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泌汗腺

頂泌汗腺

汗腺分為頂泌汗腺和外泌汗腺兩種。頂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窩、乳頭和陰部等處,一般要到青春期才充分發揮作用。強烈的情緒波動如恐懼、憤怒、性衝動等會使頂泌汗腺產生大量分泌物,這種汗液本身並無難聞的氣味,但分泌出來之後,由於潮濕、溫暖的皮膚表面有很多細菌繁殖發酵作用,才發出臭味。

基本介紹

圖片

頂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窩乳暈和陰部等處。這種腺與外泌汗腺不同,是皮膚中的另一種。分泌部為粗管,管腔大,也盤曲成團。腺細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狀,胞核圓形,胞質易被伊紅染色,胞質內含許多分泌顆粒和溶酶體。腺細胞與基膜之間也有肌上皮細胞。導管較細而直,也由兩層上皮細胞組成,開口於毛囊上段。分泌物為較粘稠的乳狀液,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類等,分泌物被細菌分解後產生特別的氣味。分泌過盛而致氣味過濃時,則發生狐臭。這種腺在性成熟前呈靜止狀態,青春期後由於受性激素的刺激,分泌活躍,分泌物的作用尚未確知。

危害

頂泌汗腺色汗症

又稱為局限性色汗症,是指由頂泌汗腺分泌有色的汗液。頂泌汗腺色汗症的色素可是內源性的,即由頂泌汗腺本身產生的(組織學檢查可見頂泌汗腺內有脂褐質),也可是外源性,即色汗症的著色與局部的細菌、真菌或化學物質有關。

1.腋部頂泌汗腺色汗症患者與腋部接觸的襯衣經常染成黃色、綠色、藍色或藍黑色。皮膚有時也可著色。毛囊口溢出極微量的頂泌汗腺液,很快乾燥,在紫外線照射下可發螢光。頂泌汗腺分泌色汗的刺激因素與普通頂泌汗腺一樣,主要包括精神性和局部物理性刺激。
2.面部頂泌汗腺色汗症甚罕見,主要發生在面頰、顴突、前額和眼瞼。色汗呈藍色或藍黑色,從毛囊孔溢出,乾後留下色斑。色汗出汗前,患者感面部皮膚發熱或刺痛。誘發因素包括情緒激動(如憤怒、恐懼或疼痛)、熱水浴(摩擦面部皮膚)和其他物理因素。

頂泌汗腺性臭汗症

頂泌汗腺只存在於腋窩、乳暈、臍窩、肛門、外陰和外耳道等部位,除腋窩外,該腺體在其他部位的功能極弱,產生的汗液極少。頂泌汗腺分泌的汗液初始是無菌的,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汗液中的有機物,形成具有特殊臭味的短鏈脂肪酸和氨,導致了頂泌汗腺性臭汗症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