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0年 2009年 (1926—,數學家)

介紹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我國設立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五大國家科技獎簡介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套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畫、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其他三個獎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分為一、二等獎兩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畫、項目等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獎項概況

獎項名稱:國家最高科技獎  
創辦時間:2000年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獎金:500萬元

各屆獲獎情況

2011年 謝家麟 (1920-,加速器物理及技術專家) 吳良鏞(1922-,城市規劃及建築學家)
2010年 師昌緒 (1920-,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 王振義(1924-,內科血液學專家)
2009年 谷超豪 (1926—,數學家) 孫家棟(1929—,航天技術專家)
2008年 王忠誠 (1925--,神經外科專家) 徐光憲(1920--,化學家)
2007年 閔恩澤(1924—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1919— ,著名植物學家)
2006年 李振聲(1931— ,遺傳學家,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
2005年 葉篤正(1916— ,世界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1922— ,世界著名肝臟外科學家)
2004年 (空缺)
2003年 劉東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環境科學家)王永志(1932— ,著名航天技術專家)
2002年 金怡濂(1929— ,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
2001年 王選(1937—2006,漢字雷射照排系統創始人) 黃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學家)
2000年 吳文俊(1919— ,世界著名數學家) 袁隆平(1930— ,雜交水稻之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