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齒[中藥]

龍齒[中藥]
龍齒[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齒,中藥材名。本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的化石。挖出後,除去泥土,敲去牙床。功能主治為:鎮驚安神,除煩熱。治驚癇癲狂,煩熱不安,失眠多夢。①《本經》:主小兒大人驚癇,癲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②《別錄》:小兒驚癇,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③《藥性論》:鎮心,安魂魄。④《日華子本草》:治煩悶,癲癇,熱狂。

基本信息

來源

本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的化石。挖出後,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性味歸經

澀,涼。

①《吳普本草》:神農、李氏:大寒。

②《藥對》:平。

③《日華子本草》:澀,涼。

《本草經疏》:入心、肝。

功能主治

鎮驚安神,除煩熱。治驚癇癲狂,煩熱不安,失眠多夢。

①《本經》:主小兒大人驚癇,癲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

②《別錄》:小兒驚癇,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

③《藥性論》:鎮心,安魂魄。

④《日華子本草》:治煩悶,癲癇,熱狂。

生產區域

主產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

藥材性狀

呈完整的齒狀或破碎成不規則的塊狀。完整者可分為犬齒與臼齒。犬齒呈圓錐形,先端較細或略彎曲,長約7厘米,徑約3厘米,近尖端處常中空。臼齒呈圓柱形或方柱形,一端較細,略彎曲,長約5厘米,多有深淺不同的溝棱。其中呈青灰色者習稱青龍齒,呈黃白色者習稱白龍齒。有的表面尚具光澤的琺瑯質。質堅硬,斷面粗糙,凹凸不平,或有不規則的突起稜線,吸濕性強。無臭,無味。以不帶牙床、吸濕性強者為佳。習慣以青龍齒品質較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宜久煎),3~5錢。

相關配伍

①治小兒驚熱如火,亦治溫壯:龍齒為末。調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龍齒散)

②治因驚成癇,狂言妄語:龍齒(研)、鐵粉(研)、凝水石(研)各一兩,茯神(去木)一兩半。上四味,搗研羅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米飲下。(《聖濟總錄》龍齒丸)

③治小兒天釣,手腳掣動,眼目不定,有時笑啼或嗔怒,爪甲皆青:龍齒半兩(細研),鉤藤、白茯苓各半兩,蟬殼二七枚(微炒),黃丹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鐵粉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量兒大小,分減溫服。(《聖惠方》龍齒散)

注意事項

《本草經集注》: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

相關論述

1.《本經》:主小兒大人驚癇,癲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

2.《別錄》:小兒驚癇,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

3.《藥性論》:鎮心,安魂魄。

4.《日華子本草》:治煩悶,癲癇,熱狂。

化學成份

主要成分均為碳酸鈣、磷酸鈣。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中草藥第二季

中藥材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目前中國大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在中藥資源上我們占據壟斷優勢。古代先賢對中草藥和中醫藥學的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使得中草藥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與套用。讓我們一起完善中草藥的詞條,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到這中國的瑰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