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針[修辭手法]

頂針[修辭手法]
頂針[修辭手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頂針[ dǐng zhēn ]:頂真續麻的省稱。修辭方式,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起頭,順序而下,一般由三項或更多項組成。如“門外有條街,街內有個巷,巷內有個廟”。也作頂真。 頂針又稱頂真、聯珠或蟬聯(英文 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結尾之字(或結尾之詞)作為後一句開頭之字(詞),使相鄰分句蟬聯。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修辭手法,也很能體現漢字的特色。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頂針[ dǐng zhēn ]:

1。頂真續麻的省稱。修辭方式,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起頭,順序而下,一般由三項或更多項組成。如“門外有條街,街內有個巷,巷內有個廟”。也作頂真。

2。頂針又稱頂真、聯珠或蟬聯(英文 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結尾之字(或結尾之詞)作為後一句開頭之字(詞),使相鄰分句蟬聯。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修辭手法,也很能體現漢字的特色。

頂針(頂真)實例

如: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選自《木蘭詩》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選自《木蘭詩》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選自《木蘭詩》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佚名題北京潭柘寺彌勒殿聯)

痴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

頂真對聯

頂真對聯,根據用字的位置和頻率,可以分為句中頂真、句間頂真和句句頂真。

句中頂真

即在句中結奏點(斷讀處)傳遞文字,古人稱之為聯綿(連綿)。如長沙白沙井聯: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長沙沙水水無沙。

按七言聯“二二三”節奏式,可讀為“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德、山、沙、水均為句內頂真。

句間頂真

即在各斷句間傳遞文字。如下面一副戲台聯堪稱頂真聯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象誰。

這副頂真楹聯概括力極強,僅用了二十二個字,就把戲劇演員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來了,該聯對仗工穩,精巧風趣,聯意雋永,是一副絕妙戲聯。

句句頂真

即無論斷句多少,聯珠到最後一句,可稱之“連環”。根據其斷句多少,可分為大小兩種。

連環一般是三個斷句,兩處頂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師洞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連環是三次以上的頂真。

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的珍餚美味,位列三台,台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

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田不好,好一個老雜種,終久必死,死無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來,來之後悔,悔之晚矣!

這副大連環聯,在平仄、對仗、重複等方面,明顯帶有民間傳說的原始性,所以傳說中下聯乃一老農所對。

不同的頂真方法,有時候還可以綜合運用。請看一副風景聯:

聽雨雨住,住聽雨樓邊,住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觀潮潮來,來觀潮閣上,來觀潮浪,浪濤濤,觀、觀、觀。

這副頂真對,既有句內頂真,又有分句之間的頂真。上聯妙用一字兩義,“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聽雨觀潮之妙趣隨著語意的跳躍盡納聯中。

連環格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也不太常見的頂針格式,叫連環格(全聯相鄰的分句全都頂針,且聯首與聯腳也頂針)。如:

1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

2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

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3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4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