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鄂陵湖濕地

青海鄂陵湖濕地

鄂陵湖位於中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萊縣境內。鄂陵湖與扎陵湖同為黃河上游最大的一對淡水湖又稱“鄂靈海”古稱柏海。藏語意為藍色長湖。位於青海高原瑪多縣西部構造凹地內,西距扎陵湖15公里。黃河切穿兩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300餘米。峽谷以東至湖濱有廣闊沼澤。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長處約323公里,東西寬處約316公裡面積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處最深達307米蓄水量107億立方米。黃河上源自西南一隅流入,從東北一隅流出,因進湖泥沙少,湖水呈青藍色。

簡介

青海鄂靈湖濕地青海鄂靈湖濕地

青海鄂凌湖濕地位於青海省中南部,面積65907公頃,平均海拔4268米,屬於高原淡水湖泊沼澤濕地。是黃河源區第一大淡水湖,對調節黃河源頭水量,滯留沉積物,淨化水質,防洪蓄水和調節氣候具有重要作用。

濕地內分布著多種高原珍稀魚類,是鷗類、雁鴨類和黑頸鶴等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國際重要濕地編號1436。

濕地水系

鄂陵湖濕地青海鄂陵湖濕地

青海鄂陵湖位於扎陵湖之東,與扎陵湖的形狀恰好相反,東西窄、南北長,猶如一個很大的寶葫蘆。黃河切穿兩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300m余。峽谷以東至湖濱有廣闊沼澤。鄂陵湖南北最長處約32.3km,東西最寬處約31.6km,湖面海拔4272m,湖面面積為628km2,比扎陵湖大100km2,平均水深17.6m,湖心偏北處最深達30.7m,蓄水量為107億m3,相當於扎陵湖的1倍多。

黃河上源自西南一隅流入,從東北一隅流出,因進湖泥沙少,鄂陵湖水色極為清澈,呈深綠色,天晴日麗時,天上的雲彩,周圍的山嶺,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見,因此叫“藍色的長湖”。有趣的是,扎陵湖有供鳥類棲息的島嶼,而鄂陵湖有一個專供鳥兒們會餐的天然場所,人稱“小西湖”,又稱“魚餐廳”。原來,每年春天,黃河源頭冰消雪融,河水上漲,鄂陵湖的水漫過一道堤岸流入小西湖,湖中的魚兒也跟著游進來。待到冰雪化盡,水源枯竭時,湖水斷流,並開始大量蒸發,潮水迅速下降,魚兒開始死亡,而且被風浪推到岸邊的沙灘上。鳥兒們吃魚不需要花費力氣去捕,只要到小西湖隨便入座,就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

鳥兒最多的時候,飛翔在上空的鳥群遮天蔽日,“嘎嘎”的鳴叫聲,幾里以外都能聽到。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上午,湖面風平浪靜;下午常常天氣劇變,大風驟起,平靜的湖面波濤洶湧,浪花拍岸,有時,還會出現天昏地暗的景象。


自然生態

鄂陵湖濕地青海鄂陵湖濕地

青海鄂陵湖濕地,有土地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積17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濕地3000平方公里,潛在的芒漠化8000多平方公里。鄂陵湖是黃河的天然水庫,兩湖總面積約1,091平方公里,蓄水量154.3×104立方米。

濕地內主要的生態類型有高山裸岩,高寒草甸草地、沼澤濕地、湖泊、河流。獨特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及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育之地。有野生獸類29種,鳥類20餘種,魚類16種,其中高原特有種13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9種,有雪豹、藏野驢、藏氂牛、白唇鹿、藏羚羊、黑頸鶴、黑天鵝、胡禿鷲、金雕、銀雕等。

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的影響下,濕地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表現為草地退化,荒漠化進程加劇,湖泊和濕地萎縮,黃河斷流的時間拉長,野生物質資源減少,一些瀕臨的物種滅絕。惡劣的生態環境已嚴重的影響著三江源的自然保護區,高寒、缺氧、乾旱的氣候條件給該區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先天性的脆弱性,易損性和難以再生恢復性對自然和人類活動反映十分敏感。由於人類活動不斷加劇,在開發中往往超越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