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病

休閒病

一些人即使在休假的時候也無法擺脫工作上的壓力,一些人在假期里安排了太多的活動,還有一些人休假時仍然一刻不停地通過手機與外界保持聯繫,這些習慣往往會造成休假比上班還要累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休閒病”,其症狀包括渾身乏力、肌肉疼痛、噁心嘔吐以及一些類似感冒等症狀。

命名

“休閒病”一詞是由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 in the Netherlands)的心理學家Ad J.J.M. Vingerhoets 所命名。

概念及症狀

都市“休閒病”都市“休閒病”

“休閒病”主要是指有些人在平日並不容易得病,而一旦在周末或放長假期的時候,便會渾身是病,而症狀範圍可以很大,有疲勞、噁心、偏頭痛、頭痛、肌肉疼痛、感冒等,病徵可以維持十年甚至以上。

此外,據研究,約有1/3的偏頭痛以及1/6的緊張性頭痛與“周末頭痛症”現象有關。

患者統計

Vingerhoets 研究休閒病患者,訪問了2000名男女,推斷大約有3%的荷蘭人有此病徵。該學者發現患者大多於重大人生事件時發病,例如婚姻、生育或轉職,而他們大多都有高工作量,完美主義者人格,願意為職業成就付出的人格,工作責任心過重,這使他難於從工作中回服過來。

病理原因

病徵壓抑

Vingerhoets 認為人體會在在外環境緊急下會暫時不理會身體的病徵,在休閒的時候病徵便會發作,因而造成休閒病。

壓力與皮質醇

在工作壓力大時,皮質醇腎上腺素都會增加。腎上腺素除了使心跳加速和流汗以外,亦會加強個人的免疫力。而皮質醇本來是一種提供能量的激素,能在短時間加強工作能力。

不過在假期的時候,腎上腺素的影響減少會較快,而皮質醇卻只會緩緩減少影響。因為皮質醇也會令人減低免疫力,所以在這個時間很容易患病。

改善

嘗試新事物

做運動做運動

在一個新的地方學習新東西比整天無所事事更能讓人身心放鬆、耳目一新。雖然走出你熟悉的圈子是好的,但沒有必要走得太遠。

制定計畫,但是要靈活機動

嚴格地執行計畫會讓人感到壓力,所以你要對想做的事情大致有個想法,但是願意隨時調整你的計畫。

做運動

除了釋放恩多芬運動還可以燃燒掉多餘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畢竟,在跑步機上運動也是一種“逃跑”。如果你沒有運動的習慣,那么假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即使只是在沙灘上散散步也可以讓“沙發土豆”們精神煥發。也有人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他們通過馬拉松和三項全能運動來放鬆。但是,過量運動同樣也會造成精神壓力。

設立緩衝時段

不要一直工作到休假的前一刻才離開,也不要休假回來剛下飛機就急著回去幹活兒。如果可能的話,在你休假前後各多留出一天時間,然後再慢慢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控制預期

設立緩衝時段設立緩衝時段

確定你的同事和客戶知道你將要外出休假,而且只是偶爾才會和辦公室聯繫;告訴他們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你才願意被打擾。

調整呼吸

就像聽新世紀音樂(從冥思和心靈作為出發點而創作的音樂)一樣,冥思和有規律的呼吸可以刺激人的副交感神經系統,而副交感神經體統的功能是平衡伴隨壓力產生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

做個有心人

研究表明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時刻對於放鬆心情可以產生明顯的效果。大多數時候,你只要靜靜地觀察周圍的環境而不要去做任何判斷。試著留意你自己的情緒

反對意見

也有人對“休閒病”這種說法並不認同。

香港醫學會時任會長蔡堅在接受香港報章查詢時表示:“休閒病”這種說法沒有醫學根據。上述的病徵都是一般常見的病,在長假期時不少求診者都有這些病徵,未必與休閒病有關。

上班族需預防的電腦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