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開盤

零開盤

零開盤是指房地產商面對政策面和居民購買慾望的下降的雙重壓力,降低開盤率進行應對的現象。

背景

為了逐步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繼續有效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推新國八條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出台的“新國8條”措施來看,依然是落實去年“新國十條”和“9.29”新政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但在限購、價格控制、信貸、稅收等環節進一步加碼,且行政干預力度進一步加大。
“新國8條”第六條明確要求,各直轄市計畫單列市省會城市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要從嚴制定和執行住房限購措施。
此番中央層面的限購令更加嚴厲,要求“原則上對已有1套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當地一定年限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一定年限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售房”。也就是說,已有兩套以上住房的本地居民家庭、以及擁有一套以上住房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不可再新購住房。這就意味著,已經出現限購令的20多個城市將重新調整限購口徑,因為除深圳外,其餘城市之前的限購令都規定居民還可再新購一套住房。

地方政府調控

隨著3月2日蘇州福州兩地國八條細則的出台,加上深圳規土局明確表示繼續執行原有限購政策,目前“新國八條”執行城市已增加至26個。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成都、青島、長春、南京、南寧、寧波、貴陽、天津、哈爾濱、無錫、廈門、石家莊、武漢、銀川、濟南、廣州、昆明、瀋陽、大連、海口、杭州、蘇州、福州、深圳。至此,明確將要實行限購的總計36個直轄市、計畫單列市、省會城市中,已有七成落實地方限購政策。
已出台地方細則的25個城市中,銀川、貴陽、昆明3個城市已明確公布了2011年房價控制目標。銀川政府提出,2011年新建商品住房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當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漲幅度以內,同比增幅低於10%;昆明與銀川類似,要求2011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年度價格漲幅低於全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貴陽則要求嚴格控制2011年當地新建住房價格增幅不高於去年全國平均值。此外,上海、天津、南昌、太原等城市也已明確將在3月底公布房價控制年度目標。

樓市遇冷

隨著地方限購令和房價調控目標的加速出台,各地樓市2月普遍遇冷,尤其是開發商的推盤意願大大降低。全國72個大中城市,2月僅239個商品房項目開盤,比1月減少了553個,環比下降70%。上海、杭州、重慶、成都、南京、長沙、常州、合肥等城市的2月實際開盤項目數較1月減少了20個以上,成都開盤項目數減少最多,較1月減少50個,環比下降81.97%。石家莊、鄭州、太原等15個城市2月甚至出現零開盤。

外資抄底樓市

調控背景下,內地房地產企業融資受困,急需補充項目運作資金。而外資房地產企業依然看好內地樓市前景,共同的利益需求讓雙方一拍即合,不少外資開發商通過股權收購而曲線進入內地樓市。
新加坡嘉德置地近日對外聲稱,計畫未來三至五年投資約人民幣100億元於中國內地,除了將旗下商場數量翻倍至100家外,也將積極拓展廉價住宅,預期平均售價較市場低約20%,每年最少供應1萬套。
以“低價吸納”著稱的港資房地產企業,大力度地加碼內地樓市的趨勢更為明顯。1月5日,嘉里建設聯合體以13.6億元競得遼寧營口地塊。兩個月前,嘉里集團剛剛以4.81億元摘得福州商業地塊;1月7日,九龍倉就以29.1億元競得蘇州吳中兩宗地。而一個月前,九龍倉在一周時間內斥資20億元分別在江蘇常州、湖北武漢拿地。
2月25日,香港新灃集團宣布將攜手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商三菱地所合營開發瀋陽購物中心尚柏奧萊,轉讓旗下PremierEver的37.5%股權以獲得流動資金,減輕開發資金壓力。而三菱地所也以此曲線進軍瀋陽;同在2月份,愛爾蘭最大房地產公司財富控股(TreasuryHoldings)在上海再下一城,將淮海中路的淮海商城收入囊中,交易價格5.75億元人民幣。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17日稱,近年中國房地產業外資流入增速較快,外資流入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影響需密切關注。但上述外資流入為外商直接來華投資,而非熱錢。外管局又指出,尚未發現國際“金融大鱷”或熱錢“大炒家”大規模進入的狀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