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夏澤

雷夏澤故址在今山東菏澤市東北60里,在歷史上居於神聖地位,是養育中華先民的生命之澤。

簡介

雷夏澤又名雷澤。故址在山東菏澤市東北60里。華胥履跡雷澤生伏羲,舜漁於雷澤,即此。伏羲是中華民族乃至東亞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舜帝是中華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國家的聖祖,他們都與雷澤息息相關。雷澤,在歷史上居於神聖地位,是養育中華先民的生命之澤。

史書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耕歷山,漁雷澤”,即此。北魏時“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宋代起,黃河經常在一帶潰決,黃河泥沙不點淤積,湖遂淤涸。

命名由來

尚書-禹貢》兗州:“雷夏既澤”;《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皆指此。傳說天帝的女兒華胥在雷澤踩著了蛇跡(履跡),因此懷孕而生伏羲。雷澤一說是雷水,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雷首山。一說在山東菏澤東北,又名雷夏澤,北魏時,“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②。

自宋代黃河常於曹、濮一帶潰決後,雷夏澤即為黃河泥沙所淤涸。雷澤: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據《金史·地理志》載:貞元二年(1154年)雷澤降為鎮。從此不再設雷澤縣。雷澤又稱雷夏澤,最早見於《尚書·禹貢》:“雷夏即澤,雍、沮會同。”《地理志》曰:“在濟陰城陽縣西北。”《括地誌》曰:“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澤西北平地也。”《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歷山,漁雷澤。”漢代始設成陽縣,晉代改名為城陽,隋代更名為雷澤縣。”雷澤縣在今山東省鄄城縣境內,其地在今之舊城鄉。雷澤縣古代屬濮州,濮縣舊址在今河南范縣濮城鎮,古代的雷澤位於舊城鄉與濮州之間,今考證在菏澤市牡丹區胡集一帶,菏澤現為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菏山”和“雷澤”簡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