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花莪術

頂花莪術

頂花莪術屬於多年生草本,高約1.1米;根莖肉質,粗狀,多分枝,內面黃色和淡蘭色;根末端膨大成塊狀。葉4—7片;葉片長圓形或闊披針形,長45—52厘米,寬13—1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葉面沿主脈兩側具紫色帶產畹町(模式標本產地),生於山間草地或灌叢中。中藥頂花莪術有破血行氣止痛之療效。 產畹町(模式標本產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穗狀花序秋季從葉鞘內抽出,長13—16厘米,直徑7—8.5厘米;花序梗長約3.2厘米;冠苞片長橢圓形,長約6厘米,寬1.8厘米,除基部白色外,其餘深紫紅色,無毛;小苞片橢圓形,長約3.1厘米,寬2厘米,淡粉紅色;花萼管狀,長約1.9厘米,先端具不規則的3齒,白色,先端粉紅色;花冠管長約3.8厘米,淡紅色,喉口密生柔毛,裂片紫色,橢圓形,長約1.1厘米,寬1厘米,背裂片較大,先端具喙狀短尖頭;側生退化雄蕊近卵形,淡黃色;唇瓣倒卵形,長約1.5厘米,寬1.7厘米,黃色,先端微凹,中央深黃色;花葯白色,長約5毫米,基部具3毫米長的鑽狀距;子房密被柔毛。花期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間草地或灌叢中。

主要價值

莪術:除去雜質,略泡,洗淨,蒸軟,切薄片,乾燥。

醋莪術:取淨莪術,照醋煮法(附錄Ⅱ D)煮至透心,取出,稍涼,切厚片,乾燥

【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

廣西莪術:環節稍凸起,斷面黃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黃色粉末,內皮層環紋黃白色。

溫莪術:斷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黃色至黃棕色粉末。氣香或微香。

【鑑別】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有時已除去。皮層散有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中柱較寬,維管束外韌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維管束較小,排列較密。薄壁細胞充滿糊化的澱粉粒團塊,薄壁組織中有含金黃色油狀物的細胞散在。

【含量測定】照揮髮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本品含揮髮油不得少於1.5% (ml/g)。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用於燀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

【用法用量】 6~9g 。

功能主治

1.破血行氣止痛:本品功效與三棱相似,但溫通力較大,可治療血滯經閉腹痛、腹部包塊、積聚。2.消積散結:本品能行氣消積止痛,用於飲食積滯、胸腹滿悶作痛。3.破血祛瘀,婦女閉經,或痰濕淤血凝結而成的症瘕癖塊。4.行氣止痛:適於飲食失調,脘腹漲滿疼痛之證。適當配伍,虛症、實症均可。

用法用量

頂花莪術		頂花莪術

1.治療泌尿繫結石:莪術15g,三棱15g,穿山甲9g,皂刺9g,牛膝12g,生薏仁15g,青皮、枳殼各9g。水煎服,每日1劑。2.治療精神科血瘀證患者:莪術、赤芍、大黃,按10:3:3的比例加工提煉成達營片(每片含生藥8g),每次口服6~8片,日3次,30天為1療程。內服:煎湯, 1.5~3錢;或人丸、散。醋制增強止痛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