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錦

雷錦

雷錦,把一個薄弱學校打造成“武漢市示範學校,被評為優秀校長,又被稱為“腳踏車校長”。

基本信息

雷錦成就

雷錦 ,1999年,物理教師、優秀班主任雷錦被區教育局選派到62中任教學副校長,一年後就委任為牽頭副校長,2001年正式任命為校長。從省示範學校十一中調到教學質量正處於低谷的62中工作,雷錦可謂是受命於危難之中。而對社會口碑不好,校園荒涼,教師情緒低落,大多數教師都不願說自己在62中工作的現狀,雷錦決定從創建和諧校園入手,讓師生擁有一個感到自豪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燭光頌,校園文化牆 燭光頌,校園文化牆

2002年,雷錦請來雕塑家,設計建造校園文化牆浮雕。一幅79米長、3米高的《燭光頌》的新建浮雕,鑲滿校園東牆,以雷鋒、長城、拉琴等畫面,分德、智、體、美、勞五部分。該浮雕材料為仿鋼玻璃銅,價值30多萬元,但雕塑家們只收了12萬元成本費。

雷錦生活

雷錦在家喜歡養花種草,舞文弄墨。他要學校也變的像家一樣潔淨而雅致。他建設了一個校園景點,命名《和諧園》,那碧綠草坪、熊貓翠竹、雪松海宇、白鹿母子情深等景點,常讓師生駐足詠嘆,在“潤物細無聲”中陶冶出自信、自立、自強的情操。

雷錦 雷錦

雷錦打造了校園文華浮雕牆、和諧園後,又請來 中國書畫院和我市的書畫名家,用書畫藝術來表現語文、歷史等教材中的詩情畫意。教學樓六層樓掛了38幅名畫名書法真跡。這些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及幾幅仿真世界名油畫,讓學生感知了世界美術歷史及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些名人名畫都是掛於教師走廊牆壁上,於教室內的名人名言想呼應。下課後,同學們愛圍著書畫,揣摩其用筆和立意,無形中受到了薰陶和教育。

學校在校園中的每個角落放置音箱,在課間和午間播放名曲。圖書室購置了中外名著,借學生借閱。學生每天進入校園,映入眼帘的是名人名書畫,聽到的是中外名曲,讀到的是中外名著,不僅學習興趣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人文底蘊潛移默化中累積,學校在社會聲譽也得以提升。雷錦創導的“五名教育”由於成教顯著,立即引起媒體的強烈關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長江日報》,武漢電視台等先後多次進行了專題採訪和報導。武漢市副市長袁善臘來校視察時將該校喻為“都市園林中的精品盆景”。

和諧師生關係

走進六十二中校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訓“和而不同”。在校長雷錦的辦公室也是掛著由名家書寫的這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雷錦希望六十二中的校園環境文化能做到:一磚一瓦說話,一草一花念情,一字一畫達意,一舉一動導行。他在創建和諧校園環境的同時,又打造出具有六十二中特色的和諧師生關係。概括起來就是“三、四、五”:一 是開展校園“三聲”活動。雷錦認為,學生每天很苦很累,要還學生快樂和童年。2007年,學校開展了“三聲”活動,即“讀書聲、歌聲、喝彩聲”。要求每節課後學生唱歌2-3分鐘,每天上午上課後讀課文15分鐘,每天有專人負責檢查統計。曾經寂靜的校園因為學生朗朗的讀書聲、嘹亮的歌聲、激情飛揚的喝彩聲而生機勃勃。2007年,六十二中參加礄口區中學生合唱比賽獲一等獎。二是組織“四滿意”評選活動。雷錦認為,學校的和諧源於乾群和諧、師生和諧、學生和諧及家,校和諧。學校從2004年開始,堅持每學年度評選“四滿意”工作者。“四滿意”即“同學滿意”(權重30%),分年級組工會組進行述職測評;“學生滿意”(權重30%),由教學牽頭與學情調查想結合;“家長滿意”(權重10%),由政教處牽頭,以家長委員會的方式進行測評;“組織滿意”(權重30%),由中層以上幹部測評。其評選結果與學校各種獎勵掛鈎。學校三年內共評選出100人次的“四滿意”工作者,而爭做“四滿意”工作者已經成為六十二中校園的主流文化!三是開展“五名教育”即“名人、名畫、名曲、名著和名書法”,組織“校園之星”評選活動。雷錦認為,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要讓學生感受身邊的英雄,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幸福。2007年,學校在全校師生中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評選出學生之星有全面發展之星、校園歌星、舞蹈之星、體育之星、學習之星、挑戰之星、陽光之星等10名學生之星。評選出教師之星有教改之星、學習之星、公益之星、教藝之星、黨員之星、班主任之星、師德之星、體育之星等8位教師之星。學校將18名“校園之星”的相片、突出業績和獲獎的獎勵製作成大幅彩色宣傳畫懸掛於學校走廊牆壁上,這些師生身邊的榜樣畫像與原有的名人名畫等一起形成了該校獨特的風景線。師生們在大師的慈祥目光的關注下,在身邊榜樣之星的照耀下,形成一股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力量,在雷錦校長的帶領下不斷前行。

