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路國小

青島大學路國小,始建於1933年,前身為兩湖會館,1952年更名為大學路國小,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歷史的名校。

基本信息

國小簡介

學校現有校級以上領導幹部3人,中層幹部4人,在職教師80餘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為100%。其中有市級教學能手6名,區級教學能手50餘人;市優秀專業人才8人,區優秀專業人才2人;市優秀教師5名,區優秀教師9名。學生1700餘人,教學班34個。

榮譽稱號

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

山東省德育先進集體

山東省電教示範學校

山東省藝術示範學校

山東省勤工儉學先進學校

青島市規範化學校

青島市精神文明標兵單位

青島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青島市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青島市校容校貌校舍管理標兵單位

青島市工會先進集體

青島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

青島市優秀家長學校

市南區先進黨支部

市共青團先進文明號

專業化發展

課程改革促進音樂教師專業化發展

大學路國小 趙 倩

隨著音樂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師資隊伍不斷擴大,現行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要求,制約著音樂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改革必行。教師在新課程中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也是教師在不斷進步,不斷成長的過程。因此,要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不斷提高教師實施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一、轉變教師觀念,理解新課程、走進新課程

隨著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此次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改革教育觀念,它主要來自於加強學習。針對此情,採用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相結合,以參與式培訓和講座式培訓互補,為音樂學科教師及進行《音樂課程標準》輔導,使音樂教師充分認識到《音樂課程標準》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明確《課標》的設計思路,深化理解《課標》的基本理念,教師理論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調動了教師投身課改的積極性,在觀念和行為方面做好了準備。

《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藝術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等嶄新音樂教學理念。音樂課程目標的設定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包括和涵蓋了三個具體目標,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在教學內容方面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重視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式上,提倡教學過程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式過程,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在課程評價上,評價的角度由終結性轉向過程性,關注結果的同時更加強調過程的發展,師生同時是被評價的對象,有效地促進了學生髮展、激勵教師進取。

二、加強教材理解,研發課程資源

隨著教材是教師的教學工具,教師的教學離不開教材,教師應正確的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使用教材,實現新課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的服務於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傳統的教材觀,教師是教材知識的傳授者、使用者。新課程和新教材強調,教師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還應是課程資源開發者和研製者。

1、在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挖掘課程資源

隨著傳統的音樂教學主要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主,教師與學生是"教"與"學"的關係,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單一的書本知識和間接經驗。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出發點是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由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如:我在《生活中的聲音》一課:先請學生收集信息,學生匯報在生活中收集的各種聲音並進行模仿。接著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自覺的聽及模仿音樂,使學生了解聲音有很多變化。再分組實驗研究,利用實驗工具,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總結並進行交流,在音樂實踐中鞏固學到的知識。這是"探究式"學習的一種嘗試,是從學科特點和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的研究專題,通過學生信息蒐集、獨立發現問題等活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挖掘課程資源。

2、打破以學科為中心的舊模式,提倡資源整合

隨著課程標準構建在音樂藝術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原來的教學是從學科體系制定的,著重解決教什麼、怎樣教的問題。而新課程則把過程和方法作為課程目標,解決學什麼、怎樣學、達到什麼要求這樣的問題,進而把教材、教師、學生作為一種資源進行整合。如:四年級《古老的北京》一課,改變了以往以學科為主、教科書一統天下的局面,首先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網路、書籍等)了解中國京劇,通過學生網路信息蒐集,使學生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從而使學生髮現網路是資訊時代里最流行、最快捷的獲取知識資源的途徑。接著請學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識介紹給大家,允許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再在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通過師生互動,把教材、教師、學生三方面的資源融合在一起,加大了新知識容量,加強了多元資源整合。

三、與新課程同行,師生共同成長

隨著新課程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活,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新課程強調,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教師與學生應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心靈的溝通、思想的碰撞以及憑藉各自的經驗,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了解和溝通,對所學知識達成共識,使師生雙方真正擁有知識,形成學習的共同體,實現師生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1、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隨著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這就使傳統的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師由課堂權威者轉向了平等參與者。如:《我和老師》一課,教師並不是作為權威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坐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感受音樂、模仿音樂,教師通過不斷的聽和看,積極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並根據課堂中掌握的各種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與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知識的生成者、創造者,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

隨著傳統的教學過於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學習方式的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是灌輸-接受。課程改革要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現、交流合作等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使音樂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神。如:《在鐘錶店裡》一課,教師並未按傳統的教學方式,直接向學生講授樂曲有速度、力度等變化,而是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讓學生實踐活動中充分的感受音樂、鑑賞音樂。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大膽想像、勇於提問、敢於創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在豐富的音樂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中,以音樂的興趣為動力,培養終生學習的願望。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迫切要求我們音樂教師加強學習、刻苦鑽研,不斷的了解新課程、理解新課程、走進新課程,提高運用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與時俱進,與新課程共同成長。願新課程的實施,進一步促進音樂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育新聞

