂頭村位於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鎮以北3公里,瀕臨白馬河。頂頭村原名藤江,古屬二十一都,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頂頭村民風樸實,尊師重教。頂頭學校實行九年制教育,設有國中部,是全市僅有的兩所村級辦國中學校之一。全校60多位老師,教書育人,盡職盡責,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上寧德市民族中學、福安一中、二中的高中,2006年就有23名學生考上高中。頂頭村走出了不少大學生,有的還到美國、新加坡等國外深造,如心血管病防治專家黃忠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年的教師節,村里都要慰問那些堅持農村教學的辛勤的園丁。位於頂頭村的頂頭水庫是福安重點水利工程之一,庫址位於頂頭村下牛池岡,壩建於東沃溪支流章石溪出口外,控制流域面積12平方公里。壩高43炷,長249.5米,壩頂寬6米,為土石混合壩。頂頭水庫於1959年12月16日動工,1960年下馬,1965年續建,1969年12月大壩竣工。最大庫容735萬立方米,水庫乾渠全長6.57公里,渠道總長5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2萬畝,附設建築物108座。該水庫主要灌溉甘棠、下白石灌區。這座始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水庫仍在為當地的農業灌溉和生產生活供水發揮著重要作用。頂頭村是福安最早傳入天主教的地方。坐落於頂頭的天主堂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系土木結構,1931年毀於颱風。現有教堂為1932年重建,1937年落成。主體建築是西洋風格,磚石結構,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九間。教堂主樓賀錐頂高38米,圓穹天頂,正門兩側鐘樓高24米,方型鑽天頂,高高聳立,十分壯觀。從正門步入,便是一個寬敞的大廳,12根方形柱子支撐著高24米的圓拱頂棚下,懸掛著4盞玻璃吊燈,據說大廳可容納千人。“文革”期間,教堂鐘樓等處曾遭毀壞。1983年落實宗教政策後,政府陸續撥款修繕,現有六座建築物,占地面積6770平方米,為閩東規模最大的天主堂。1991年頂頭天主堂被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