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潭鄉

青潭鄉

青潭鄉位於湘陰縣境最北端洞庭湖中。轄區有青山和蘆林潭兩地名;青山為洞庭湖中小島,主峰海拔50米,面積6平方公里,舊時於白波奔騰之中遠望此山皆青,故名青山。兩地各取一字乃呼為青潭。全鄉轄上山、中山、下山3村1場,總人口共有458戶、1530人,現有養殖水面2800畝,旱土1200畝、稻田250畝、荒山6500畝。集雨面積為11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概況

青潭鄉位於湘陰縣境最北端洞庭湖中。轄區有青山蘆林潭兩地名;青山為洞庭湖中小島,主峰海拔50米,面積6平方公里,舊時於白波奔騰之中遠望此山皆青,故名青山。兩地各取一字乃呼為青潭。

歷史沿革

青潭鄉域建國前屬武穆鄉,後併入三潭鄉,1958年劃歸楊林寨農場水產分場,1962年析出自成青潭公社,1984年改為鄉。

轄區

青潭鄉青潭鄉
目前,全鄉轄3村1場,總人口共有458戶、1530人,現有養殖水面2800畝,旱土1200畝、稻田250畝、荒山6500畝,集雨面積為11平方公里。

經濟

全鄉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漁業養殖、漁業捕撈、漁業加工,是全縣有名的漁業專業鄉。副業主要有頭、油菜的種植及加工等。2000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2000萬元,各類稅收40萬元,財政收入90萬元。

發展

鄉政府機關駐青山。集鎮四面環水,地理位置偏僻,東隔屈原區10餘里,西、南、北與益陽、沅江隔湖相望。自解放以來,島上人口逐漸增多,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島上漸漸出現了商店、旅社、飯館、學校、醫院,且逐漸向碼頭方向集中。1998年青潭鄉實行“平浣行洪,移民建鎮,鄉黨委、政府根據上級有關小城鎮建設的指示精神,對青山島上的小城鎮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具體是:以碼頭至上山謝家組為主線,向兩邊鋪開,建設成為全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面積500畝,目前,建成區面積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人。鄉政府機關及8個直屬部門全部落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投資100多萬元的青山學校在規劃區內竣工,解決了全鄉兒童上學難的問題。規劃區內已有商店7家,旅社兩家,鄉衛生院也裝飾一新,提高了服務質量;鄉企業辦的住宿大樓竣工後,其下屬的幾個子公司如火焙魚廠沙石公司等都相繼遷入規劃區內辦公。2000年集鎮範圍國內生產總值500多萬元,各類稅收8萬元,財政收入12萬元。

歷史

青山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百石井中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遺物。青山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時期,農民起義軍首領楊麼曾戰敗於此,其被砍下的頭顱飄至青山附近的一個小島上,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農民英雄,便把這個小島起名為楊家頭,又稱楊麼頭。1941年7月,日本侵略軍為了奪取這一交通要塞,以多於青山島上駐軍幾十倍的兵力犯青山,島上軍民雖浴血奮戰,但寡不敵眾,青山淪陷,島上軍民大多慘遭殺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青山慘案”。人民政府立有青山慘案紀念碑,警示人們不要忘記這段屈辱和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