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保護區

升金湖保護區

升金湖保護區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與東至縣境內,由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升金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86年,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白頭鶴等珍稀水禽和濕地生境。

簡介

升金湖保護區升金湖保護區
升金湖保護區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與東至縣境內,與安慶市隔長江相望,周邊涉及8個鄉鎮、43個行政自然村。由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升金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86年,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白頭鶴等珍稀水禽和濕地生境。保護區總面積333.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101.5平方千米,緩衝區103平方千米,實驗區128.9平方千米。升金湖濕地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濕地面積333.33平方千米。保護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呈現夏季濕熱、冬季乾寒的氣候特點。年均氣溫16.1℃,最高氣溫40.2℃,最低氣溫﹣12.5℃。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梅雨量333毫米。年均蒸發量758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474小時,無霜期240天。

濕地狀況

升金湖保護區升金湖保護區
保護區濕地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屬九華山山脈的一部分,為低山丘陵,西北部為沿江沖積平原。濕地以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為主,主要由升金湖及毗鄰的沼澤地組成。升金湖為保護區主要水體。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曾名生金湖、深泥湖。為斷裂帶局部凹陷窪地經長江泥沙長期淤塞積水而成。原與長江溝通,後皖河、漳河兩閘及東隔堤建成後,成為水庫型湖泊。呈東、西向延伸,被中部石壩與節制閘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名下湖(青草湖),西部名上湖(武昌湖)。水位13.84米,長25.5千米,最大寬9100米,平均寬3900米,湖岸周長165千米,面積100.5平方千米,其中上湖42.1平方千米,下湖58.4平方千米。最大水深4.31米,平均水深3.43米,蓄水量3.45億立方米。每年7~9月為汛期,12月至翌年2月為枯水期。湖水平均透明度1米以上,PH值8.54,礦化度74.08毫克/升,屬重碳酸鹽類鈣組Ⅱ型淡水湖。集水面積1083.7平方千米。湖水依賴地表徑流及湖面降水補給,主要有太慈河、茅家河、雅灘河等入湖河流,花涼亭水庫、麻塘水庫有少量尾水入湖,出湖水流經幸福河、新漳河排入長江。升金湖通過水道與長江相連,湖水水位隨河水水位漲落,春季長江洪水提高湖泊水位,夏季水位達3米,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露出大片沼澤地、草灘和泥灘,水位降低至0.8米。湖床自南向北傾斜,形成現代沖積層,土壤為黃色亞黏土、粉砂、沙礫。東南部湖岸為中生代三疊紀與古生代二疊紀地質構造,以灰岩、頁岩為主,西北部湖岸為第四紀地層結構,以亞黏土、沙粒為主。黃紅壤為保護區內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東、南面低山丘陵地區,西、北面及沿湖四周灘地分布有潮土和水稻土。

生物資源

保護區內濕地生態環境優良,動植物種類豐富多樣。

植物資源

區內植被主要分為水生植被及陸生植被,水生植被面積86.7平方千米,植物種類有13科19屬21種,其中沉水植物6種,浮葉植物4種,漂浮植物2種,挺水和濕生植物9種,可分為6個群系組15個群系,以苦草、黑藻、菰、菱角、馬來眼子菜、聚草為優勢種。陸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東南部低山丘陵及西北崗地平原上,有杉木、馬尾松、河柳、意楊、香椿等樹種。

動物資源

區內共有魚類62種;兩棲和爬行類21種;獸類52種;鳥類71種,其中水鳥84種,山林鳥87種,水鳥中有61種為冬候鳥,以鴴形目、雁形目、鸛形目、鷗形目鳥類為主,13種為夏候鳥,4種為留鳥,6種為旅鳥;浮遊動物91種,其中原生動物7種,輪蟲10種,枝角類68種,橈足類6種,以砂殼蟲、太陽蟲、變形蟲、長刺異尾輪蟲、壺狀臂尾輪蟲、長三肢輪蟲、針簇多肢輪蟲、右突新鏢水蚤等為優勢種;底棲動物29種,其中軟體動物腹足類10種,瓣鰓類8種,環節動物寡毛類4種,節肢動物甲殼類5種,水生昆蟲2種,以環棱螺、湖螺、紋沼螺、河蜆、尾鰓蚓和搖蚊幼蟲等為優勢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7種,包括白頭鶴、白鶴、白鸛、黑鸛、白肩雕、大鴇、黑麂,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0多種,包括胭脂魚、虎紋蛙、鬣羚、穿山甲、水獺、小靈貓、白枕鶴、灰鶴、白琵鷺、黃嘴白鷺、小天鵝等。升金湖濕地為中國主要的鶴類越冬地之一,有“中國鶴湖”之稱,來此越冬的鶴類以白頭鶴種群數量最大,一般在350~500隻,占世界總數的1/20。

保護工作

保護區管理局下設長嶺、唐田2個管理站及5個保護點,設立宣教中心、科研救護中心、林業派出所,在湖區和醒目的路口共埋設50塊固定宣傳牌。池州行署頒布《升金湖水禽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保護區社區管理鄉規民約》,成立池州地區升金湖自然保護聯合委員會,每年冬季聘用臨時管理人員組成巡護隊伍,依法對保護區進行巡護監測。保護區於2003年參加“濕地使者行動”,對升金湖湖區及周邊村落進行調查和環保宣傳活動。2004~2005年兩次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的長江中下游越冬水鳥冬季調查活動。1992年保護區被列為中國40個具有國際意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1995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路,1997年加入東北亞鶴類網路,2005年加入東亞-澳大利西亞涉禽網路。國際鸛類專家組、國際鶴類基金會、日本雁類保護協會、日本伊豆沼澤保護區、美國森林濕地研究中心、德國濕地環境監測中心等組織的負責人、專家曾多次來保護區考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