和諧治校體系

雷錦看上去看嚴肅,讓人有不怒自威之感。他是個有“章法”的人,自2000年任校長以來,逐年形成了一整套六十二中獨有的辦學策略。他始終把“打造校園特色文化,建設高品味優質國中”作為工作目標,用先進文化引領學校科學發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他提出的主流價值觀是“利人利己,利公利私,實現人與人、公與私的共贏”。他提出了不讓“老實人吃虧”的觀點曾在教師中引起強烈反響。有位叫楊梅的班主任,由於平時不善於與領導及同事溝通,每年在學校開展的“四滿意”評選活動中被忽略,積極性也因此受到影響。雷錦發現這個問題後,個別找楊梅及部分教師談話,通過溝通不僅讓學校領導及同事對她有了新的認識,還改變了她只管眼前的,不管周邊人的工作作風,被評為“四滿意”工作者。由於雷錦有優秀情懷,不讓老實人吃虧的觀念,爭做“四滿意工作者”已經成為六十二中校園主流文化,師生關係和諧,教學科研氛圍濃厚,學校承擔的省教育科研“十五”規劃課題。2007年被省教科所評為一等獎,近10名教師被評為市區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僅2007年就有教師的論文獲得國家、省市三等獎以上近20篇。雷錦認為,領導的職責是要抓班子,帶隊伍,重思想,謀發展。要具有正氣、朝氣和銳氣,既要有虎氣,還要有猴氣。他每天騎腳踏車上班,一騎就是十年,並且區內開會也是騎腳踏車,兩人以上打坐計程車,從不在學校報銷工作以外的開支,這一點讓教師們肅然起敬。

管理方法

雷錦倡導精細化管理,差異化管理,“危機”式管理。他認為,表面上的小事,其實正是大事。“小”事情抓出“大”效果,將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雷錦創建了“周曆”和“月曆”即周安排和月安排,他每周必開兩個會,一是周一上午的黨、政、工聯席會議,確立一周工作重點。二是周四上午的中心學習會議,組織中層以上幹部學習理論,布置行政工作,研究管理方法。周曆由各處室主任根據分管副校長的月曆制定,雷錦每月的最後一天在黨政工聯席會上聽匯報提要求。由於計畫周密,一級對一級負責,學校逐漸形成了雷錦要求的“人人想幹事,人人會幹事,人人乾成事,人人不壞事”的辦學風格。

雷錦善於將新概念新方式進行固化,並總結出六十二中值得借鑑的理念和方法。雷錦認為:幸福是一種個人的心的體驗。過去教師們都不願意說自己在六十二中工作,他們說起自己的學校自豪感油然而生,談起雷錦校長的治校方略由衷的佩服。雷錦工作作風的:當“班長”不當“家長”,果斷不代斷,“總攬”不“獨攬”,“教育”不“撒手”。他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敢於碰硬不硬碰,將“熱”問題進行“冷”處理。他每天7:30到校到5:30離校,必然會對全校巡視一遍,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在這種平凡中體會快樂,並在平凡中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雷錦曾連任兩屆區政協委員,又連任兩屆區人大常委,他還是民進區工委的副主委。他在校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會務活動,並圍繞教育及社會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撰寫提案和議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能,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社會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