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岡村

文岡村

文岡村現有1100戶人家,本地戶口3655人,外來人口1350人,常住人口共4705人,耕地面積4607畝,工企業36家,是花都區一個自然大村落。

基本信息

Wengang Village
文岡村集雨地域,上至古雲,下至石角;轄地南至南海和順達矢村,北至駱村,東至群山頂脊,西至南海官窯河西及三水樂平河東,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是一個青山綠水芋飄香的富饒美麗古老鄉村。
文岡村原來由14個自然小村組成,分別是:陳暮坑(良村)、瓦康片、廖雙前、崗頭、陽光地、瓦尞、葉村江、白沙圩(上元頭)、連塘元、陳田、石街巷(即七村,與今佛山市南海區官窯鎮墩睦村同轄一條石街巷。南面南海,北面花都)、姓鍾村、謝子齊村、譚如海村。其中最早建村的是文一村。北宋神宗元豐四年申酉十月(公元1081年),譚文盛(又名岩隱)從南雄珠璣巷攜家至廣州府南海縣三江都駱村堡遂卜居陳暮坑山後(現炭步鎮文岡良村)立村,後建有祠堂,村位坐東向西,屋舍有四十餘間,居住著有45戶人家。距今已有925年歷史。在日寇侵華前夕還居住在良村的人家有譚書滿、譚書榮、譚啞、譚勝等。日寇侵華後,良村已成瓦礫,村落從此不存在。在良村建村261年後,由譚如海之父譚宗遠前十一代,從元朝順帝至元庚辰(公元1340年)10月15日午時第十二代分支移民到現在的文一立村,距今已有666年歷史。約635年後,在現文岡國小(崗頂的水塔腳下)西南向(即謝氏宗祠的西南面)建起譚氏大宗祠。
姓鍾村立村的時間是南宋寧宗開禧2年(公元1206年)丙寅十月初八距今已有800年歷史。比現在文一村立村時間早134年。
文二村謝子齊有兩個兒子,長子隱文、次子隱昭。謝子齊原娶妻戴氏,後娶了陳氏、李氏。謝子齊於南宋景定辛酉(公元1260年)參加科舉考中了解元,南宋鹹淳乙丑(公元1265年)參加科舉考中進士,出任廣西宣化縣知府解組。退官歸里後由三水縣院頭村遷居羊城大鈞市青紫坊。於宋端宗年間(公元1276年)攜家到廣州府南海縣三江都駱村堡文岡用占卜選下寶地定居。謝子齊中年及第,擁有縣令這樣大的名氣,不久因權貴之臣主宰朝政,好人、壞人不能同處,於是給皇帝上奏,請求辭官回文岡村享受隱居的樂趣,其時妻戴氏帶著妾陳氏所生年方數歲的兒子隱文、隱昭,作為母親操持家務,一個人養育著孩子,做事常常勝過男子。子齊去世前,令僕人扶起自己,執筆寫下遺言,說明姓氏祖先起源,並囑咐隱文兄弟:你們一定要好好侍奉生母,努力讀書,繼承先輩的志向。說完,於宋德祐元年丙子二月十四日午時(公元1276年)去世,終年41歲。10年後,即公元1286年,子齊公之妾陳氏,帶著親生兒子隱昭到娘家,即現今的三水縣范湖鎮園下村定居,距今已有730年歷史。
文二村謝氏比現在文一村鍾氏村遲立村70年;比現在的文一村譚氏村早立村64年。
謝子齊的男孫謝朝議喜歡本村鍾樂郊的女兒鍾懿德。經撮合兩家同意,謝朝議(32歲)和鍾懿德(22歲,生於宋仁宗延祐元年戊午八月十五戌時,卒於洪武十一年戊午五月初五)在宋順帝元統二年(公元1340年)甲戌十月十五日終成眷屬,從此謝氏和鍾氏有了聯姻關係,距今已有666年的歷史。第二年的元至正八年(公元1341年)戊子九月初九日子時,謝朝議、鍾懿德夫婦添了一個男丁叫謝蘭馨,時隔兩年至正十年辛巳八月初五醜時又生了一個男丁叫謝蘭蕙。今天的上社、南社、西社的謝氏就是蘭馨的後人;北社的謝氏就是蘭蕙後人。
文一村移居立村後約二十年在現文岡國小謝氏宗祠的西南面建了祠堂(後在民國四年燒毀拆掉)。文二村立村後約680年在原譚氏宗祠的東面建了祠堂,也就是過去曾辦過文峯國小、永同國小、文岡國小的今天舊址。進入明朝,譚、謝兩宗祠都在崗頂下的南向並立。同爭寶地向著文岡文昌閣的月光地龍脈爭勢,那時真有神奇色彩。
