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坐落於青島市南區西部,已有五十年歷史。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位於青島濮縣路10號。1999年市南教體局投資554萬元新建了4000平方米的學校,同時在全省率先實施小班化教育。

學校一直把小班化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載體,對它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並被列為省教育科研課題。“分層教學”、“作業面批”、“試卷分ABC”等教育改革,在市區有一定影響。學校還承接了“山東省語文循序自主作文”的研究課題以及青島市校本培訓實驗課題。教師隊伍在教育實踐中迅速成長,多名教師在市、區教學評比中獲獎。

相信優美的教學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豐富的校園文化、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小班化”教學的新型模式,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必將有力地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向縱深層次發展。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構建民主化高質量的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完美生活做準備。

培養目標

1、使每一個教師都成為“學習型”教師,要求全體教師珍惜在學校工作的機會,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實現和學生共同成長,和學校共同發展。

2、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的良好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基本自理技能和初步的社會實踐能力,培育樂觀、向上、開放的心態,成為具有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公民

工作中心

1、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2、以教師成功為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學校制度

辦學原則

1、校長以教師為本,教師以學生為本;

2、有為就有位,有為就有機會;

3、以質量求發展,以服務增美譽;

4、人人是學校形象,事事樹品牌意識。

辦學格言

1、我們事業的使命是:用愛心培育愛心,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培育生命。

2、讓每一位師生的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

3、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4、賞識學生、充滿人情味、充滿生命力的教育方法是我們信奉的最好的教育方法。

5、我們共同的座右銘是:從最落後的一個抓起,讓每個學生都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6、學習是生存的前提,學習是發展的基礎,學習是創新的本錢;

7、真心愛學生,才是愛學校;

8、工資待遇,只能換得優秀的勞動力,健康的機制能夠激勵真正的創造性勞動,而良好的氛圍才是培養教育家的沃土。

9、成功永遠屬於用心做事的人。

發展規劃

一、發展背景分析

(一)基本情況:

1.學校歷史沿革: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座落於青島濮縣路10號,前身是1996年濮縣路國小與四川路第二國小合併成立的四川路國小。同年6月1日,青島四川路國小更名為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建校之初被確立為山東省小班化實驗學校,學校以“小班化”的實驗研究為突破口,以“追求民主化,高質量的教育”為教育理想,完成了市南區規範化學校、青島市規範化學校的創建工作。2000年“小班化的實驗研究”初見成果,總結出了《小班化教學“三動六步”教學模式》,得到了市、區教科所的認可,同年在“青島市小班化教學研討會”上,展示了“三動六步”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成果,並介紹了實驗的進展情況。

2006年至2009年,學校藉助專家資源,運轉三個“名師工作室”,依託教育科研課題“主體能動教學法”研究,推廣套用“三動六步教學模式”,減負提質,逐步形成了開放的“校園部落格”文化,“雁陣式”團隊運作高平台發展模式,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充分調動教師進行教改實驗的積極性,喚醒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動性,擁有了一支整體素質趨於優良的教師隊伍。

傳承三大主題系列活動——“花仙子”實踐體驗系列活動、“小書蟲”快樂讀書系列活動、“小健將”強身健體系列活動。努力構建以實踐、體驗、探究活動為載體的本土化育人體系。引入“和諧精心操”關照師生心理健康;國際跳棋、射箭等特色課程,以及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的童年添姿加彩。豐富社區實踐基地,形成了各年級有基地,相互聯通,遞增發展的格局。開設“家長學校大講堂”,設立“家長進校園開放周”,推廣“藍色超人——母子共營網上精神家園”育子經驗。加入青島市氣象學會,與部隊共建,與島城各界名人互動,邀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十位博士擔任學生成長輔導員,用長遠的眼光辦現在的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完美生活做準備,進一步凸現了“小班化教育”的優勢。

