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古城堡

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50米、東西寬200米,有內城。 驛城東西寬103米、南北長152米,夯土築,南面開一門,有瓮城。 古城夯土築,南北長410米、東西寬300米,東西各開一門。

簡介

對以遊牧為生的民族來說,他們並不那么看重和需要城堡,就連南北朝時期在青海立國三百年之久的吐谷渾,直到五世紀中葉才開始建城,“始邑伏羅川”;六世紀中葉,其王夸呂始稱“可汗”,“居伏俟城”。但其習俗仍然是“雖有城廓而不居”,“猶以氈廬百子帳為行屋”。確切地說,青海地區古城的出現是和漢軍進入河湟地區相聯繫的。漢代以來,歷代中原王朝開疆拓土,屯田戍邊,設郡置縣,不斷開發河湟以至更為廣闊的地區,在青海的湟水流域、黃河河曲以東地區留下了數量相當可觀的古城遺址。它們是構成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青海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
西平亭(城)破羌縣城 臨羌新縣故城 西海郡城 尕海古城 曹多隆古城 支冬加拉古城 北向陽古城 伏俟城 科哇古城 龍支縣故城 湟源古城堡 北古城克素爾古城 大小方台 北京台古城 營盤台 應龍城 菊花城 峽口古城 黃河諸峽口古城 乙寺日古城 古什群峽古城 李家峽古城 松壩峽 古城龍羊峽 古城羊曲古城 丹陽古城 甘都破城 子金巴台古城 克圖古城 河東古城 金剛城 文都古城 黑古城 南灘古城 伏羌城 貴南古城堡 塔哇古城 多果灘古城 冬次多古城 西寧衛城 碾伯縣故城 冰溝驛城 兩旃堡 古鄯驛故城 威遠鎮故城 起台堡 貴德故城 哈拉庫圖古城 南古城 察汗故城 大通縣故城 循化城 巴燕戎格廳故城 其他小型城堡 龍曲城址 尕莊小城堡 西寧衛邊牆 樂都冰溝邊牆 化隆邊牆 貴德邊牆 民和邊牆門源邊牆 烽堆

西平亭(城)

西平亭(城)是青海歷史上出現最早的一座古城。漢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斬斷匈奴人與羌人的聯繫以後,進軍湟水流域,在今西寧一帶建立軍事據點西平亭。以後,陸續在湟水流域設立臨羌 (今湟中多巴)、破羌(今樂都老鴉)、允吾(今民和古鄯)和安夷(今平安)等縣,這是青海歷史上建立較早的一批古城,至今仍有遺蹟可尋。

破羌縣城

破羌縣為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定。晉時廢。當時後將軍趙充國安定羌亂以後新建置的。1942年在樂都老鴉城附近出土《三老趙掾之碑》一通,墓主人趙寬就是趙充國的五世孫,他是從原籍上邽(今甘肅天水)徙居破羌縣的。此碑建於東漢靈帝光和3年(公元180年),反映了西漢以來大批漢族人民從中原各地遷來湟水流域,與這裡的羌人、小月氏人共同開發祖國邊疆這一歷史事實。破羌縣位於樂都縣高廟鎮老鴉村。老鴉村地處湟水老鴉峽西口,東北為通往甘肅永登的冰溝大道,為歷代交通要衝之地。古城南部已被湟水沖毀,城牆已無存。西部為現代村民集中地,城牆也大部被剷平,現只存有東北角的東城牆和北城牆各一段,東段約長39米,北段約長21米。夯土築,夯層厚8-10厘米,基寬5米,殘高2-5米,被水沖毀處見有灰層和瓦片,但稀少細碎。

臨羌新縣故城

臨羌縣是湟水流域第一個縣級建置。顧名思義,臨羌城就是在靠近羌人居住的地方建立的城堡。建置時間應在武帝元鼎6年(公元年111年),和李息、徐自為討平羌亂之事有關。位於湟中縣多巴鎮東北、俗稱破塌城。多巴鎮南臨湟水,東靠西納川河,北依豬頭山,西扼湟源峽口,為四人青海湖和柴達木盆地的咽喉,自古以來為交通軍事重鎮。破塌城在1960年時能看出輪廓,東西250米,南北250米,呈正方形,有東、西、南三門,城牆附有馬面。本世紀60年代後,破塌城東北部被闢為農田,西南部擴展為居民區與學枝枝舍,現僅保留的西北角被作為高壓電線塔基和西城牆一段約為20米長的殘牆,被利用為居民的院牆。在農田及居民院落內,散布有大量的陶器殘片,磚、瓦殘塊及雜骨等遺物,尤以西部較多,灰層厚達120厘米,推測可能為當時的居民區。調查時採集有大板瓦、長條磚、五銖錢、銅鏃、銅燈等。多巴鎮的破塌城殘城牆夯築方法為漢代時期手法,所見遺物皆屬漢代時期,文化堆積也較厚。多巴鎮周圍遺留有多處漢代墓群,破塌城是臨羌新縣故城無疑。這個臨羌城,唐代曾一度改稱臨蕃(音:波)城(因為吐蕃人代替了羌人和吐谷渾人)。但這只是官方稱謂,民間仍沿呼舊稱。直到宋代收復河湟地區,也曾一度改名西寧城,當地的唃(音:古)廝囉人仍稱林擒城、林金城等,實際還是叫它臨羌城。