當時兩村父老認為,我們這裡居住的地方環山繞河,寶地中心出崗,橫向南北地脈,就好像“文”字一橫中心上面的一點,而二龍爭珠,名蝦出海,交叉爭奪,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字。而村中有座“崗”所以就稱“文崗”。但兩條村的父老馬上意識到:“崗”字頂頭有一座大山壓著,豈不是我們村世代沒有出頭嗎?所以,應該把“崗”上的“山”推倒,只保留“岡”里的山字,這樣名蝦更易出海,所以大家商定使用一個沒有山壓著的“岡”字。這個“岡”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後來兩村村民生活時間長了,總是覺得有些地方要共同合作:比如要建風雨亭、辦學讀書、建廟拜祭等,都離不開共同享有。所以,需要雙方投資合作,成立經濟機構。大家都認為,文岡的村名已經有了,但在經濟合作方面不好雙用,應另起名稱機構,鄉親父老在琢磨,用什麼名稱好呢?後來想到了村中有群山環繞,就好像一座座山峯,而峯字的下面就像姓譚、姓鍾、姓謝立村合一,團結起來像一座座泰山屹立的象徵;任何時候都可以戰勝困難、共享榮華。通過合謀獻計,很快就命名為“文峯社學”。組成機構之後,很快就建起了現在大洲的兩座風雨亭,辦起學校,建起洪聖廟、文昌帝和陳田的風雨亭、瓦僚的風雨亭及樓台崗的北帝廟。由於三姓團結協作,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合,在原有十四條村中,時至今天,只剩下了完整的三姓文岡村。(即文一譚氏、鍾氏;文二謝氏、石街巷七村謝氏,四村合一,統稱為文岡村。)
文岡村原屬南海縣,在康熙廿五年(公元1686年)2月劃歸花縣,在1947年又劃回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又劃回花縣,現今歸屬廣州花都。
民國十三年(1924年),文岡村人口共有1320人。
文岡村的第一批加入共產黨組織的是1950年入黨的謝惠群、謝惠儀;第二批加入共產黨組織是1951年入黨的鍾子良、謝楫成、謝家禮、謝為益、謝志仁、譚沃航;第三批加入共產黨組織是1954年11月4日入黨的餘業昌、謝仕團、譚湛才;第四批加入共產黨組織是1955年入黨的劉浩友、鍾翠玲;第五批加入共產黨組織是1956年入黨的譚金泉、謝勝根。
最早擔任鄉黨支部書記的是譚沃航;鄉長是譚沾秋,然後是譚國漢,再到鍾子良、謝漢華;副鄉長是謝家禮、謝延年。
最早的農會主席是謝楫成,副主席是譚以才、謝經禮。
文岡村的圩市在民國初期已自發形成了一條街,設在北社與高仁里之間。1953年設立供銷社,供銷社主任是謝家禮,該社經營布匹、日雜、文具、鹹雜、日用品等,另設有豬肉檔、流動性小食檔、理髮店、衛生站、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信社)。信社在同年4月成立,該社設在交仁里,後遷往北社,信社的第一任主任是謝家禮,第二任主任是譚湛才,第三任主任是譚毓河,第四任主任是謝廣禮,會計兼出納是譚楚才。
文岡村第一個汽車司機(1953年)是謝仕獎,他在軍隊服役時學會開車,轉業後一直在炭步公社開車至退休。
1954年,國家辦了一間國營煤礦,採煤範圍由華嶺至了哥岩(即南海和順孫屋邊),當時稱為華嶺煤礦,其實礦區中心點就在文岡的南嶺下至樓台崗。煤礦從華嶺到和順孫屋邊沿途都鋪築了鐵道,用火車運輸。1958年華嶺國營煤礦下馬停辦。
同年,文岡第一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後分為文岡第一合作社、文岡第二合作社。在大躍進時(1958年)簡稱為文一、文二,此稱一直沿用至今。
