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失寫症

電腦失寫症(computer-induced agraphia)是由於用電腦敲字缺少筆跡書寫感和印痕感,對大腦語言中樞產生不了刺激作用,造成失寫現象。表現在電腦的使用者由於長期連續地面對電腦打字,單調重複的刺激使大腦皮層造成對手寫漢字暫時性失憶。

表現方式

(圖)電腦失寫症電腦打字是造成電腦失寫症的重要原因

主要表現在如對大量常用漢字的“失寫”,手寫的文字潦草、難以辨認,用錯別字、網路語言或網路符號代替一般的文字,甚至提筆寫字時首先想到的是簡單的漢語拼音和各種代碼。

發展源流

“電腦失寫症”是資訊時代的世界性流行病,在中國也開始廣泛流傳。據最近中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相當數量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用筆書寫漢字存在障礙困難,如“齟齬”、“阿諛”等並不算生僻的常用漢字。

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書寫訓練對培養思維、形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十分關鍵,電腦無法取代。用手一筆一畫地書寫,可在大腦的語言中樞系統形成特殊印記。而且對人的意志、耐力、毅力和神經系統穩定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而在電腦上敲字,則無法形成這種印記,會造成一種辨識抽象意義的困難。儘管許多人在敲電腦時得心應手,但大腦中缺少必要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得邏輯性和語言功能產生某種障礙。

潛在威脅

(圖)電腦失寫症兒童已經成為電腦失寫症的潛在高發人群

用手一筆一划地書寫可在大腦的語言中樞產生一種印跡,並成為終生的本領,而在電腦上敲字則缺少了這種留下痕跡的過程。這對思維的訓練和對抽象意義的辨識至少是一種缺陷,一種不能親臨第一線並無法得到第一手感性認識的缺陷。儘管許多人在機器上敲文字顯得得心應手,但由於大腦中缺少這種必要的抽象思維訓練和認識語言的訓練,因此這種情況對計算機本身需要對語言本質的理解而設計程式時也可能是一種缺陷。 一筆一划地書寫對人的意志力、耐力、毅力和神經系統穩定功能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種舉重若輕的氣質訓練。敲電腦固然也可能有這些作用,但與一筆一划的手寫對思維的訓練和精細操作的培養差別還是很大的。人們對“電腦失寫症”的恐慌,正是人們對於丟掉人類千百年進化所形成的一種生存本領的憂慮。

美國反思

美國是電腦和網路普及最廣的國家,90%以上的大中小學生的書寫一塌糊塗。由於從兒童起就學習電腦,美國青少年習慣了發電子郵件、電子賀卡和在電腦上寫各種作業、報告直至論文。他們手書的字已變得難以閱讀,甚至錯別字、錯拼、錯寫及語法錯誤比比皆是,以致人們把這種情況稱為電腦時代的“失寫症”。這種“失寫症”同樣出現在許多青年教師中。

“電腦失寫症”現象在美國人中引起了反思和激烈討論,不僅教師、教育專家和家長們擔憂,就連青少年和兒童自己也擔心將來還會不會用筆寫字。心理和生理學的研究表明,訓練書寫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訓練、對思維的培養和對良好行為方式的形成都是電腦無法取代的。

案例

(圖)錯別字泛濫錯別字泛濫

半天寫不出“游”字

家住萬州區太白路的張女士是本地一家事業單位的文書職員。一次她來到白岩路一家大銀行辦理信用卡申請業務,當張女士在填寫開卡暱稱的時候,荒唐的事發生了,從事多年文書工作的張女士竟然怎么也記不起“遊戲”的“游”字怎么寫。停頓了一分鐘,張女士只能尷尬的對銀行人員求助,“我突然想不起‘游’字怎么寫,你能寫給我看看嗎”話一出,只見坐在旁邊的銀行人員詫異的張大嘴巴望著張女士說:“不會吧,你連‘游’字都不會寫?”由於銀行人員失控的話音,引起了周圍許多顧客的注意,紛紛不由自主的發出了笑聲,張女士的臉唰的一下全紅了。隨後,銀行人員繼續呈吃驚狀,在紙上一個偏旁一個部首的為張女士寫出了這個“游”字。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張女士只能難為情的笑著說:“腦袋突然短路了,真不好意思”。