中國教育報 2005-12-30

2005年是“十五”最後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教育事業持續發展,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進展。由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電視台聯台主辦、浙江寧波華茂集團協辦的“2005年全國十大教育新聞”評選今天揭曉。本年度全國十大教育新聞是(按時間先後排序):

【1、大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月17日,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召開,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中央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門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2、中國加快推進農村免費義務教育】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今年起,免除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書本費、雜費,並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簡稱“兩免一補”;到2007年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12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

【3、高校招生實行“陽光工程”】

3月8日,教育部提出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實施“陽光工程”。建立和完善以“六公開”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執行招生工作“六不準”。

【4、連續6年空缺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花落高校】

3月28日,在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南大學黃伯雲院士等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和西北工業大學張立同院士等完成的“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套用技術”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5、殷雪梅、洪戰輝等一大批教育系統先進人物引起社會反響】

4月5日,捨身救護6名學生的江蘇金壇市城南國小教師殷雪梅光榮殉職。今年,教育界先後湧現出鄭琦、徐精彩、孟二冬、洪戰輝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6、中國小校園安全受到高度重視】

針對6月10日黑龍江寧安市沙蘭鎮中心國小水災事故、11月14日山西沁源縣特大交通事故等校園安全事件,教育部連續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中國小安全教育和校園安全工作。

【7、國家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

7月6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從公務員報考,幹部選拔、考研等方面出台激勵政策,引導和鼓動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

【8、國家強力推進助學貸款健全高校資助體系】

8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央政府每年出資10億元設立國家助學獎學金。9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針對國家助學貸款進展緩慢的8個省份出台懲罰性措施。

【9、素質教育再次引起教育界和社會關注】

如何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再度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10月中旬以來,全國各大媒體紛紛開闢專欄開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大討論。

【10、國家大力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

11月7日,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務院還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困難民眾

日期:2006年1月9日出處:大學路國小 編輯:admin 閱讀:71次

連日來,青島市教育局機關幹部和直屬學校萬名教師自願向雲南省貧困地區民眾捐款捐物,使他們過一個溫暖的冬天。統計共捐款25.3962萬元,捐棉被2萬餘件。

圖為今天青島58中學教師自願向雲南貧困民眾捐款

青島市國小名錄(2)

隨著青島市經濟的突飛猛進,基礎教育失業蓬勃發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青島市都有哪些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丹山國小
青島山東路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城陽長城路國小
青島市市南區國小
城陽區棘洪灘鎮南萬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羅家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李仙莊國小
青島市北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韓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下馬哥莊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雙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金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上馬哥莊國小
青島上海路國小
青島吉林路國小
青島市少年兒童藝術國小
山色峪海爾希望學校
青島上海支路國小
青島天山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東大洋國小
青島海利豐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中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仲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旺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韓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寧真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青山國小
青島立德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枯桃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國小
青島華僑學校
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登瀛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南宅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京路國小
青島燕兒島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黃山國小
私立青島新育英學校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國小
青島市富源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泰國小
青島洮南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國小
青島莘縣路國小
青島集美學校
青島重慶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東川路國小
青島新世紀學校
青島永和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國小
青島唐山路國小
青島櫸園學校
青島金水路國小
青島振華路國小
青島順興路國小
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路國小
青島無棣四路國小
青島北山國小
青島市南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二國小
青島天水路國小
青島惠水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長陽路國小
青島廣水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徐水路國小
青島大名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二國小
青島四流南路第一國小
青島台湛路國小
青島鄭州路第二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三國小
青島河西國小
青島育新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二國小
青島淮陽路國小
青島四方國小
青島長沙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三國小
青島市市北區國小
青島北山二路國小
青島四方第二實驗國小
私立青島大路國小
青島湖島國小
青島雙山國小
青島銀海學校
青島定陶路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一國小
青島四方區國小
青島東仲路國小
青島南仲國小
青島九水路國小
青島壽光路國小
青島寧夏路第二國小
青島湘潭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華樓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嘉峪關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春雨國小
青島安國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青島遵義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曉望國小
青島貴州路國小
青島東勝路國小
青島長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田村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德縣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牟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京口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國小
青島大學路國小
青島萊蕪一路國小
青島福州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青島福林國小
青島香港路國小
青島虎山路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青島李村國小
青島李滄區國小
青島延安二路國小
青島鞍山二路國小
青島陵縣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古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西韓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白珊學校
青島永寧路國小
青島書院路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一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芙蓉山國小
青島寧安路國小
青島敦化路國小
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青島遼源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新昌路國小
青島金門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