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職業學院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創建於1996年,是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民辦高校,納入全國統招計畫,是山東省規模較大的民辦職業院校之一。

學院簡介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青島黃海職業學院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位於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青島西海岸。學院創建於1996年,是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民辦高校,納入全國統招計畫。風雨十載,春華秋實。今天的黃海學院已發展為總占地面積1200多畝,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的高等學府,目前已形成本科學院、高職學院、職業學校、實訓中心、產教園五位一體的辦學格局,擁有中外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和年輕骨幹教師共14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達3萬餘人。而且教學、實習、生活、文體活動設施齊全,已成為山東省規模較大的民辦職業院校。
學院開設48個本、專科專業,14箇中職專業,還與韓國全州大學、首爾大學、加拿大奈特大學阿爾伯塔理工學院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建立學業分段培養和學分互認機制,互派留學生,為社會培養多層次複合型人才。
建校以來,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發揚“精城團結,雷厲風行”的校風,秉承“愛崗敬業,德高藝精”的校訓,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的辦學理念,堅持以育人為本,改革發展並舉,立足教育,服務經濟,為國家培養了4萬多名合格人才,有力支援了青島乃至山東的社會主義建設,為科教興魯戰略的實施做出了貢獻。
學院學院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校內外創建了多處不同類型、不同專業的實訓基地,尤其近年來全力建設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學術報告廳
了占地100畝、建築面積3.4萬平米的大型綜合性工學實訓基地。基地設備投資3700萬元,擁有數控、汽修、電子和焊接四大功能區,年培訓能力6000餘人,學校依託現代化的基地設施,以廣泛的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多形式的工學結合為手段,以校企結合軍事化管理和系統的教學改革為保障,大力推進工學交替、以工養學的半工半讀辦學,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院採取得力措施,東西結合,聯合辦學,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召開的“成都會議”上,院長劉常青作了典型發言,受到了周濟部長的表揚。學院實行的畢業生“召回制”,為多家媒體所報導,並在行業內得到推廣。
學院與海爾海信澳柯瑪、朗訊、安普、浦項制鐵、北海船廠等40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聯合辦學和用工關係,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學院先後獲得“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青島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首批國家星火計畫科技星火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優秀成果學校”等榮譽稱號。

專業設定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家電實訓基地
學院堅持特色辦學之路,在專業設定上,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現開設31個統招專科專業、16 個試點本科專業和13 箇中職專業。學院採取特色專業建設帶動全院專業建設的方針,各專業都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通過產學研結合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學院正在全力打造套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汽車製造與維修、電子商務、軟體技術、數控技術、物流管理、船舶工程技術等特色專業,套用英語、商務日語商務韓語等專業建設已走向國際化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學院開始在本科試點專業的基礎上探索實行雙本科學歷、雙學位教育,為廣大學子提供更廣闊的成才空間。

辦學方針

學院確定了“面向大眾化教育,服務多元化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建設高質量大學”的辦學定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順應時代潮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行多層次、多類型辦學,實施“開放式辦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電子實訓基地
學、訂單式培養、模組化教學、頂崗式實習、立體化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堅持“打好基礎、注重技能、強化實踐”的教學原則,構建了“基礎平台 + 能力模組 + 職業資格認證”的多證、多能課程體系,高度重視培養學生技能的實習實訓,致力於培養大批高素質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學院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與海爾、海信、北船重工、現代造船廠、中集集團等知名企業建有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了優質的校外技能培訓平台。
學院與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等省內院校合作,設立了 16 個試點本、專科專業,為學子求學深造拓建平台;學院積極推行國際化教育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韓國全州大學、漢城大學、加拿大奈特大學、阿爾伯塔理工學院、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建立學業分段培養和學分互認機制,互派本科留學生,全力培養高素質人才。學院教育教學質量步步攀高,學歷文憑考試通過率連續八次獲得青島市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學院的學制機動靈活,專套本模式使好學上進的同學更迅捷地取得本科學歷。
學院堅持“校企結合、軍事化管理”的辦學路子,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結合,科學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理想理念教育相結合,使學生人人養成作風上雷厲風行,學習上一絲不苟,工作上盡善盡美的職業素養。

師資隊伍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王波
王波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42.10.17 職稱:教授 所在單位:高職計算機系 ? 所學專業:計算機工程 主講課程:計算機英語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CAD 及邏輯綜合
論文、著作、教材、科研成果: C++ 實踐教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楊聲遠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38.2.18
職稱:工程師 所在單位:電子工程系
所學專業:套用數學
主講課程:高等數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套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大學生思想教育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楊聲遠
盧永建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38 年 8 月 23 日
職稱:教授 所在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
所學專業:英語語言與文字(本科)英漢互譯(研究生)
主講課程:翻譯、閱讀、語法、英美概況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英漢互譯、英語語法 論文、著作、教材、科研成果:共出版過 20 余種著作與譯著。主要有《新英漢小詞典》《袖珍英語習語詞典》《新英語單詞與短語詞典》《英文書信大全》《實用英文育業書信手冊》長篇小說《阿波羅十九號》《相對公正》、名劇《探長來訪》、人物傳記《居里夫人》等。
張建華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46.08
職稱:教授 所在單位 黃海學院機電系 所學專業:物理學
主講課程: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 黑洞物理與宇宙學 論文、著作、教材、科研成果:
著作《張量與鏇量》中國科技出版社 2000 《廣義函式簡明教程》中國教育出版社 2001 在中國科學、物理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近 50 篇學術論文

學生就業

學院自創辦以來,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高度重視畢業生安置工作,以“立足青島,走向全國”為畢業生的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學生宿舍
就業安置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學院堅持校企聯動,實施“訂單培養”,使教育直接面向用人單位。學院已與美國安普、朗訊、韓國浦項制鐵及海爾、海信、北海重工等 400 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委託培養關係,定向培養、長期合作,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多樣化的選擇,確保了畢業生順利就業。
學院建立了就業準入制度和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獨創了“畢業生三年免費服務制”和“畢業生召回制”,對因專業技能受限而不適應崗位要求的畢業生,由學院負責“召回”免費培訓再次推薦就業,維護了畢業生的權益,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並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推廣。
學院重視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培訓和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做好職業定位、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樹立科學的職業觀。學院積極鼓勵畢業生走向社會,大膽創業,引導畢業生順利地完成由學生向社會人的角色轉變。
學院秉持“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的辦學宗旨, 已向社會輸送了合格畢業生4萬餘人。作為就業工作的典型,國家教育部在2004年“成都會議”上給予充分肯定,《人民網》以“黃海學院實施畢業生召回制”為題做了專門報導。
辦學十餘年來,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多次蒞臨學院考察指導,肯定了學院的辦學成績。學院先後被授予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山東省民辦教育先進集體” “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優秀成果學校”、“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和研究基地”、“民辦教育百強學校”和“國家星火計畫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等榮譽稱號。

聯繫方式

學院地址:青島黃海職業學院(靈山衛駐地)
郵編:266427
電話:(0532)83175858
傳真:(0532)83175878
網址:www.huanghaicollege.com

山東教育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