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乾畫馬贊

韓乾畫馬贊

韓乾畫馬,擺脫了“螭體龍形”的陳舊畫法,著重描繪馬的風采神態,在畫史上獨成一格。這篇贊文,針對韓乾的一幅畫加以評述,散中有韻,旨趣高遠,讀來耐人咀嚼。前段用洗鍊的文字再現畫中四馬的神姿妙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後段展開聯想,以馬比人,不僅使馬顯得更加氣度非凡,而且著重地讚揚了一種熱愛自然、超塵脫俗的生活態度。如果把他們當作是飼養的馬匹的話,可是它們前面沒有馬籠頭罩住,後面沒有皮鞭鞭打。如果把它們當作是野外的馬匹的話,可是它們的眼睛有稜有角,耳朵豎得高高的,胸脯豐滿,馬尾細細的,都合乎良馬的標準。這些馬瀟灑得像賢大夫,像貴公子,紛紛寬衣解帶,脫下冠帽,靠近水流而在清洗帽帶—那般的高超脫俗。它們真想要昂首傲世,眺望遠方,和麋鹿為友而終享天年,又難以做到。它們就這樣從容不迫,閒適自得,姑且到老、到死而無所追求。

韓乾畫馬贊

原文


《韓乾畫馬贊》
韓乾之馬四:其一在陸,驤首奮鬣,若有所望,頓足而長鳴;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擇所由濟,跔蹐而未成;其二在水,前者反顧,若以鼻語,後者不應,欲飲而留行。
以為廄馬也,則前無羈絡,後箠策;以為野馬也,則隅目聳耳,豐臆細尾,皆中度程,蕭然如賢大夫、貴公子,相與解帶脫帽,臨水而濯纓。遂欲高舉遠引,友麋鹿而終天年,則不可得矣;蓋優哉游哉,聊以卒歲而無營。

【題解】

韓乾畫馬,擺脫了“螭體龍形”的陳舊畫法,著重描繪馬的風采神態,在畫史上獨成一格。這篇贊文,針對韓乾的一幅畫加以評述,散中有韻,旨趣高遠,讀來耐人咀嚼。前段用洗鍊的文字再現畫中四馬的神姿妙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後段展開聯想,以馬比人,不僅使馬顯得更加氣度非凡,而且著重地讚揚了一種熱愛自然、超塵脫俗的生活態度。
韓乾,唐代著名畫家,祖籍不詳,以畫馬著稱。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