2006年至2009年,學校藉助專家資源,依託教育科研課題,

運轉三個“名師工作室”,在信息技術、社會資源搭建的平台上,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深入開展“主體能動教學法”研究,推廣套用“三動六步教學模式”,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充分調動教師進行教改實驗的積極性,喚醒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動性,減負提質,逐步形成了開放的“校園部落格”文化,“雁陣式”團隊運作高平台發展模式,擁有了一支整體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學校努力構建以實踐、體驗、探究活動為載體的本土化育人體系,傳承三大主題系列活動——“花仙子”實踐體驗系列活動、“小書蟲”快樂讀書系列活動、“小健將”強身健體系列活動。豐富社區實踐基地,形成了各年級有基地,相互聯通,遞增發展的格局。引入“和諧精心操”關照師生心理健康;國際跳棋射箭等特色課程,以及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的童年添姿加彩。開設“家長學校大講堂”,設立“家長進校園開放周”,推廣“藍色超人——母子共營網上精神家園”育子經驗。加入青島市氣象學會,與部隊共建,與島城各界名人互動,邀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十位博士擔任學生成長輔導員,用長遠的眼光辦現在的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完美生活做準備,進一步凸現了“小班化教育”的優勢。

教師隊伍情況統計表教師隊伍情況統計表

2.學校現狀分析: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被確立為山東省小班化實驗學校,經過三任校長的努力及實驗二小全體師生辛勤地付出,學校已經步入了現代化學校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2008年《“主體能動”教學法》的探討,被市南區評為國小段五大教學法之一予以推廣,更顯示了做為一所實驗學校十年積澱形成的可持續發展後勁。

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503名在校學生,其中男生257名,女生246名。到目前為止各班人數均控制在40人以下,平均班額不到32人。

學校現在編在崗教師43人,其中中高1人,占總數2.3%;小高16人,占37.21%;小一20人,占46.51%;未評職稱6人,占13.95%。教師學歷均達標,本科畢業30人,占69.77%;專科畢業13人,占30.23%。市、區教學能手17人,占39.5%。青島市優秀教師2人,青島市青年優秀專業人才3人,青島市市南區十佳班主任2人。學校教師隊伍年輕化特點突出,40歲以下教師37人,占到89%。目前學校榮獲市南區校本研修示範學校、青島市規範化學校、青島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青島市優秀家長學校、青島市文明單位。

區位情況分析,學校位於青島海濱西岸,在雲南路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屬西部老城區。本轄區面積為1.29平方千米,18247戶,人口為49207人,初級中學2所、國小3所。目前學生家庭及親職教育狀況,家長學歷偏低,單親家庭比重較大,學生跟隨祖輩生活的數量較多,特困和困難家庭比例較高,外來務工家庭增多。目前持有特困證的家庭為41人,占全校總人數的8%。隨著青島市政府對西部的舊城改造,學校社區經濟、人文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高層建築相繼拔地而起,未來居民結構不再是老齡化,趨向年輕化、和知識型,居民結構將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二)辦學優勢和面臨的困難

準確分析學校辦學優勢和面臨的困難是做好後續發展規劃的基礎,學校認真梳理總結優勢,直面問題。

1.辦學優勢

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傳承創新,努力構建校長現代化管理--教師專業化成長--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小班化”育人體系,初步凸顯了“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

(1)動力系統:民主加親情式的管理,讓團隊成員有了歸屬感。“雁陣式團隊運作”發展模式,契合了海納百川、極具包容性、多年積澱而成的內隱文化。“傳承送寶”“拓展培訓”“大牆會議”“回顧與展望”……凝聚了人心,營造了和諧。“求突破,謀發展”的意願變作“向心力”,成為了學校進一步發展的新動力。

(2)發展態勢:學校幾經變遷,幾十年的風雨滄桑,桃李滿天下,人才輩出。《學校風貌》的撰寫激活了團隊成員的自好感,樹立了提速發展的信心。“打開視野。提升魅力”等一系列活動,讓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開放包容的文化土壤中,能動文化已破土而出。

(3)教師隊伍:研訓一體運轉三個“名師工作室”,《“主體能動”教學法》的形成及深入研究,“校際合作下的研修途徑”的探尋,推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目前學校擁有了一支年齡、能力結構趨於合理,能戰鬥、樂合作的教師隊伍。

(4)課程建設:傳承、創新四大主題系列活動——“花仙子”實踐體驗系列活動、“小書蟲”讀書探究系列活動、“小健將”強身健體系列活動,“成長對話”主動發展系列活動。借外力開設“國際跳棋”“射箭”特色課程,內部挖潛嘗試選修課的開設,為構建“小班化教育”課程體系做了鋪墊。