西海郡城

在漢代城堡中,規模較大、至今保存較好的要算建於西漢末年的西海郡城──海晏三角城,它是建於青海省腹地、時代最早的一座郡級建置城。當時的西海郡內還有新建的五座縣城,如果按照慣例,首縣即為郡城,則另外尚有四座縣城。考古調查不負有心人,在今青海湖環湖的剛察、興海、共和諸縣正好發現了四座漢代古城,加上郡治三角城,正是當年的環海五縣所在。矗立於青海湖畔叢草之中的這些古城,使人不難想見昔日“周海亭燧相望”的壯觀情景。其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上。這個古城俗名“三角城”,實際上其平面呈不規則的四方形。其南城牆為正東西向,總長659米,正中開門,由於城門被破壞,原有寬度已不清。東城牆為正南北向,總長630米,正中開門,門寬11.5米。北城牆從東向西看略偏西南向,總長612米,城牆西北約100米長,一段向西南折轉約13米與西城牆對接。西城牆由北向南看稍偏西南,總長540米。城牆現存厚度13-14米左右、高8-12米,夯土築,夯層8-10厘米。城內西南部地勢較高而平坦,東北部低於西南部3米左右,是一個較大的平坦廣場。北部有一小院,小院北牆與城牆重合,小院南北寬105米,東西長314米。城內西南角有一直徑24米、高18米左右的夯土台。南北、東西兩條大道。南北大道由南門起向北至廣場邊緣有一下坡,與東西大道交叉到小院。東西大道自東門起向西沿南部離地北緣至西部高地東緣有一上坡,上坡以西則不清楚。西南較高處遍布磚瓦碎塊、雜骨和陶器殘片,並暴露有較厚的灰層和部分房屋墓址。小院內地面散布有大量的磚瓦碎塊和陶器殘片,未見遺蹟。廣場內基本上不見遺蹟與遺物。推測城內西南部是官署基址,小院為居民區,廣場為操練軍隊的場所。
西海郡城在民國時期曾遭馬步芳部屬的濫挖盜掘,其濫掘部位主要在東南角處。1942年馬步芳幕僚馮國瑞欲將該城西南部出土的“虎符石匱”上部移至西寧,但因其龐大笨重運至東大灘即棄之作曇。1956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將“石虎”又移至海晏縣文化館。“虎符石匱”的上部為一石虎,石虎昂首張口,卷尾伏於基座上,長132厘米、高46厘米。基座長137厘米、寬115厘米、高65厘米。正方刻三行九字,從右至左為 “西海郡、始建國、工河南”。這九字中“工河南”三字,曾經圓擾多年不得解。1987年,海晏縣文化館將尚棄在城內露出的大石塊移至館內,發現大石塊下面刻有“虎符石匱,元年十月癸卯,郭戎造”十三字。大石塊與原石虎尺寸大小相同,扣合吻合,始知石虎與大石塊為一物,前九字也得到正確讀解,石虎應正名為“虎符石匱”,刻文應為“西海郡虎符石匱,始建國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西海郡為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秉政時所置。歷年考古者在調查中,在城內採集有五銖錢範、五銖錢、大布黃千銅錢、開元通寶錢、崇寧通寶錢等錢幣、板瓦、筒瓦、長條磚及元興元年文字瓦當等遺物。元興年號,在歷史上有三個,一為東漢和帝時期(公元105年),一為三國時東吳(公元264年),一為東晉安帝(公元402年)。根據城內的遺物,西海郡城曾使用至宋代時期。此城除馬步芳濫掘和西部一角修築鐵路,以及“文化大革命”時期因挖過戰壕對遺址有所破壞外,保存基本完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尕海古城

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尕海子村。古城東北山巒環抱,西南面對青海湖尕海子。城呈正方形,南北436米、東西435米,四面開門,門寬7米,夯土築,城牆現存高度5米、寬12米。城內南高北低,東北部為一平坦的廣場,廣場約占古城的1/3強。西南部較高,原系房屋基址,現為農牧民居住院落。城內西北角,在50年代末挖有數排帳房基坑。城內地面只見少量的灰色陶片,未見其他遺蹟。調查時採集有五銖銅錢和殘銅鏡。此城為漢代時期所築。王莽設定西海郡時曾同時置五縣。這座古城可能是其五縣之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曹多隆古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曲溝鄉曹多隆村三社北。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南北長420米、東西寬412米。夯土築,基寬7米,東南兩面開門。1979年至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配合龍羊峽水庫建設工程,對古城進行了發掘。共發掘面積950平方米,出土有石磨盤、銅鏃、五株銅錢、灰陶罐、壺、瓮等殘片。所有遺物皆為漢代時期。據此推測此城可能系漢西海郡所轄五縣之一。此城已被龍羊峽水庫淹沒。

支冬加拉古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鄉寧曲村,塘格木農場九隊隊部北。這裡原為大草原,現為農田。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10米、南北寬250米。夯土築,西面開門。城內部分地區已為農田,原有布局不清。調查時曾在城內採集有五銖錢、泥質灰陶繩紋陶罐等。遺物屬漢代時期,推測此城也可能系漢西海郡所屬五縣之一。此城除部分坍塌及平整土地略有損壞外,保存基本較好。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向陽古城

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吉爾孟鄉北向陽村。北向陽村處在布哈河沖積平原上。古城東有條幹枯的小河,北為青藏鐵路。古城南北300米、東西400米,呈長方形,城高2-5米、基寬12米。只在南面開一門,門寬14米,夯土築,夯層厚5厘米,城內由城門起向北有一中軸大道,大道東為較平坦的廣場,大道西部隆起,並被風沙淹沒形成許多小丘,應為當時房屋基址。城內北部靠城牆處現為村民院落,中段部分城牆被拆除。城內地面散布有泥質及附有繩紋碎陶片。據當地村民反映,在修建村莊院落及房屋時,曾經發現五銖錢、銅鏃及許多雜骨等遺物,據布局築法和遺物觀察,此城為漢代時期所築,是漢西海郡所屬五縣之一的駐地。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伏俟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卡加村西南,俗名鐵卡加古城。古城坐落在布哈河南岸,南距石乃亥鄉駐地2.5公里,東距青海湖邊7.5公里,菜濟河繞行城北,周圍為大草原。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東西200米、南北200米,城牆保存完好,高12米、基寬17米,只開東門,門寬10米,門外有一折角遮牆,遮牆若以瓮城看待,瓮城門應向南開,但無瓮城城門痕跡。城內自城門向西有一條中軸大道,大道兩旁各有長50米、寬30米三個相連的房屋基址遺蹟。最西端有一東西70米、南北68米的小方院,小院東、南、北三面牆已坍塌略高於地平面。西牆則與西城牆重合為一。在小院與南部房屋基址之間有一直徑約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土台上遺留有建築痕跡。城內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瓦片的陶片。外城,南北長1400米,東西殘長700米,系用礫砂泥土堆積而成,現已塌陷,只略高於地平面,若不仔細觀察,不易看出。北面已被水沖毀,只存留有東、南、西三面。外城中部稍偏東又築一條牆,將外城分隔成東西兩部,西部較東部大近一倍,古城居西部中心。東部似為後來加築的。史載:吐谷渾“夸呂立,始自號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從地理方位距離看是相吻合的。從布局上看,內城雖然規整,但遺址及遺物稀少,外城礫砂堆積,更確切的說應稱圍子,尚不能稱為城,這個圍子,當初有可能是為阻擋菜濟河與布哈河衝擊的圍堰,或是圍欄牲畜之用。這些情況顯示出吐谷渾“雖有城廓而不居”的習俗。此城在隋時曾作為隋西海郡址。從這裡發現有隋五銖錢幣可作為佐證。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吐谷渾王城──伏俟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科哇古城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白莊鄉斜昌溝河與起台河交匯處。古城南寬北窄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周長約10000餘米,東牆與北牆沿兩河河岸修築。東西開門,東門位於古城東北角,西門位置在西城牆偏北,東、西兩門有直通大道。 夯土築,因系用砂土堆築,夯層厚度不清,東城牆部分坍塌,其他保存尚好。城牆高約10米、基寬6米,城仙大道北為居住區,大道南部有零散的房屋遺蹟,大部分為空地。本世紀60年代城內闢為農田。開闢農田時曾在西門內發現一刻有“大唐××年”的古門欄。據《元和郡縣誌》考證,此城為唐米川舊縣城,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置,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廢,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隸廓州,縣治移至黃河北岸今化隆甘都境內。此城系省級保護單位。

