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尺蠖

雲尺蠖

雲尺蠖,別名桐尺蠖、大尺蠖、卡步蟲、寸子蟲,中國西南和華中茶區均有發生,食性雜,除茶樹外,還為害油茶,油桐、楊梅、大豆、玉米等作物。

學名

中文名稱;雲尺蠖
中文別名:桐尺蠖、大尺蠖、卡步蟲、寸子蟲。
拉丁學名:Buzura thiberaria Oberthur

分布區域

我國西南和華中茶區均有發生。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8—23毫米,翅展約70毫米。雄蟲觸角短櫛齒狀,雌蟲絲狀

雲尺蠖雲尺蠖
。翅白色,被有少許黃褐色鱗毛。前翅內、外橫線處各有1條黑色波狀紋,翅中間近前緣處有一黑色腎狀紋,肩角處有2條黑紋,後翅外橫線處有1條黑色橫紋,翅中間有一黑色環狀斑紋,後緣中部有一黑斑。卵:球形,綠色。卵塊上覆有黃褐色茸毛。幼蟲:初孵幼蟲黑色,背線灰白色,成長後體長約45—65毫米,灰綠色。頭略呈方形,兩側突出呈角狀。前胸背面兩側各有1個角狀突起。蛹:長21—25毫米,寬7—9毫米,黑褐色。

為害作物

食性雜,除茶樹外,還為害油茶,油桐、楊梅、大豆、玉米等作物。

為害症狀

幼蟲咬食葉片呈缺刻,大發生年常將葉片食盡,僅留下葉脈。

分類屬性

鱗翅目尺蠖蛾科。

發病特點

成蟲有趨光性,雄蟲較雌蟲強。雌成蟲欠活潑,飛翔力弱,羽化後多在茶樹蓬面或喬木下部枝幹上交尾,上午9時左右露水微乾時產卵。卵產於
茶園周圍喬木樹皮裂縫或建築物牆壁縫隙內,也可產於茶樹的枝椏間。每雌產卵約1300一1600粒。幼蟲孵化後就吐絲下垂,借風飄散為害。幼齡幼蟲集中棲息於茶蓬葉面,取食葉片上表皮和葉肉,或將葉片啃成小孔洞, 3齡後自葉緣咬食葉片成缺刻, 4齡後白天躲藏於茶樹內部的枝幹上,到傍晚和清晨大量取食。幼蟲老熟後爬至茶叢根際土中化蛹

流行動態

貴州一年發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成蟲羽化、產卵。第一飛二代幼蟲分別於5月上旬、 7月下旬開始發生。卵期1-2—1—5天,幼蟲期38—43天,蛹期10—15天。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蟲假死性,在各代成蟲期進行人I捕殺o
(2)樹幹用石灰水塗白,以防止成蟲產卵,並有殺卵作用。
(3)結合深耕,耙除蟲蛹。
(4)在幼齡幼蟲期,每畝噴射90%敵百蟲、50%殺螟松或50%二溴磷2,0—2.5兩(合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2.0兩(合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5—2.5兩(合1000—1500倍液),或7.5%魚藤精2.5—3兩(合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0.25——0.4兩(合6000——8000倍液)。

常用藥劑

除蟲精 溴氰菊酯 殺滅菊酯 敵百蟲 辛硫磷 殺螟松 巴丹 魚藤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