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學院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位於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青島西海岸,是鑲嵌在膠東半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學院創辦於1996年,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綜合性普通高校,納入國家統招計畫,面向全國招生。

青島黃海學院
 學院占地面積1200多畝(7個校區加起來),規劃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已建成使用31萬平方米。學院擁有中外教授、高級工程師和年輕骨幹教師14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3.3萬人。
學院社會定位準確,開設的56個大學本、專科專業都是最受歡迎的熱門專業;教學成績顯著,學歷文憑考試成績八冠島城,全國領先;學制機動靈活,專套本模式使好學上進的同學更迅捷地取得本科學歷。
學院創建了全新的高技能、複合型、實用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階梯式立體化成功養成教育體系為本,以軍事化管理、非智力因素教育為標,已培養合格畢業生 4 萬餘人。
學院堅持“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保證畢業生100%就業並負責三年跟蹤服務。作為就業工作的典型學校,國家教育部在2004年“成都會議”上給予高度肯定,《人民網》以“黃海學院實施畢業生召回制”為題做專門報導。
學院與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等省內院校合作,並設17個試點本科專業,13個試點專科專業,為學子求學深造拓建平台;與韓國全州大學、漢城大學加拿大奈特大學、阿爾伯塔理工學院、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建立學業分段培養和學分互認機制,互派本科留學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人才。
辦學十年來,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多次蒞臨學院考察指導,肯定了學院的辦學成績。學院 先後被授予 “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優秀成果學校”、 “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和研究基地”、“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民辦教育百強學校”、“質量、服務、誠信示範單位”、“國家星火計畫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社會滿意學校” “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 “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規範化學校” “國際公認的中國十佳民辦高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機構設定
學院實行多層次、多類型辦學,建有大學部、中專部、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聯合辦學基地、雙元制教學試驗基地、再就業培訓處等六個校區。大學部設有信息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經管系、外語系、基礎部、實訓部4系2部的教學機構,其中學歷文憑專科專業14個,學歷文憑本科專業8個,國家計畫內統招高職專科專業12個,大學預科專業7個,五年一貫制統招專科專業12個,形成多門類、多領域學科並存的辦學特色,主要培養具有較高理論知識的中、高級技術人才。中專部主要從事職業中專和成人中專教育,設有以機電技術套用和電子技術套用為拳頭的8個專業,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經濟建設一線的專門人才。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集職業學校與技工學校於一體,借鑑德國雙元制教學,培養專業技工人才。中專畢業後,一部分學生走上理想的工作崗位,一部分學生升學繼續深造。建校八年來,共為青島大中型企業輸送了21000名合格畢業生。
發展現狀
學院有一支敬業實幹、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每個系部都有一名高級職稱的學術帶頭人,每個專業至少有一名副高級職稱以上的學科帶頭人,每個專業都有三名以上中高級職稱的“雙師型”教師任教。近年學院與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與加拿大奈特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聘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黃泰岩先生為名譽院長,聘請全國優秀青年思想教育工者、演講家彭清一教授為客座教授。黃海學院已經成為山東省辦學規模大、辦學質量高、辦學信譽好的民辦高校,形成了廣泛的“黃海效應”。2002年青島市副市長馬論業率隊視察學院,高度讚揚了學院的辦學成績:“黃海學院把學校辦得這么好,這裡面有很多精神,是其他學校包括國辦學校學習的榜樣”。中國教育名家魏書生先生欣然為學院題詞:“改革創新”。《人民日報》、《大眾日報》、《中國勞動保障報》、《青島日報》、《山東青年報》、《經濟導報》、山東電視台、青島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報導了學院的辦學事跡。學院於1998年被評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1999—2003年連續五年獲“青島市辦學先進集體”,2002年被青島市政府評為“青島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繼獲得“九五”期間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職業指導研究與實驗》“優秀成果學校”後,2002年國家教育部繼續確定學院為“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實驗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調查和研究》“研究基地”。山東省家電維修委員會確定學院為“培訓網路中心”。
2001—2002年,黃海學院中專部被青島開發區教育體育局評為年檢優秀學校,中專部參加全區統考成績名列前茅。學院大學部參加全國學歷文憑考試榮獲青島“五連冠”,且每次統考中都有不少科目考試成績在全國列首位。在2002年青島大學生冬季越野賽上,取得了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黃海學院已是青島民辦教育的驕傲和亮點,多次受到山東省教育廳的高度讚揚,2003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國家普通高等院校,具備了獨立頒發高等教育學歷的資格。2004年被評為“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今年2月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受到教育部領導的表揚。先進事跡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青島日報》和省、市電台(電視台)多次報導。
學生就業
學院自創辦以來,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高度重視畢業生安置工作,以“立足青島,走向全國”為畢業生的就業安置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學院堅持校企聯動,實施“訂單培養”,使教育直接面向用人單位。學院已與美國安普、朗訊、韓國浦項制鐵及海爾、海信、北海重工等 400 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委託培養關係,定向培養、長期合作,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多樣化的選擇,確保了畢業生順利就業。
學院建立了就業準入制度和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獨創了“畢業生三年免費服務制”和“畢業生召回制”,對因專業技能受限而不適應崗位要求的畢業生,由學院負責“召回”免費培訓再次推薦就業,維護了畢業生的權益,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並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推廣。
學院重視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培訓和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做好職業定位、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樹立科學的職業觀。學院積極鼓勵畢業生走向社會,大膽創業,引導畢業生順利地完成由學生向社會人的角色轉變。
學院秉持“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的辦學宗旨, 已向社會輸送了合格畢業生4萬餘人。作為就業工作的典型,國家教育部在2004年“成都會議”上給予充分肯定,《人民網》以“黃海學院實施畢業生召回制”為題做了專門報導。
辦學十餘年來,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多次蒞臨學院考察指導,肯定了學院的辦學成績。學院先後被授予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青島市社會力量辦學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山東省民辦教育先進集體” “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優秀成果學校”、“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和研究基地”、“民辦教育百強學校”和“國家星火計畫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等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