龍支縣故城

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柴溝鄉北古城村西,當地俗稱“塹城”。古城依地形修建,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700米、南北80-110米。現存東北和西南部分城牆,夯土築,城內散布大量的筒瓦、板瓦、條磚碎塊、泥質灰陶、罐、瓮、盆等殘片。曾出土有銅鏡、泥質灰陶罐、石柱礎及窯藏開元銅錢30餘公斤。據《元和郡縣誌》、《甘肅省志》推測此城為唐代所設定的龍支縣古城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湟源古城堡

湟源縣境內的唐代古城堡。公元7世紀初,唐在青海境內除設定郡縣外,並設定了諸多的軍、城、軍事據點。這些軍、城據點皆築有城堡,僅在湟源縣境內就有北古城、克素爾、申中、北古台、古營盤、茶漢素、大小方台等7處。這些據點有的迄今保存尚好。在湟源縣南境日月山鄉哈拉庫圖村附近有座山,人稱大、小方台。山上有座古城,建於懸崖絕壁之上,地形險峻,易守難攻,這就是唐蕃雙方多次易手、反覆爭奪過的石堡城。石堡城的爭奪戰雖然導致唐蕃雙方的一時失和,但藏漢兩個民族團結友好的甥舅情誼卻一直是雙方關係的主流,附近日月山上的分界碑和家喻戶曉、至今留傳在民間的友好傳說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北古城

位於湟源縣城關鎮光華村東,俗稱二架樑上。這裡是湟源峽西端。二架梁高出湟水50-80米,北高南低,北連大山,南端延伸至湟水岸邊,將湟源峽西出口封閉,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青藏公路與鐵路經此皆鑿洞通過。山樑分南北兩部,南部呈長條狀,東側為懸崖,西側呈緩坡狀。北部前寬後窄呈梯形,北接大山山根。南部及西部邊緣為斷崖。東西各為沙溝,東沙溝東形成沖積扇面。古城坐落在山樑北部,東西南三面城牆直接沿山樑斷崖修築,城牆與斷崖近於垂直。北城牆因接連大山,在城牆外挖掘有寬10米、深3米的壕溝,壕溝兩端與東西沙溝相通。城牆夯土築,基寬16米,現高7米左右。北城牆長150米,中間有一馬面。西城牆長478米,中間偏北有一城門。南城牆分東西兩段。東西向內錯開,牆外留有10餘米寬空隙,南城門即開在錯開處。東城牆長412米,有距離不等五個馬面。城內現為12塊階梯寬窄不一的梯田,原來布局已不清,現尚能看出有一條由西門向東的大道,大道北有一小院,小院北牆與城牆重合,東、西、南三面城牆已坍塌成土壟,南面開門,與南城門相對成一直線。推測可能有南北大道與東西大道呈丁字形而局。據被翻動的地面與梯田崖坎暴露遺蹟觀察,城內主要建築集中在小院及丁字形大道兩側。城內南部是一處平坦的廣場,廣場面積約占古城的1/4。古城東牆外由於是山洪沖積面,由第一馬面自北向南又修築一條長約400米的圍牆至湟水岸邊,圍牆高4米、寬3米,東面開有一門,與古城南門成一直線,有大道相通。圍牆至湟水岸邊處有一座方形瞭望台。據遺蹟觀察,圍牆可能初為攔洪所築,後又將西部利用為居住地。出西門再折向北有大道。大道北山由築有三個形制與湟水岸邊相同的瞭望台。台高19米、底徑15米,採用土夯築,內夾有穿木。站在台上,湟水與藥水交匯的三角地帶盡收眼底。古城內地面遍布磚瓦碎片、泥質灰陶瓮、罐殘片及磨盤、柱礎等遺物,採集有開元銅錢、長條磚、板瓦、骨器及石馬等。此城是青海境內發現的唐代城堡中面積較大,城牆保存較完整,文化堆積較厚的一座古城,推測可能是唐白水軍的駐地綏戎城的故址。

克素爾古城

位於和平鄉克素爾村北山上。克素爾北距湟源縣城20公里,南距日月山20公里,位居藥水中游西岸。北山高約200米,青藏公路由山下東側通過,北為孫家溝,西南稱克素爾溝,山勢陡峭,頂部較平緩。古城坐落在山的西部,沿山崖修築,城牆已全部塌陷,僅留下一周殘高1-3米的土塄,輪廓尚清楚可辯。古城平面呈不規則四方形,南牆長147米、北牆長137米,西牆長203米、東牆長11米,西北,東南角各開一門。城牆有馬面多處。城中央偏北處有一長50米牆基,並有門道,牆內正中有一邊長3米、高2米的夯土台,台上置有較多的河卵石,現被民眾利用為“俄博”使用。城內地面散布有灰陶瓮、罐殘片,採集有開元銅錢數枚。從遺物判斷為唐時所治,是當時軍事據點之一。