(5)家校互聯:利用網路、信息技術,搶占制高點,打造“校長牽頭——骨幹教師搭台——學生、家長跟進”“三位一體”的校園部落格文化,不僅豐富了教師培訓的方式,更加強了學校與外界的溝通和信息互換,“母子共營網上精神家園”這一具有時代特徵的育子經驗,為家校互聯的深入探究提供了範例。

(6)區位優勢:學校地處改造中的西部城區,面臨整體規劃的區位優勢。隨著市南區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首善之區各項工作的推進,區政府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學校在優質加均衡區域教育品牌的打造中,擁有了人才流動的空間,硬體設備改善的實力。這一切為學校提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面臨的困難

(1)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縱觀學校綜合教學質量現狀,校內教師間、班級間教學質量發展不均衡;與兄弟學校橫向比較,學生的學業水平還有上升的空間。教學質量提升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問題,也是學校多年來一直著手改善的問題。如何實現教學質量的上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有著直接的關係。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運用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決定著學生的學業成績。因此,要想提升質量,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就顯得尤為迫切。教師應充分發揮小班化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分層實施教學、分層達成目標,實現“先讓一部分學生優秀,最後走共同優秀的道路”。

(2)多年的歷史沉澱形成了海納百川的學校精神,教師團隊和諧,極具包容性。然而安於現狀卻阻礙了學校進一步提速發展。教師發展定位局限於學校內部教師間的比較,缺少與同學科區域教師的比較定位,教師隊伍滿足於從事教師職業的底線要求,教師自身發展目標不明確,自身發展的內需沒有完全激活。這與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學校自身發展的文化需求不匹配。必須進一步增強學校成員的主體意識,在重合作、講團隊,埋頭實幹的基礎上,爭一流,講業績,甘於奉獻,勇於突破創新,進一步挖掘、凝練、提升學校文化,在傳承中創新。

(3)學校課程的開發不夠科學規範,師資、教材的編寫有待加強。需要把學校特有的已經形成體系的育人理念落實在課程建設上,進一步學習和領會課程建設的意義、宗旨,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特色課程、活動課程有機統整,構建“小班化教育”課程體系,突顯“小班化教育”辦學特色。

(4)學校家長群體了解教育、關注教育的程度在不斷提高,但對教育的理解,顯現出的層次參差不齊。學歷偏低,單親家庭比重較大,學生跟隨祖輩生活的數量較多,特困和困難家庭比例較高,外來務工家庭增多,這就使得學生自身的學習品質和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但從目前學生學習情況來看,學習品質的培養有待加強。此外,部分家長相對陳舊的育子觀念,也影響了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導致學校缺失了監督和協助的力量,部分教師發展沒有緊迫感也源於此。

(5)學校重視三年發展規劃的制定及實施,能夠以規劃引領發展,但缺少規範的自查制度。因此在新一輪三年規劃實施過程中要制定自查方案,組織人員每年進行對照督導評估方案的標準逐項對辦學水平自評,要強調自查過程的環節和方法,善於積累過程性材料,將發現的問題納入到學校計畫和規劃中解決和落實。

二、發展思路和學校定位與發展總目標

(一)發展思路

主體開放,豐富完善“雁陣式”發展模式,追求民主化、高質量的教育,是學校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雁陣式發展模式是指喚醒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教育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的能動性,相互借力,團隊運作,高平台發展。民主化、高質量的教育是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打造“小班化教育”特色,讓每一位師生都能夠“做最好的自己,助人成為最好的自己”,擁有快樂人生。

(二)學校定位

作為市南區一所實驗國小,山東省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要在“小班化教育”研究方面出經驗,出成果。把學校辦成追求能動的“小班化教育”,特色鮮明,社區居民滿意的學校。

(三)發展總目標

在未來三年的發展中,學校培植能動文化,點燃教師的教育激情與智慧。以學校管理的能動激發教師的能動,以教師的能動帶動學生的能動,以師生的能動促動家長的能動。以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努力實現辦學效益最最佳化、最大化。以爭先、奮發、樂觀、豁達的心態,相互借力,拓寬育人途徑,在雁陣式發展模式中,讓“喚醒和鼓舞”改變師生行走的方式,讓智慧型教師的發展成就個性化學生的成長。“做最好的自己,助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通過“多元課程的構建、智慧教師的發展、個性學生的成長、互聯渠道的拓寬、物盡其用的保障”五個項目的推進,創新思路乾實事、求突破,教師群體形成主動學習、自主發展、合作交流、開拓創新的文化氛圍,學生呈現出沉靜、善思、自信、友善的個性品質。

