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西北7034

科學家在2011年發現的一枚古老火星隕石是新類型,這枚隕石曾經富含水分。其被命名為非洲西北7034,可能提供了“揭示火星從溫暖濕潤演變成如今乾燥寒冷狀態”的主要線索。

簡介

含水量高、可能揭示火星秘密的“黑美人”火星隕石含水量高、可能揭示火星秘密的“黑美人”火星隕石
非洲西北7034又稱為黑美人、黑美人隕石、火星黑美人隕石。科學家在2011年發現的一枚古老火星隕石是新類型。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卡爾·阿吉是這塊隕石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給隕石起了個暱稱,叫“黑美人”。

發現意義

這枚火星隕石是新類型,並且富含水分。這枚火星隕石是新類型,並且富含水分。
研究人員安德魯-斯蒂爾指出:“不論地表水是來自火山岩漿還是當時彗星撞擊產生的液體,最令人興奮的就是高水含量可能意味岩石與地表水之間曾發生相互作用。這是地球化學上最‘富有’的一塊火星隕石,以後的進一步研究可能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數據

這塊火星隕石已經有超過20億年的歷史,重320克,有棒球大小。科學家2011年在摩洛哥的沙漠中發現它,把它命名為“非洲西北7034”。和其他火星石類似,但是無論外觀還是元素構成,它都與眾不同。

來源

數十億年前,火星可能遭遇火山噴發或者天體撞擊,導致石塊飛向宇宙,其中一部分來到地球。阿吉說,這塊隕石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火星觀察到的岩石非常相似。

形成時期

這塊隕石形成於“亞馬遜紀(Amazonian)”時期,即21億年之前,亞馬遜紀時期也是火星最近的地質年代。研究發現這塊隕石的水分子含量大約為百萬分之6000,比其他已知隕石的水分子含量高10倍,這表明當火星形成時其表明存在水活動。另外,與其他火星隕石中發現的氧同位素相比,“黑美人”所含的氧同位素組合也有所不同,這可能是火星大氣層相互作用形成的。

進一步研究

人們之前普遍認為火星在形成初期含有大量水分,科學家們也在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生命體,但火星演變成如今乾燥寒冷狀態的過程仍然是一個謎。研究人員安德魯-斯蒂爾指出:“不論地表水是來自火山岩漿還是當時彗星撞擊產生的液體,最令人興奮的就是高水含量可能意味岩石與地表水之間曾發生相互作用。這是地球化學上最‘富有’的一塊火星隕石,以後的進一步研究可能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