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園六院

靜園六院

靜園六院是指現北京大學靜園草坪兩側的建築,是六處三合院落。六院地處未名湖之南,比湖北之四齋顯得嬌小玲瓏,多了些幽靜典雅之意。六院在民國時是女生宿舍,同樣是取中國傳統文化中“水南為陰”之意。現今這裡是一些院系的辦公地,仍然保持著古樸的風格。

簡介

靜園六院靜園六院
靜園六院是燕園內圍繞靜園草坪而建立的六處三合院落,位於俄文樓和南北閣之南,與第二體育館構成品字形結構。這六座精巧玲瓏的庭院中的一院、二院、四院和五院原為燕京大學女生宿舍,三院和六院是後加建的。

歷史

1952年北大新遷燕園時的敬、業、樂、群四齋區域(地圖方向為左北右南)1952年北大新遷燕園時的敬、業、樂、群四齋區域(地圖方向為左北右南)
靜園六院最初只有四座院子,分別名為“敬齋”、“業齋”、“樂齋”和“群齋”。也就是現在的一院(業齋)、二院(敬齋)、四院(群齋)和五院(樂齋),原為燕京大學女生宿舍,建於1926年。

1952年秋季,北京大學遷至燕園。加建了三院和六院。

2005年4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夫婦參觀北大校園時,曾參觀靜園六院,因連戰母親趙蘭坤女士在北大(原燕京大學)讀書期間就住於靜園六院中的一院。

建築特點

靜園六院靜園六院
六院均為品字形布局,建築均為老式磚木結構,硬山頂的二層小樓,每院有灰頂紅色小門樓一座,由石砌虎皮矮牆聯成一體。院落為東西向,每院各有兩座南北廂房,中間以正房相連。

房間均為木製結構,雕梁畫壁,古色古香;各有精巧灰頂紅色小門樓一座,由灰色石砌虎皮矮牆聯成一體。每座院門都有紫藤蘿花架,每年5月,紫花綴滿門樓,頗為典雅幽美。

但如果進入庭院中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座庭院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內部結構多不相同,每座建築的門窗不僅形態各異,而且花色不同,展現出我國傳統的木工雕刻藝術的豐富多彩。

用途

靜園六院示意圖靜園六院示意圖
一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會,中國人學學會,北京大學歐美文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人學研究中心;

二院:歷史學系,歐洲研究中心,婦女研究中心;

三院: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學信息傳播研究所,亞非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亞太研究中心,外國哲學研究所,華僑華人研究中心;

四院:哲學系,宗教學系,國家哲學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五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六院:北京大學廣播台,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秘書處。

拆除

2013年10月30日,一則“北大靜園草坪和燕京六院”要拆除的訊息引發不少北大師生的關注。不少師生希望能保留作為重要活動場所的草坪以及民國時期建造的“燕京六院”。

10月31日,記者探訪發現,草坪雖未動工,但燕京六院(靜園六院)內的搬遷工作早已開始。東西兩側的宅院現為哲學系和歷史學系所在地,但都貼著一紙公告,稱已遷址至位於未名湖東北角附近的人文學院。在歷史系的通知中稱,在本學期開始便遷址,落款時間為8月30日。 樓中已顯空曠,兩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僅剩一兩名老師在此辦公,其他老師都已搬走,但至於是否會拆他們也不得而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