大小方台

位於日月鄉大茶什浪村西南,藥水河東高山上,海拔3300餘米,西北兩側為懸崖絕壁,南接大山,大方台在東南,小方台在西北,兩方台間有一條狹窄的山樑相連,成為唯一相通的小徑。小方台面積約40×40米,地勢平坦,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磚頭瓦塊,中間偏西有一邊長4米、高約2米的天然岩石平台。大方台長約50米、寬15餘米,是一長條山脊,兩端隆起略呈馬鞍形,山脊中部有排成一字形的一排房基,因狹窄不平,房基用石板墊平,房屋皆為正方形,面積5×5-7×7米之間,共7間,彼此相連無間隙。山脊北端有邊長3米、高3米的夯土築瞭望台。山脊地面散布有大量的磚瓦碎塊及較厚的灰燼土。調查時曾在灰土中採集開元通寶銅錢四枚。山下藥水河東岸山根下堆積有從山上掉下的大量磚瓦碎片,還有相傳稱作死人溝、萬人坑名稱的小地名。站在大、小方台上,西望日月山,南視哈拉庫圖野牛溝,北覽上、下若藥及藥水河中游,視野極為開闊,為軍事瞭望哨所理想的制高點,據史載:這裡是赫赫有名的石堡城,實際此處並無城跡。推測可能是由於在日月山上藥水岸邊遠望此地的懸崖峭壁形似石城而誤。當地民眾所謂的大小方台也是由於仰視的錯覺將小方台大於大方台而顛倒。此地山高陡峭不易攀登,與文獻所記“三面絕險,唯一徑可通,西距赤嶺二十里”等相符,所見遺蹟遺物也皆系唐代時期。但其地面面積狹小不可能留駐百人以上的人員。其重要性在於其為制高點,可以控制西起日月山(赤嶺),北至湟源縣的整個藥水流域。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台古城

位於日月鄉上若藥村北山上。此山西連日月山,南北臨山溝,東為藥水河。古城南北寬40-60米、東西長80米,用石塊及河卵石築牆,牆基寬4米、殘高2米,本世紀60年代時,因取用石料被破壞,僅存留有東、西、南三面牆基,城內被挖掘成幾個大坑,布局完全被破壞無法弄清。西牆外有一座夯土築的土台,土台上部也被削去從地面散布碎片層、陶片等遺物判斷,此城為唐代所築。

營盤台

位在湟源縣申中鄉申中村西山上。現也只留有殘牆,南北長115米、東西寬30-200米,呈三角形殘高3米夯築、夯層18厘米。門向不清。地面有少量陶片,調查時曾採集有開元銅錢一枚。茶汗素;原來有約50×50米的小土堡,一度曾作養鹿場,后土堡拆除逐漸成為民居。此地過去見有磚瓦碎塊及唐代灰陶片,並出土過開元銅錢。據此應是唐時所建。

應龍城

在萬頃碧波環繞的青海湖海心山上也發現了一座古城。城中的殘磚碎瓦和其它文化遺物可以向人們作證,它就是唐代名將哥舒瀚所建的“應龍城”。海心山當時人稱龍駒島,因吐谷渾人在島上培育良馬而得名古城東西60-137米、南北210米,平面呈梯形,夯土築,現殘高3-5米、基寬8米,南面開一門,四角有馬面。城內有後期寺院,原有布局不清,地面散布有泥質灰陶陶器殘片。從陶片判斷,為唐代遺物。據《冊府元龜》(卷三九八)載:“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哥舒翰將神策軍移於龍駒島(傳吐谷渾於此島放牧得龍駒故名),築應龍城。”島上這座古城即是應龍城。

菊花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曲溝鄉原菊花村。古城東西400米、南北420米,夯土築,夯層厚10-12厘米,殘高10米左右、基寬7米,開有東、南兩門,並有瓮城。1979年至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配合龍羊峽水電工程建設,對該城進行了部分發掘,揭露面550平方米,出土有殘鐵器、陶壺、陶罐等文物200餘件。從古城形制築法及出土遺物判斷為唐時所建。有的學者據《元和郡縣誌》,疑該城是吐谷渾時期的樹敦城。此城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為龍羊峽水庫淹沒。

峽口古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曲溝鄉,東距龍羊峽西口約1公里。古城坐落在一座小山上,依地勢修建,夯土築,夯層厚10-12厘米,北面開一門。1979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配合龍羊峽水電工程建設,對該城進行了小面積發掘,發現有房屋基址,出土有銅鏃、鐵鏃、鐵甲片及隋代五鐵銅錢、泥質灰陶瓮、罐殘片等遺物。據《通典》及《元和郡縣誌》,疑其可能為吐蕃的洪濟城。現已被水庫所淹沒。

黃河諸峽口古城

黃河自河源起流至同德縣,兩岸為高山所阻,由於地勢所迫,河床狹窄,水流湍急,落差大,切割較深,形成了諸多的峽谷,民眾將這些峽谷形容野狐在被迫時可以跳躍而過,所以各峽谷都可聽到野狐峽或跳峽的俗名。在青海境內東起寺溝峽、積古峽、古什群(又名拱北)峽、李家峽、松壩峽、龍羊峽、羊曲峽,諸峽口基本上都有古代城堡。這些城堡又多為兩岸相對,民眾俗稱其為姊妹城,個別的峽口因地勢關係只在一岸築城,土城臨河岸一般皆無城牆,而是多建有橋墩,其實質除駐軍外主要是渡河的橋頭堡。根據調查資料看,有些城內所見遺物皆為同一時期。

乙寺日古城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乙寺日村。古城坐落在積古峽西口黃河北岸邊,古城南北130米、東西100米,呈長方形,夯土築,東面開門,西南角有一豁口,豁口前黃河岸邊有橋墩遺蹟。城牆大部分已塌,城內大部為農民居住區,原有布局已不清,城內散布有泥質灰陶、陶罐、陶瓮殘片及古磨等遺物,黃河南岸因地面狹窄未築城,岸邊橋墩已被沖毀無存。此城有人認為是唐時鎮西軍鹽泉城,但從地理形勢看,乙寺日是彈丸之地,南臨黃河,東、西北又皆為小積石山所阻,沒有迴旋的餘地,不宜駐軍隊,只能作為黃河渡口的橋頭堡。存疑。

