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中岩景區

青神中岩景區

青神中岩景區位於青神縣城南約9千米的岷江東岸,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初戀的地方,被范成大譽為“西川林泉最佳處”,陸游贊為“川南第一山”,現為國家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青神中岩景區,中岩,又名雲岩,地屬龍泉山脈尾段,位於青神縣城南約9千米的岷江東岸,隔江正對思蒙河口,素有“川南第一山”和“西川林泉最佳處”的美譽。中岩,從唐代開始陸續建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期為佛教聖地,是十六羅漢之第五羅漢諾詎羅尊者開闢的道場,攬勝參拜者常年絡繹不絕,與峨眉山齊名,故有“先游中岩,後游峨山”之說。

記載

中岩,《蜀中名勝記》云:“縣之名勝,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稱中岩焉。”景區面積約1500畝,頂峰海拔高度為616米,相對高度約100米,上下遊程約10華里(5千米)左右。
中岩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初戀的地方,被范成大譽為“西川林泉最佳處”,陸游贊為“川南第一山”,現為國家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城東11公里的黃金旅遊線上,隔岷江與思蒙河口相對,主景區為上、中、下三寺(岩),面積26平方公里,遊程10華里,頂峰海拔高度為616米。景區蜿蜒起伏十里許,青峰冥壑、流泉響石、風光絢麗、景色怡人,適於常年旅遊[1]。是成都──青神──樂山──峨眉水陸旅遊環線上一顆璀燦的明珠。始創於東晉,彰顯於唐、宋的古中岩,早期為著名佛教聖地,是十六羅漢之第五羅漢“諾巨那尊者”道場,其佛法弘大,與峨眉山齊名,“岩壑勝景,不減峨山”,故有“先有中岩,後有峨山”之說,在古代盛行水運時,有“先游中岩,後游峨山”之說。

人文

千古中岩,鍾靈毓秀,人文精萃。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年少時曾負笈在古中岩書院求學三年,並與恩師之女王弗“喚魚聯姻”成就千古佳話。“小軒窗正梳妝……”這闕悼亡妻之作《江城子·記夢》寄託東坡對髮妻的真摯愛戀。自唐以來,李白、蘇軾、黃庭堅、陸游、范成大等歷代名家和眾多達官顯宦慕名景仰,泊舟江畔,登山懷古,攬勝抒懷、吟詩勒石,至今仍留下摩岩題刻119則,摩岩造像48龕2400餘尊,岩壁之間詩書光彩奪目。景區內主要有臨江下寺、東坡喚魚、平台伏虎、佛洞雲穿、長廊千佛、臥佛石窟、仙床凌虛、玉泉流杯、石刻碑林、靈岩石筍、翠微遠眺、清溪澗道十二大景觀。景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銀杏等名貴樹木和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使中岩成為融宗教、人文、自然景觀為一體,集山、水、林、泉成一色的東坡初戀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