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是東漢時期文物,出土於廣州東郊紅花崗。高23cm,口徑17.7cm,足距15cm。現藏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簡介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東漢,高23cm,口徑17.7cm,足距15cm。

樽口內斂,圓桶形器身,直壁,平底,下承以人形三足。附圓蓋,蓋頂中央置一系,周圍置3紐。灰白色胎。蓋面刻水波和花葉紋,器身兩側塑貼鋪首並刻花草紋。

此樽出土於廣州東郊紅花崗。[1]

歷史

樽是一種溫酒用具,流行於漢晉時期,主要為鉛綠釉或黃釉陶器。整器應附蓋,其中博山形蓋較常見。隋至南宋有較精緻的白瓷或青瓷製品,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汝窯樽最為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