求職簡歷錯字連篇

李華(化名)是萬州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去年底他參加了一次由學校舉辦的就業招聘會。之前,李華為這次招聘會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製作一份內容和封面同樣精美的求職簡歷。招聘會當天,一家效益不錯的外地企業相中了專業對口的李華,立刻在現場與李華簽訂了意向性協定。可是,當用人單位閱讀由李華現場書寫的應聘履歷表後,竟斷然取消了李華再次應聘的資格。突然的轉變讓李華丈二和尚摸不清狀況。後來李華才知道,自己在填寫個人簡歷一欄時,短短200多字的簡歷介紹文字,竟然寫錯了10個漢字,且所有錯別字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漢字,這讓李華感覺無地自容,也讓自己與一份好工作失之交臂。

不僅如此,由於這次慘痛的應聘經歷,李華還尷尬的坦言,由於平日書寫過度依賴電腦,不僅使自己對漢字日漸“生疏”,平日用筆寫出的字也是歪歪扭扭,越來越不像樣,比一個小學生好不到哪去。這讓李華不禁感嘆:“想當初好歹還接受過專業的書法訓練,都是平日過於依賴電腦惹的禍”。

各方觀點

雙手不能迷失在科技中

科技的進步無疑是飛速的,給我們帶來的方便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我感覺它們在慢慢地弱化我的自身能力:電腦越用越熟練,用筆寫字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對一些漢字的印象越來越模糊,以致有時在採訪記錄的過程中不得不滑稽的用拼音來代替。

科技雖好,但是現代人過多的依賴電腦,導致我們用手寫字能力的降低,很多字要思考回憶過才能書寫;我們的視力也在下降、脊椎病年輕化的普遍性存在;孩子們沉溺在網路遊戲中,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事情總是有兩面性,電腦的發明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卻讓我們漸漸忽略了“原始”的寫字本領。即使將來電腦再普及,寫字也是人們須臾不可離的一項基本技能。雖然無紙辦公有利於環保,E.mail的迅速傳遞大大方便了人們的交際活動,但是,列印文本的冷漠、電腦字的生硬將永遠無法取代手寫漢字的溫情、人性化。這也許正是近年手寫文本、書信再度引起人們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讓寫字成為一種藝術

史宗歷三峽學院中文系教師)

當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同時,它對傳統文化也具有衝擊性的影響。甚至按照科技發達的迅猛勢頭,在傳播媒介中存在著不可逆轉性,如電腦用多了,寫字的功能卻退化了,甚至患上如今流行的“電腦失寫症”。這種現象就好比有車的人,不管到哪裡都習慣了自己駕車去,一旦養成習慣,即便將要到達的路程非常短,他也不願意走著去,並不是不會走路了,而是他已經對這種習慣產生了依賴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使用電腦大多數是因為工作、學習的需要,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現代生活環境,人們也不得不去學習和適應它,可這並不代表要忽視用筆寫字的傳統技能。我身邊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使用五筆打字多了,連拼音都遺忘了,這就是科技誕生下產生的消極因素。不過,用電腦打字打得快也不是一件壞事,畢竟科技的發展標誌著人類的進步。

從教育層面來說,如何寫好字、寫規範漢字,都是一個關乎學生基本素質的重要問題,更是一個人的基本文化素質之一,是人際交流不可缺少的技能。尤其對於中小學生而言,提倡用筆寫字,培養學生寫好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當升學率,考試“標準答案”被認為重於一切的今天,我們很多老師仍然堅持大力鼓勵學生將書寫培養成一門藝術一種愛好,它不僅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和耐心,還能免除粗枝大葉、毛毛躁躁、衝動獨斷的毛病。正如中國古代書學理論傳達的“字如其人”、“心正而後字正”的思想結晶一樣。

醫生提醒

三峽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張醫生說,書寫訓練對培養思維、形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十分關鍵,這是電腦無法取代的。用手一筆一畫地書寫文字,可以在大腦的語言中樞系統形成特殊記憶,對人的意志、耐力、毅力和神經系統穩定有很大作用。所以,應該多用手寫字,協調開發小腦的控制能力。

心理和生理學的研究表明,書寫訓練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訓練、對思維的培養和對良好行為方式的形成都是電腦無法取代的。平時還是多用手寫文字吧,不僅僅是因為漂亮的書法或手寫的文字是人們審美的需要,更在於它是一種最基本的行為功能訓練和正常心理、生理功能的培養。

治療方法

首先是改變一下使用電腦及工作、生活等的習慣,這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注意有序地安排作息時間,不要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其次要養成定期閱讀和手寫的習慣,多閱讀文章,能夠強化對漢字形狀的記憶,手寫不僅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形成訓練功能,而且對人的意志、毅力和神經系統穩定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

上班族需預防的電腦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