古什群峽古城

位於古什群峽東口。古城東南北二城,南城坐落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察汗都斯鄉贊卡乎村西。已坍陷成土壠,門開於南,東西長120米、南北寬20-30米。北部臨河岸無牆,城內有一沙溝將城牆隔為兩部,黃河岸處有石質橋基遺蹟,未見遺物。北城坐落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峽口村西,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偏西,北城牆與外城西城牆重合,南臨黃河岸邊,無城牆,岸邊也有石質橋基遺蹟。與南城橋基相對。外城東西長180米、南北寬60米。東西各開一門,夯土築,保存基本尚好。地面散布有泥質灰陶、罐、瓮等遺物。據鄧隆《甘肅黃河橋樑考》認為此二城可能始建於漢時,即漢代時期的逢留河橋,或宋時的河津渡口。從古城夯築方法及遺物看皆為唐宋時期,未見有漢代時期的遺蹟遺物。

李家峽古城

位於李家峽東口,分為南北二城。南城坐落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直崗拉卡鄉俄家村西,東西長85米、南北寬56米,隔黃河與北城相對,無北牆,門開於東南,夯土築,基寬6米、高7米,城內未見遺物。北城坐落在化隆回族自治縣查甫鄉查讓村西南。古城東西長85米、南北寬65米,東面開門,夯土築,無南牆,兩城之間黃河岸邊都有石質橋基遺蹟。北城城內散布有泥質灰陶陶罐殘片。

松壩峽古城

位於松壩峽東口,分南北二城。南城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坎布拉鄉吉利村西北黃河岸邊,東西長72米、南北寬65米,夯土築,東西開門,無北牆,隔岸與北城相對。北城在化隆回族自治縣支扎鄉羊圈村,東西長70米、南北寬60米,東南開門,無南牆,隔河與南城相對。兩城之間河岸中未發現橋跡,可能原有而被水沖毀。在北城內見有少量的磚塊及泥質灰陶片。

龍羊峽古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曲溝鄉龍羊峽西口,分東西二城,西城在共和縣曲溝鄉,東城坐落在貴南縣沙溝鄉。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配合龍羊峽水電建設工程,對兩城進行發掘,發現城門地鋪木板並有瓮城,由此推測兩城之間黃河兩岸可能存木質橋基設施。兩座城皆不規則,大概略成方形,各開有一門,沿河岸邊無牆彼此相對。

羊曲古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鄉羊曲村東的黃河岸邊,分東、西二城。西城坐落在羊曲村東,為河卵石壘築,內外有三層,外層邊長45米,第二層邊長35米,裡層尺寸不清,石牆寬2米、高1米。東城位於貴南縣茫拉鄉黃河岸邊,與西城相對,已毀,只余有礫石痕跡,形制已看不出。這裡是河卡灘的東端,茫拉灘的西緣。

丹陽古城

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清泉村北,古城坐落在寺溝峽盆地北部中心,黃河北岸第三台地前沿處。古城東西長365米、南北寬250米,平面呈長方形,夯土築,基寬7米、高8米,南北開門,皆有瓮城,城牆有馬面。牆外有寬10米、深2米的護城壕溝。城內已成農田,但沿能看出有一條南北向中軸大道。城內馮部散布有大量的磚、瓦碎塊及齊家文化時期的陶片,調查時採集有宋“崇寧通寶”、獸面瓦當等遺物。所見遺物除齊家文化時期外,皆為宋元時期遺物。據《宋史·地理志三》疑為宋時的來賓城。此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甘都破城子

位於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西甘都農場院內。古城南臨黃河,北依山地,東為甘都河,西靠古什群峽東口,由於農場建設及平整土地,古城只餘存殘垣斷壁,尚能看出輪廓,而布局已不清。古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00米,呈長方形,夯土築,基寬13.5米、殘高2-5米。地面尚可見有零亂的灰陶罐及陶瓮的殘片。據《西寧府新志》、《元和郡縣誌·隴古道》載,為唐代所置的米川新縣城,宋米川城。

金巴台古城

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北山鄉金巴台村北。古城西臨老虎溝,為青海通往甘肅張掖必經之路。古城南北長230米、東西寬200米,夯土築,基寬10米,門開於東面,城內西部有一塊長40米、寬30米的台基。城內不見遺物,但有灰層遺蹟。從此城沿老虎光線北行約1公里,有一用石塊築的長70米、寬40米的哨卡小城,城內西南角有一5×4米、高10米用石塊砌築的高台,城內地面散布有零碎的鐵片、泥質灰陶片,陶片系唐代遺蹟中習見的器物殘片。故推測,金巴台古城可能為吐蕃所築,也是唐時所置的威戎軍故城,小石堡是其附屬設定。此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克圖古城

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克圖鄉克圖村東。古城東西長460米、南北寬230米,夯土築,夯層厚10厘米,北面開門,附有瓮城。城內散布有瓦片、泥質灰陶罐、瓮殘片。調查時採集“天禧通寶”1枚,從遺物看,此城為宋時所建。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東古城

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俄博鄉俄博村西。古城東西長210米、南北寬120米,平面呈長方形,夯土築,夯層厚約10厘米、高5米,南面開門附有瓮城,城周有等距的馬面設施。城內有用石砌的100米長、50米寬的長方形牆基。未見遺物。調查者觀察認為是宋代所建。此城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剛城

位於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鎮內。古城分上下二城。下城調查登記稱“群科古城”,此城已基本無存,只在田埂處可見斷續的夯土築部分牆基,耕地中見有長條磚、筒瓦、布紋板瓦及灰陶罐等殘片,原有規模及布局已無法弄清,從遺物判斷為唐時期。據文獻記載疑為北魏時所置的石城縣和唐代廓州寧塞郡治。上城距下城約300米,在北,呈長方形,因城鎮擴建,牆垣大部分已拆除,東北部尚存斷續殘壁,西南城牆只存牆基。復原後古城東西長345米、南北寬288米。夯土築,內有木棍,城牆附有馬面。城內散布有繩紋磚、素麵磚、筒瓦、板瓦及泥質灰陶罐、瓮等殘片。據遺物觀察為唐時期。據《宋史·學地理志三》載,應為宋代所築之廓州城址。