大事記

2010年,是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團結、奮進、豐收的一年,全體區實二小人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為過去的一年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雁陣運作催生能動文化,學校進入提速發展階段。

2010年,學校在完成上一輪三年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先後召開了行政會議、教職工代表大會,廣集眾智,制定了新一輪三年發展規劃,提出了大力培植能動文化,提速發展的工作思路。在管理方面,借新一輪績效工資方案的實施,學校引導老師們引導老師關注績效,加強溝通,推進親情式管理;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學校進一步完善了雁陣模式,加強了基層團隊的建設,先後開展了“名師引領,新雁起飛”名師工作室展示活動、“美德育人、群雁展翅”班主任工作室展示活動、“科研啟智,雁陣高飛”青年科研工作室展示活動,老師們積極向上、自我突破的發展態勢受到了上級各部門領導的一致好評,從“校長牽頭---骨幹教師搭台---全員跟進”的人字形雁陣到“發揮全員優勢,齊頭並進,順勢而行”的一字型雁陣,雁陣模式有效的催生了能動文化的萌芽,學校進入提速發展的階段。

二、王莊本老師被評為青島市中國小優秀班主任,彭德順老師被評為青島市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工作先進個人。

學校發展關鍵在教師,在學校提速發展的今年,老師們在各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王莊本老師被評為青島市中國小優秀班主任,彭德順老師被評為青島市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工作先進個人,張春青老師在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榮獲繪畫類指導工作一等獎,學校還有4位老師在市級比賽中獲一等獎,15位老師獲得區級榮譽證書,9位老師出區級公開課、研究課,另有4位老師的文章在《魅力教師》雜誌上發表。2010年,我們的教師隊伍還迎來了第一位具有碩士學歷的新教師——劉宏朋老師,這位專業過硬、高學歷的年輕教師很快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三、張新鑫同學在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棋牌運動中榮獲“青島市十大新人獎”。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特長,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個性,尋找每一個學生身上個性的最強點和閃光點,幫助學生在無數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條最能鮮明地發揮他個人的創造性和個性才能的道路,為此,學校根據學生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和創造欲強的特點,精心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努力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盡情釋放潛能,展示特長,實現自我發展。“學校搭台”,給予必要的行為指導和物質支持;“學生唱戲”,成為課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校實施多元評價,群星璀璨,2010年學生多人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張欣鑫:"金庭杯"2009年全國少年兒童國際跳棋比賽中獲得百格10歲男子組第六名

2010年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100)格比賽中榮獲少兒A組男第一名

2010年"瑞和杯"全國國際跳棋男子百格少兒第八名

2011年山東省國際跳棋百格少年賽男子組第五名

楊亨瑞:2010年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100格)比賽中榮獲少兒男子B組第一名。

2010年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64格)比賽中榮獲少兒男子B組第一名。

陳昕宜:2010年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100格)比賽中榮獲少兒女子B組第一名。

2010年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64格)比賽中榮獲少兒女子B組第一名。

孫海翔:榮獲第十五屆全國華羅庚金杯數學邀請賽決賽一等獎;

趙陽:在山東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錦標賽“小飛俠”電動傘翼模型飛機留空時間(國小男子組)二等獎

山東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錦標賽“飛鴿Ⅱ”撲翼模型飛機留空時間(國小男子組)三等獎

山東省青少年航海建築模型競賽中榮獲男子國小組“揚帆號”電動帆船項目三等獎

青島市青少年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中榮獲天馳2號模型飛機留空時間市區國小組個人一等獎

青島市青少年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中榮獲小飛俠電動傘翼模型飛機留空時間市區國小組個人一等獎

青島市青少年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中榮獲致遠號電動直航市區國小組個人一等獎

市南區中小學生航海模型競賽中榮獲“揚帆號”電動直航項目國小組一等獎

李明玉:獲青島市小學生運動會跳遠第一名。

在全市第二十屆中國小藝術節美術作品展中,苗茜童、趙文青、張新鑫、曹青兒獲一等獎。

在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大賽中46名學生獲獎。其中一等獎8名,二等獎1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20名。

