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l隸屬於青海省,於甘肅省相鄰,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中主要以、蒙古、回等為主。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l是高原大陸性氣候。主要以油料和畜牧業生產為主。還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

地理位置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東經98°5-102°41,北緯36°44-39°5。東南與西寧市大通縣、海東地區的互助、湟中、湟源縣接壤;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天峻縣毗連;南與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隔湖相望;東北與甘肅省天祝、山丹、民樂、永昌、張掖、肅南等市、縣毗鄰。

行政區劃

轄四縣二場(海晏縣、剛察縣、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青海湖農場、同寶牧場),州政府所在地海晏縣——西海鎮。

民族與人口

全州總人口27.18萬人。是一個藏、蒙古、回、漢、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60%。

氣候特點

海撥3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積約占全州總面積85%, 屬高原大陸性氣候。 全年日照時數在2440-3140小時。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 雨熱同季, 無絕對無霜期。

地質地貌

海北州山脈縱橫,祁連山及其支脈由西北向東橫貫州境。河流眾多,大小河流140餘條,地勢由西北向傾斜,平均海撥3100米,最高點位於托勒南山二過龍主峰,海撥5287米。最低點位於祁連縣潘家河大子龍南500米處,海撥2180米,相對高差3107米。

農牧資源

自治州是全省主要的油料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有耕地5.25萬公頃,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和油菜,糧油產量分別為3.68萬噸和3.54萬噸,有可利用草場232.83萬公頃,各類牲畜存欄多年穩定在327萬頭只左右。

礦產資源

州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石棉、煤炭、岩金、砂金、鐵、錳、銅、鉛鋅、鉻鐵、寶玉石等34種。其中探明煤炭儲量8億多噸,石棉儲量2700餘萬噸,居全國第二,是國內唯一可濕法生產的優質棉種。

水利資源

境內有大通河、黑河等140餘條河流,地表水年徑流量59億立方米,理論蘊藏量144.6萬千瓦。目前可供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為60餘萬千瓦。

野生動植物資源

境內有鹿、麝、熊、雪雞等名貴獸禽30餘種。有雪蓮、冬蟲夏草、祁連蘑菇、人參果(蕨麻)、大黃等300餘種植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與人工培育處於起步階段,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全州共有森林總面積58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1.6%,樹種以松、柏、楊、樺為主。仙米和祁連和兩大林區是黃河上游重要的原始水源涵養林區,是開闢旅遊項目的新境地。

旅遊資源

海北旅遊資源富集,有湖泊、沙漠、雪山、林海、峽谷、島嶼等獨特的高原自然景觀和其它一些人文景觀,有漢代以來的古建築群和遺址24處;有聞名遐邇的青海湖及鳥島胃奇峰疊翠的祁連、門源仙米山水風光及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沙島、金銀灘草原、門源百里花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