文都古城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藏族自治鄉文都河西岸山坡上,距文都鄉政府駐地約500米。古城分內外二城,外城呈長文形,南北長480米、東西寬350米,夯土築,牆基寬11米、高約13米,東西各一門,東門偏北,西北緊貼內城南牆。內城處在外城西北角,北牆、西牆與外城城牆連為一體,平面呈不規則四邊形,東牆長238米、南牆長162米、北牆長207米、西牆長185米,南牆正中開門附瓮城。城內地面散布有磚瓦及綠色琉璃瓦碎片及石柱礎,從形制上看此城可能不是同時所建,外城似早於內城。內城是後來加築南牆與東牆,位置較高,為主要居住地。從遺物觀察,一些遺物屬唐宋時期,但更多的則為元明時期。此城史無記載,疑其是北周的綏遠郡或下屬縣之一。或是元明時期的積石州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黑古城

位於樂都縣馬營鄉黑古城村北。古城東西410米、南北170米,平面呈長方形。古城坐落在高低不平的山間,城牆高低錯落,夯土築,南北城牆設有馬面,東西兩面開門,皆附有瓮城,城內散布有磚瓦碎塊、陶片、瓷片。當地農民在城內拾到過“崇寧通寶”及石珠裝飾品等。所見遺物為宋代時期,故疑其可能是宋時所置的“德固砦”。

南灘古城

位於西寧市城中區,古城現只存留東西長約400米的牆一處。這處城牆,東起南灘體育場西到西寧市看守所,夯土築,基寬8米,高7米。至於原來規模及布局,現皆已弄不清楚。此處城牆是角廝羅的青唐城,宋,元時期的西寧州沿用。從調查資料看,這處城牆北(城內)及牆體中有較多的漢代和明清時期的墓葬,後者應為明初割元西寧故城之半建西寧衛城後的遺蹟。故南灘古城為角廝羅的青唐城,元時西寧州沿用為是。

伏羌城

位於湟中縣總寨鄉徐家寨村。古城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00米,平面長方形。夯土築,東西開門,城內布局已不清。據《宋史·地理志三》載:“元符二年,隴拶降,建為鄯州,仍為隴右節度使,三年棄之,崇寧三年收復建隴右都護府改鄯州為西寧州,又置倚郭縣”。《西寧府新志》卷七載:“倚郭縣故城在縣治黃四十里,崇寧三年置,即今之南川伏羌城地也。”城內因破壞嚴重調查時未發現宋時遺物,此城是否是宋倚郭縣城,待考。

貴南古城堡

貴南縣境內的古城堡,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境內有較多密集的古城堡,尤以森多、茫拉兩鄉為最集中。其中茫拉鄉有上堡子、塔哇、酈然、酈然二社、克州、多果灘等城堡,森多鄉有尼麻龍、沙尕、合豆貢麻、青禾羊、拉才恰龍、達布江、卡加、酈塞、多江堂、登其亥等城堡,此外塔秀鄉有各次多,過馬營鄉有查角亥等大小28座古城堡。這些城堡有的成組排列,彼此相距不足30米,最多的有6座,如多果灘大小5座,尼麻龍大小6座。這些城堡皆為夯土築 。大小不一,小者40×50米,大者200 ×200米左右。平面大多為方形或長方形。有的分內外二城,有的帶有城壕,城門多為一門。城內大多不見遺蹟、遺物。個別的城堡內散布有少量的筒瓦片及泥質灰陶罐瓮殘片的石磨盤等遺物。從它們的形制和建築方法看,這些古城堡應是同一時期所建。從大多城堡內無遺物或遺物較少的現象推測,似與吐谷渾及吐蕃時期的“有城廓而不居”的遊牧習俗有關,所見遺物也多近似唐、宋時期。至於何以集中在茫拉灘上,並花費酈么多的人力物力,一地竟築有5座或6座城堡,其性質及作用尚待進一步探討。

塔哇古城

坐落在茫拉鄉塔村東南。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50米、東西寬200米,有內城。內城南北長60米、東西寬50米。古城為夯土築,城牆已坍塌成土壟狀。外城東、南、西牆有城門痕跡。內城中部有兩個圓形土墩。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筒瓦及泥灰陶陶器殘片。

多果灘古城

坐落在茫拉鄉上洛哇村西。共有大小城堡5座。北部東西向並排3座,向南約50米並排2座。大者為80×75米,小者35×30米。其中有兩座城內有直徑1.5米的圓形夯土台。4座皆在東開一門,1座則開有南北二門。城內地面皆未發現有遺物。

冬次多古城

坐落在塔秀鄉馬哈村塔秀寄枝西約4公里處。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0米、東西200米.城牆已坍塌成土壟,殘高約2.5米、基寬4米,東西開一門,門寬8米。城內散布有泥質灰陶的陶罐、瓮類殘片及筒瓦片等遺物。此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寧衛城

位於西寧市中心。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元西寧州城基礎上改建。城周4.5公里。城牆基寬17米、高17米。城牆設有19座敵樓,四面開門。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添建月城及東梢門。萬曆三年(1575年)砌磚為為磚包城。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西寧府治,後多次修補加固。由於城鎮擴建,城牆大部已被拆除,現余北城牆一段。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碾伯縣故城

位於樂都縣碾伯鎮內。故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東西長450米、南北寬336米,夯土築,牆高約10米、基寬9-10米。萬曆十二年(1584年)補加磚堞。二十四年(1956年)重修並增設城樓。此城原分內外,外城牆已無存,內城城牆也因為城鎮擴建大部被拆除,現只存有北城牆。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冰溝驛城

位於樂都縣蘆花鄉城後村西南50米處。驛城東西寬103米、南北長152米,夯土築,南面開一門,有瓮城。冰溝為明、清時期甘、青兩省主要的通道之一。據《西寧府新志》卷九記載,驛城為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修建,嘉靖中置防守官,清初設把總。此城保存尚好,城內有一條中軸大道,兩側地面散布有磚瓦及瓷片等。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兩旃堡

位於湟中縣西堡鄉西堡村。為明代西寧衛所領堡寨之一。堡城東西240米、南北240米,正方形,夯土築,東開一門,門上建有城樓。城樓為歇山重檐方亭式,面闊與進深皆為三間,保存基本完好。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鄯驛故城