四、家長開放周,密切了家校聯繫,為進一步打造開放式的家長學校品牌奠定了基礎。

教子尚須人品高,樹直還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長,不僅是家庭的事、學校的事,還是全社會的事,只有綜合教子的合力效應,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為了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打造開放式家長學校品牌。在1-6年級學生中進行了《親職教育情況調查》,根據家長需求,在學校分年級舉行“家校聯手,共建和諧校園”家長開放周活動。給家長搭建了了解學校管理與發展趨勢的平台,使他們有機會深入課堂,零距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從而能夠更好地行使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2010年5月學校藉助青島市“父母學堂”家長俱樂部這一活動平台,組織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了“與美德同行”——2010年家庭文化年啟動儀式暨“與美德同行---家庭護衛綠島行動”主題健步行活動。啟動儀式上,我校五年級一班劉洪旭同學代表發言。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從少兒中心出發,沿木棧道,向音樂廣場、五四廣場和奧帆中心四個宣講地進發,參與活動的學生和家長一起沿途發放宣傳材料,勸阻不文明行為,清理沿途垃圾;進行了環保、低碳、美德宣傳,增強了學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五、移植名校智慧,“班會”彰顯“美德育人”魅力。

“少年強,則國家興;少年弱,則國家亡”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學校是育人的搖籃,因此,學校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而班隊課則承擔著最具體的德育教育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養成良好習慣的主陣。學校學習借鑑了青島市實驗國小班隊會優秀課例,結合學校學生實際,在全校進行了《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班隊會觀摩活動,在“王莊本優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領下,進行了互動研討,促進了班級工作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提升班主任的理論水平、工作和研究能力,帶動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長。在此基礎上,四年級二班召開了“做最好的自己,助人成為最好的自己”傳統美德主題班會展活動。學校邀請了2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實踐團”成員,以“學生成長輔導員”的身份,參與其中與學生們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勤學故事,使隊員們受益匪淺。四年級二班舉辦的這次班隊會獲得了青島市班隊會評選一等獎。

六、“主體能動教學法”在全區推廣。

2010年6月11日區優秀教學法推介會在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隆重召開,區教育研究指導中心領導、教研員全程參與,同時北戴河教體局副局長、教研室主任及29位教研員參加了會議。推介會上,張璐校長進行了“主體能動教學法”的簡介,學校語文、數學、英語三節課進行了同步展示,學校教師還進行了團隊成長展示。市南區教育研究指導中心姜作新主任給予本次教學法推介會以高度的評價,指出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教學法的推廣與套用,為各校如何以教學法為抓手帶動團隊整體前行提供了範例。

2010年學校以“主體能動教學法”為抓手,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提質減負。三個工作室展示的“新雁起飛工程”,推動青年教師教學業務成長、每學期的教師“精品課堂”使老師深研教學法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每月一次的“英語單詞句子”科學活動夯實基礎,開展作業研究,進行作業展評,“作業規範本”、“作業批改記錄”的使用,都為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起到了保障作用。學生中開展的誦讀活動,在市南區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中榮獲“最佳誦讀獎”。主體能動教學法引領教師前行,逐步形成了共研、共進、共發展的雁陣式教學研究團隊。

七、召開了學校春季田徑運動會,學校代表隊奪得市南區小學生秋季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在“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上包攬了國際跳棋國小組六項團體冠軍。

2010年4月舉全校之力召開春季田徑運動會,這次盛會不僅使班級體育特色得到展示,還督促學生利用活動時間,參與到陽光體育活動中來。學生體質測試達標率超過92%。在市南區小學生秋季運動會中榮獲團體總分第二名。

每年一度的學校體育節活動更是豐富多彩。

平日學校田徑隊、籃、排球隊、健美操隊、國際跳棋隊的同學在老師帶領下,積極開展日常訓練。在2010年11月27日舉行的青島市首屆智力運動會國際跳棋比賽中我校包攬了國小組六項團體冠軍,31人次學生獲得個人獎項,其中6人次獲得了12個單項比賽中的六項個人冠軍。參賽人數和獲獎數量均列全市第一。學校獲得“首屆青島市智力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健美操隊,在區中小學生健美操比賽中獲得優秀表演獎。舞蹈隊排練的《遙遠的爸爸媽媽》獲市南區小學生舞蹈比賽一等獎。在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大賽中學校榮獲組織獎。