1955年,在海邊的左東岸辦過糖廠、石灰廠,後在1958年分別停辦。
1958年,文岡村一共修築了四個山塘水庫。分別是文一的葉村江水庫、馬頭石口水庫;文二的北帝廟水庫、麻狗岩水庫。
同年,文二建了文二食堂(即文二會堂),內設有表演舞台,可容納800人。
文二村解放初期已自籌資金,成立了一支較為規範的粵劇團,粵劇團的文武正生是謝炳樂,二生是何健東,正花旦是譚燕英,二花是謝翠霞,醜生是謝燦義,主要演員有謝福仁、謝仕顯、謝英祥、謝展禮、謝旺桂等。
1958年,文一、唐美為一個大隊,文二為一個大隊。1961年,文一、唐美兩大隊獨立,1963年文一、唐美、文二成立文岡大隊。1974年劃分文二另立大隊,保留文一、唐美為文一大隊。1979年文一、唐美劃分大隊。1983年三大隊成立文岡鄉,同時又另設文一村、文二村、唐美村。當時文岡鄉由譚湛才任黨總支部書記,謝順家任鄉長,庾業昌任副鄉長,謝順金任黨總支部副書記兼婦女主任。1984年取消文岡鄉名稱,保留原有的文一村、文二村、唐美村至今。
60年代末,文岡水上運輸業已興起,先由木船轉為機動船。船隻共20多艘,船隻載重量一般是單船50噸,最大的單船載重量達到一百多噸,載重總量達到1000多噸。
1962年,煤礦的鐵道改為公路,通往花縣縣城新華鎮。1988年文岡已開通公交客車,1995年文岡已鋪設水泥公路。
文岡圩市場在1962年底遷往姓譚大巷中段北口至姓謝西社牌坊(當時文岡大隊部址也在這裡新設立)。
最早經營飲食業的開創者是謝球禮,開創時間在1982年,店名是妙香小食店,地址在西社祠堂西側。1986年出現了冰室轉營中餐的早茶和午、晚飯飯店。接著譚森才又在自己的住宅改裝設立早茶及午、晚飯的飯店。1993年,文二村又獨資在西社塘西面至崗頂東下建了較規模的綜合肉菜市場,另設有一間有檔次的酒店,酒店開設早、晚茶和午、晚飯、卡拉OK、旅業。同年文一村又在1999年獨資在黃奇竹林設立了商鋪市場。到了90年代後期,文岡村的飲食行業已到了興盛時期,全村有飯店、茶樓10多間。
1968年,毛澤東主席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大批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再教育”,參加農業生產。1975年“知青”下放達到高潮。1976年,大批來自橡膠系統的廣州知識青年下鄉到文岡村鍛鍊。廣州團結橡膠廠、廣州橡膠四社,廣州橡膠第二廠、廣州第十一橡膠廠、廣州勝利橡膠廠等單位與文岡村結成了友好關係。扶持文岡村搞活經濟、發展橡膠企業生產,於是文岡村辦起了很多企業。從此,文岡村經濟有了生機,帶動著工農業生產全面發展,農村富餘勞動力從根本上找到了出路。集體經濟壯大了,1979年,文一、文二工業總收入達到一百三十多萬元,是花縣首富村,當年文岡村就建了兩座自來水廠,是當時花縣農村最早用上自來水的村莊。
80年代,汽車運輸業開始興起,九十年代末由樓台崗至塘美村的沿公路兩旁辦了文岡村工業園。
2003年,文一村在黃奇村前的公路兩旁建起了有現代氣派的別墅群。
同年,文二村也在北社與文一村三隊及黃奇村交界處也建了別墅群。
2005年,文二村在村前南面修築了一條水泥環村道,2006年12月通車。
同年10月,“文岡香芋”商標註冊成功。
2006年初,文岡村從謝慶章別墅前面的三角塘50米開始,新鋪築了一條通往南海官窯墩陸村的水泥公路。2007年就通車,從此,文岡村村民往返南海區方便多了。
文一村委幹部重視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認真搞好村容村貌,美化環境,2006年10月,在譚氏宗祠前面至長塘東北面建起了園林式的公園。