位於民和回族自治縣古鄯鎮。現存城牆南北長250米,東西城牆因拆毀長度不清。原調查時有南北二門,皆附有瓮城,現只存有南門。據《西寧府新志》,該城規模較大,“周回長六百六十丈”。據清康熙《碾伯縣誌》載,建於明洪武時期,原為古鄯驛,嘉靖時設操守官,後設守備,清初設游擊,乾隆時改為守備。1986年城內曾出土一門鐵炮。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威遠鎮故城

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內。故城東西375米、南北354米,夯土築,基寬7.2米、高9米,南面開門設有瓮城。由於城鎮擴建,城牆大部被拆除,現僅存縣政府招待所院內一段殘牆。據《甘肅通志》卷十一記載,建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設官兵駐守。

起台堡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緯鄉起台堡村。城堡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5米,夯土築,基寬9米、高12米,城牆設有馬面。東西開門,東門設有關廂,關廂三面周長430米、高4米。據清乾隆《循化志》卷二載,該堡為明萬曆年間修建,設守備所。南關廂為清乾隆五年時增築的。

貴德故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陰鎮內。史載元至正年間置貴德州並築城,後廢,明洪武時修築土城,設守備千戶所,萬曆十八年(1590年)增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為貴德廳。故城南北長513米、東西寬506米,夯土築,基寬8米、高10-15米,南北開門,牆上設有馬面。現只存留北牆一段。其餘皆在城鎮建設中被拆除。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哈拉庫圖古城

位於湟源縣日月鄉哈拉庫圖村。城址建在一獨立小山東坡處,扼守日月山及藥水河上游,地勢險要。城周長228丈(760米),依山而建,夯土築,有東西二門。西門在小山最高處,並設有瓮城。據《丹噶爾廳志》載,為清乾隆四年(1739年)修築,乾隆五年竣工,設守備駐防。此城從調查資料看,其北城牆有二次築成跡象,下層夯築類似唐代時期築法,有可能清時築城前即有城池。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古城

位於湟源縣城關鎮尕莊村。尕莊原名沙嶺子,地處藥水湟水三角地帶。古城東西250米、南北245米,近於正方形,夯土築,基寬12米、殘高15米。上部有加築痕跡,南北各開一門。此城與《水經注》記載的漢臨羌縣故城地理位置相同,學者多認為此城是漢臨羌縣故城址。但實際調查中,無論是古城的築法、布局以及城內外皆無漢代遺蹟遺物。其築法為明、清時期常用方法,布局也是明清時期常布局,所見遺物除少量的青銅器時代卡約文化遺物外,余皆屬明清時期。

察汗故城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鄉黃科一社村東北,俗名白城子。古城夯土築,南北長410米、東西寬300米,東西各開一門。西門前有一寬3米、高6米的遮牆,城內殘留有用石板壘砌的房基。房基分別在東西大道兩側。城內散布大量的磚、瓦等建築構件。據《西寧府續志》載,清道光三年(1823年)建,設兵駐守,鹹豐元年廢。此城既是設兵駐守之地,也是清時祭海的場所,海神廟即在其西北。

大通縣故城

位於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城關鎮,原名白塔城。據《西寧府新志》、《大通縣誌》,該城建於清雍正三年,乾隆九年(1744年)大通衛移至此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分大通衛大坂山以南地區及西寧北川十堡為大通縣,遂為大通縣治。1957年移縣治於橋頭鎮,遂廢。城周1674米、高6米,設東西二門,有城樓、角樓、腰樓及月城。城外有護城河,現因城鎮建設大部已被拆除僅存垣斷壁。

循化城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積石鎮。據《西寧府新志》、《循化廳志》載,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為廳治,嘉慶時因地震,部分城牆坍塌,同治三年(1864年)進行維修,光緒十七年(1891年)增築女兒牆。城東西長220丈(704米),南北120丈(384米)、夯土築,現存部分斷壁,余皆在城市建設中被拆除。

巴燕戎格廳故城

位於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據《西寧府新志》、《甘肅通志》載,始建於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四年竣工。夯土築,磚砌女兒牆。城周長二里四分(合386丈、約1280米)、設東西二門、敵樓、城樓,光緒八年(1882年)曾維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城鎮擴建,原城牆大部被拆除,城內原設的巴燕戎格廳衙門,尚存有5間磚瓦木結構房屋。

其他小型城堡

青海省境內無論是農業區或牧區的州縣內大多有些小型的城堡,有的地方竟達並排3-6座。這些城堡的共同特點是大部修建在險要或較隱蔽之處,規模較小,皆夯土築,城內普遍不見留有遺物,多開一門。不同之處是形式多樣,有方形、長方形、不規則形、圓形等,牧區的小城堡略大於農業的小城堡。牧區多在120×120米左右,農業區多在60× 60米以內。據調查統計這樣的城堡全省有250餘座,現各選一座為代表。

龍曲城址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唐乃亥鄉沙酈村龍曲一社東約1公里。城堡邊長135米左右,呈正方形。夯土築,上部已坍塌形成土壟狀。東西開門。城外東北角有一圓形台基。1990年,青海省文化廳文物處與海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館,為探索該州一些小城堡的時代與性質,對該城進行了試掘。城內既無建築遺蹟,也無遺物。城外東北角土堆,原來認為是烽堆或哨台,試掘後發現是座寺廟基址。發現有3間房基,並排成凹字形。基址內出土有殘佛像碎塊,磚制的房屋構件和蓮花紋瓦當、布面紋溝滴以及一些泥質灰陶片等。其瓦當近於唐代瓦當形式。泥質灰陶片是青海地區隋至宋代常見的遺物,據此推測,此城上限可能在隋唐時期,下限至宋元之際。由此資料推測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包括其他的牧業州、縣地區的同類小型城堡,大約都屬同一時期的遺蹟。城內普遍不見遺物現象,可能與“有城廓而不居”的遊牧生活有關,但也可能是臨時的驛站或軍事據點。有寺廟遺蹟,這可能與歷代中西商旅,僧人中西來往有關。史載,自魏晉時期,河西通道因地方割據曾經數度阻塞。通者,但不可能不留下一些影響,尤其是僧人,弘揚佛法是他們的宗旨,因此有寺廟應與他們有關。