八、在新一輪市南區校本研修示範學校評選中我校再度榜上有名。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培訓工作紮實有效、不斷創新,歷經層層選拔今年再度被評為市南區校本研修示範學校。作為全區9所獲此殊榮的國小之一,我們深感自豪。在今年的培訓中,學校注重黨員自身模範作用的發揮,積極創建“能動先鋒”品牌,在張璐校長的引領下,在黨員、團員青年中開展了“明察暗訪一日跟活動”;學校還嘗試創新校本培訓的形式,開展了“名師高徒”展台PK研修活動,新穎的方式、豐富的內容極大地調動了老師們參與校本研修的熱情。

九、“十一五”課題研究成果被評為市南區教育科研優秀成果。

2010年是“十一五”課題的結題年,也是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科研工作的豐收年,學校的課題結題工作穩步推進、豐實有序受到了上級科研部門的表揚,課題研究成果《探索校本研修有效途徑促教師群體專業成長》歷經多個環節的篩選,被評為市南區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是市南區9所獲獎國小之一,並在青島市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獎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一等獎。作為山東省小班化實驗學校,學校的省級課題《小班化教育研究》也圓滿結題,學校被評為“山東省國小小班化教育教學”優秀實驗學校,課題研究報告被評為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張璐校長被評為課題研究先進個人。

十、後勤工作為師生校園生活保駕護航。

2010年在上級部門的關懷下,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更新了校園圍牆,維修了教學樓六樓女兒牆、粉刷了校門,為每個教室更換了防近視黑板,在一二年級安裝了防近視矯正儀,部分窗戶加裝護欄。操場學生廁所配備防寒棉簾。此外學校高度重視校園安全,門衛保潔、校園安保隊伍物業化。學校利用德育、少先隊、班主任等多種渠道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涉及消防、交通、自護、防溺水、防踩踏、用電等內容。開展緊急疏散演練3次,校園安全大檢查12次,校園安全防範水平不斷增強。

青島市國小名錄(2)

隨著青島市經濟的突飛猛進,基礎教育失業蓬勃發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青島市都有哪些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丹山國小
青島山東路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城陽長城路國小
青島市市南區國小
城陽區棘洪灘鎮南萬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羅家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李仙莊國小
青島市北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韓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下馬哥莊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雙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金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上馬哥莊國小
青島上海路國小
青島吉林路國小
青島市少年兒童藝術國小
山色峪海爾希望學校
青島上海支路國小
青島天山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東大洋國小
青島海利豐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中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仲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旺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韓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寧真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青山國小
青島立德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枯桃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國小
青島華僑學校
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登瀛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南宅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京路國小
青島燕兒島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黃山國小
私立青島新育英學校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國小
青島市富源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泰國小
青島洮南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國小
青島莘縣路國小
青島集美學校
青島重慶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東川路國小
青島新世紀學校
青島永和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國小
青島唐山路國小
青島櫸園學校
青島金水路國小
青島振華路國小
青島順興路國小
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路國小
青島無棣四路國小
青島北山國小
青島市南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二國小
青島天水路國小
青島惠水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長陽路國小
青島廣水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徐水路國小
青島大名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二國小
青島四流南路第一國小
青島台湛路國小
青島鄭州路第二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三國小
青島河西國小
青島育新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二國小
青島淮陽路國小
青島四方國小
青島長沙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三國小
青島市市北區國小
青島北山二路國小
青島四方第二實驗國小
私立青島大路國小
青島湖島國小
青島雙山國小
青島銀海學校
青島定陶路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一國小
青島四方區國小
青島東仲路國小
青島南仲國小
青島九水路國小
青島壽光路國小
青島寧夏路第二國小
青島湘潭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華樓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嘉峪關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春雨國小
青島安國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青島遵義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曉望國小
青島貴州路國小
青島東勝路國小
青島長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田村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德縣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牟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京口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國小
青島大學路國小
青島萊蕪一路國小
青島福州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青島福林國小
青島香港路國小
青島虎山路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青島李村國小
青島李滄區國小
青島延安二路國小
青島鞍山二路國小
青島陵縣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古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西韓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白珊學校
青島永寧路國小
青島書院路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一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芙蓉山國小
青島寧安路國小
青島敦化路國小
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青島遼源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新昌路國小
青島金門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