文岡村現有大宗祠堂8座,文一姓譚(譚氏宗祠2005年5月重修被定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姓鍾各一座,姓謝6座,風雨亭四座。古屋41座,其中文一18座,文二25座)古石村面一處,古屋群宅一處。文岡村現在古樹100年以上的樹齡有9棵,有龍眼樹、芒果樹、榕樹,分別種在姓鍾、北社及學校。
文岡國小有一棵古榕生長在學校內謝氏大宗祠前面,生長茂盛,遮蔭面積達200多平方米,樹身直徑1.5米,在毓蘭國小初辦年間即民國18年(1929年),由謝德初校長請西社鄉親謝勝環用10兩白銀栽種了兩棵榕樹,一棵種在上崗頂的右側,另一棵就是現在的古榕,陪伴著教學的歲月達77年之久。
文岡村土地肥沃,適宜種植蔬菜,盛產著各種暢銷市場的農產品。如香芋、蔥蒜、粉葛、辣椒、冬瓜、絲瓜、白瓜、西瓜酸、豆角、白菜等。還有著名的鹹辣椒製作、水產、禽畜,養殖也是名副其實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純正花生油同樣是聞名珠三角的優質名牌產品。
文岡村現有種植蔬菜面積3505畝,大宗蔬菜以香芋和蔥蒜為主,是文岡村農業的主要經濟收入,年創造產值3205萬元。特別是香芋,早在古代的明武宗正德年間,已馳名中外。進入清朝的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微服出巡南下,經過文岡村時也品嘗過“文岡香芋”,到了八十年代,“文岡香芋”已遠銷紐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地,是一個香氣四溢味無窮,名甲天下貢皇宮的名優品牌。“文岡香芋”在2005年10月註冊了商標,所以今年的香芋特別暢銷,售價每公斤8元,文岡芋農居然大呼“不賣了”!《南方日報》在2006年10月10日,專題刊載了“文岡香芋”上市即脫銷的喜人信息,部分電台也播送了“文岡香芋”的暢銷情況。“文岡香芋”的質量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中國特產報》也用一定的篇幅刊載了2006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時“文岡香芋”的銷售情況。
七十年代文岡是花縣種植大頭菜的重要生產基地,實行種植加工一條龍,供應著全縣人民的食用頭菜。文岡紅蔥頭、文岡火蒜頭早有盛名,遠銷東南亞。蔥青、蒜青雖然只是在近十年才發展起來,但名氣也不小。到2004年已種植面積達到1500多畝,總產4000多萬斤。同年的1月14日,《南方日報》著名攝影記者曾越,專程到南海區官窯鎮的蔥蒜市場拍下了農民交易興隆的鏡頭,圖片中只見交易市場人海如潮,一望無邊,所見的都是文岡農民。其實珠三角的蔥蒜主要都是由文岡村供應,文岡村現在已是家家戶戶均有種植,每日都源源不斷地運往珠三角市場。
文岡鹹辣椒是花都區炭步鎮的土特產,已有三百多年的製作歷史。文岡鹹辣椒是用當地培育的大肉辣椒加工擂制而成的,每百斤紅辣椒(不去籽)用十斤文岡大白蒜、五斤豆豉、三斤熟鹽,混合擂成辣椒醬,然後放在太陽下曬十天左右,成半乾濕的固體,便可以食用。這種鹹辣椒是上等的調味佳品,它以色鮮、夠辣、味甜、香滑而著稱,食後有醒胃、助消化的功能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冬寒時節常食一些鹹辣椒,可全身暖和,精神奕奕。加工好的鹹辣椒用玻璃瓶盛裝封閉,可保存三至四年而不會變質、變色而更加吸引消費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