尕莊小城堡

位於湟中縣維新鄉尕莊西山上。城堡邊長60×60米,方形、夯土築,四角有馬面,南面開門。城內空無一物。據當地宿老云:此城傳為清同治時期所建,百姓為躲避戰亂而建造的。據此推測,東部農業區一些同類小城堡所以多選擇在較險要或較隱蔽之處,其主要性質是百姓為自保的臨時所建,兵禍戰亂後即遷回原住地。因此城內不見有遺物。但其中有的也可能為軍事關卡。從這些城堡的築法觀察,其時代上限似不應早於元代,更多的由在明、清時期。

西寧衛邊牆

史載明正德後,蒙古族各部陸續進行青海,不斷騷擾河湟地區。為防禦蒙古封建主的騷擾掠奪,明王朝除增築堡寨240餘處,嘉慶以後在今西寧、樂都、互助、大通、貴德、化隆等地區修邊牆,總長達150餘公里,烽墩70座,總稱為西寧衛邊牆。但因有的並未連線,所在地又有所不同。因此人們習慣上對邊牆又有不同的名稱。通常所說的西寧衛邊牆是指東起互助柏木峽,西南至湟中縣上新莊拉雞山口段。此段邊牆,自柏木峽向西經南門峽入大通,經大通峽入湟中李家山香林口,西入攔隆口折向南經拉沙至湟源峽,由湟源峽向南至共和再折向東至魯沙爾又折向南至上新莊拉雞山口,沿山修築,在扼要處設關卡。俗名闇門的有19處。邊牆所用材料系就地取材,大部為夯土築,部分地段採用石料壘築,寬窄不一,高低也有所不同。以大通峽至香林口段保存最好,其餘的都有坍塌現象,尤以魯沙爾至拉雞山口段坍塌最甚。

樂都冰溝邊牆

此段邊牆是沿冰溝兩岸向山地延伸修築,總計長不足70米。夯土築,現已大部坍塌。冰溝系青海通往甘肅要地之一。冰溝驛即設在這裡,邊牆實際上是冰溝驛城的兩翼延伸。系明代所築。

化隆邊牆

位於塔加鄉丹麻村北丹麻峽內。邊牆是建在河水兩岸向山地延伸,夯土築。殘長40餘米。此地在元、明、清時是甘肅渡黃河入青海要道之一。

貴德邊牆

俗稱上闇門邊牆,位於河西鄉上劉屯村西。邊牆為夯土築,南至西山、北到熱水河岸,殘長170餘米,保存尚好。

民和邊牆

此邊牆東起馬場塬鄉邊牆村,西到老鴉峽東口,沿湟水南岸修築。夯土築。大部都已坍塌,甚至無跡可尋,只邊牆村尚保一段殘牆。此段邊牆系明代所築。

門源邊牆

門源邊牆有兩段,一段為自浩門至老虎口,總長1200餘米,夯土築,殘高2米、寬2.5米。此段邊牆史無記載,從其夯築遺蹟觀察近似隋唐時築法。故有人推測可能為吐谷渾晚期所築。但也有人認為有可能漢期時即有。一段在老虎溝口的東岔溝,長約700米,為自東向西橫截老虎口溝用石塊壘築。寬4米、殘高2.5米。此段系明代所築。

烽堆

青海省境內烽堆遺蹟,主要分布於東部農業區,牧區很少。據文獻記載,自漢宣帝以來,在河湟地區設郡置縣的同時即修築障塞亭燧,相望於道。河湟地區的交通線上兩旁高山、隘口隨處可以見到烽堆。其建造年代應該既有漢唐時期,也有宋元明清時期,尤以明清時期為多。能夠確定年代的只有湟源及門源兩縣境內某些烽堆可以確定為唐、宋時期所建。其餘的皆難以判斷時代。許多烽堆基本都可連成一線,彼此相望,烽煙燃起,可以迅速傳遞信息。
公元397年到公元414年這18年中,在青海東部曾由鮮卑族禿髮部建立過一個南涼小王國。它的國都先後數次遷徙於廉川堡(今甘肅永登境)、樂都郡(今樂都)和西平郡(今西寧)之間,而以樂都建都的時間為長,其故址就在今樂都縣城以西的大古城一帶。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滅李軌後,西平郡入唐版圖改西平郡為鄯州,下轄湟水(今樂都)、鄯城(今西寧) 和龍支三縣。龍支位於河州和鄯州之間,地處河湟古道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龍支故縣究竟在哪裡,很長時間以來,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在民和柴溝北古城內出土了大量隋唐時期的文化遺物,古城方位里距均合於文獻記載,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龍支城,應該是沒有疑問的了。今日民和縣境的隆治溝、隆治河、隆治鄉所以稱為‘隆治’,實則是古龍支的諧音。民和建縣之初,縣治就設於北古城附近的古鄯, 稍前的明清時期,古鄯一直派有重兵把守,只是由於蘭州西寧間近代交通的興起,古鄯昔日的重要位置,才由川口鎮逐漸替代。
唐宋時期的軍鎮堡寨在湟水南北、黃河兩岸比比皆是。打開地圖,以古城命名的地方屢見不鮮,稱作塌城、黑城、白城、紅城的地點也到處可見。
在龍羊峽口,夾河而立有兩座古城,人稱“姊妹城”。城中出土陶、瓷碎片和唐宋銅錢,當然是這一時期的軍鎮遺址。其實,從黃河河曲到積石峽口數百公里的黃河兩岸,這種聯翩而立的“姊妹城”還有很多對呢!它們大都建於兩岸陡峭,河面較窄,形勢險要而附近地形又比較開闊的葫蘆口上。想來,當時附近必有橋樑,以控制交通要道,它們的軍事功能自然再明顯不過。
西寧這座高原古城,若從西平亭建城算起,已經歷了2100年的漫長歲月。在西平亭故址上改建西平郡城則是曹魏時期的事,距今也有1700餘年的歷史。此後,其名稱雖屢有變更,稱州、郡也好,叫衛、府也罷,直到近代改稱縣、市,西平──西寧一直是青海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今日繁榮昌盛的西寧市曾經孕育在西平亭、西平郡 、西寧衛、西寧府的襁褓之中,她們不僅是西寧歷史發展的里程碑,更是西寧歷史發展的見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