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觀

雲台觀

雲台觀又名佑聖觀,位於三台縣城南40公里的安居鎮雲台山。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台觀雲台觀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道人趙肖庵入山,嘉定三年(1210年)建大殿三間,七年(1214年)取名佑聖觀。從宋曆元到明,因兵燹毀廢。從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奉敕大建宮殿起到萬曆十九年(1519年),全觀重建殿堂13重。清代又多次擴建和培修,到清光緒十五年(1885年),雲台觀已成為四川第二道教名山,蜀中名觀。 現存有三皇觀、回龍閣、長廊亭、券洞門十殿、城隍廟、天王殿九間房靈宮殿、振辰樓、鐘鼓樓、正殿等建築,綿延1公里,結構嚴謹,工藝精湛,殿內長年不結蜘蛛。現記憶體有明代萬曆十七年的銅鐘、銅鼎、匾對、雲台勝境墨稿,四十二年的《聖諭》和樂笏、尚方寶劍等。雲台觀風景秀美,有奇洞、泉眼、池塘、古墓等。小橋流水,古柏參天,百年以上老樹比比皆是。觀內香菸繚繞,稱“巍巍勝境類蓬萊”、“茅屋雲台天下無”。

描述

雲台觀雲台觀
現存主體建築由坐南向北的三重四合院相連而 成,均在中軸線上。明代建築有玄天宮,青龍白虎殿、 圈拱門、三合門、石華表和玉帶橋,清代建築有香亭 與鐘鼓樓、藏經樓與朝經闕、降魔殿、靈官殿、九間 房、城隍殿、觀音閣、長橋亭、雲台勝境坊和三皇觀, 加上其附屬房屋,建築面積5550平方米,占地面積 15127平方米。正殿玄天官,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 重修。面闊五間24.9米,進深四間1&9米,脊高10米, 面積420.51平方米;降魔殿,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面闊五間26.2米,釵寮?0米,脊高12米,建築 面積524平方米;玉帶橋,上山第一重建築,明正德三 年(1508年)建,長12.8米、寬5.2米、高4米,蹬上刻浮雕龍形,造型生動活潑;雲台勝境坊,始建於明正德,復建於清初。長9.2米、高10.5米、前後檐口 距3.2米:三合門,第一重四合院前門,建於明萬曆十六年。面闊16米、進深2.35米,脊高5米;圈拱門,為第一重四合院後門,與三合門同建。
明清以來,觀內藏有大量文物,現有部分在觀內和縣文管所保存。雲台觀建築布局嚴謹完整錯落有致,規模宏大,巍峨壯觀,在翠柏濃蔭中,其殿堂亭廊綿延一公里。1981年5月公布為三台縣文物保護單位,同年編入《中國名勝辭典》,1992年9月又公布為四川省風景名勝區。
雲台觀為四川省第二大道觀,僅次於青城山。據<<雲台觀碑記>>:雲台觀為趙肖庵開創。原名佑聖觀。南宋嘉定七年(1214)九月九日,趙肖庵於此升隱(去世),後欽封“妙濟真人”。明朝正德八年(1513),欽差太監錦興、錦衣衛千戶龔清到雲台修醮。十年,遣內宦造金玉帝像、帳幕紋爐、府花爵盞恭詣雲台朝謁。先建拱宸樓,階下一台名曰“玉璽”,命工於璽上建八角樓,題額“天乙閣”。十一年又遣官修治。十五年(1520),欽賜綠幡二首,上書“大明皇帝喜舍玉幡”張掛觀中。肅王命鑄滲金帝像一尊,執旗旅行袋、捧劍、靈童、玉女、溫、關、馬、趙、靈官10像,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遣官送觀安放。明清兩朝曾培修十餘次。清光緒十二年(1886)失火將前殿及拱宸樓燒毀,是年附近紳耆捐金培修,歷五年竣工。數百年來,雲台觀為一方之勝景,也是道教活動中心,許多文物尚保存完好,有明頒詣書、太監的象笏、官員諸子送的銅鐘、銅爐、墨稿以及頒賜的各類經書30餘種1000餘券。

相關傳說

雲台觀雲台觀
千古懸念玄秘雲台觀,雲台觀是四川省著名道觀,關於它的各種傳說,早在民間廣為流傳
懸念一 諸葛亮在此巧設“七星燈”,記者來到這座歷史文化蘊涵異常豐富的道觀後,首先在聖母山後側觀看了傳聞中諸葛亮巧設“七星燈”的地方,在這塊不大的土坪上有7個不太顯眼的洞眼,周圍冷冷清清。據當地流傳下來的說法,在三國時期,蜀國劉備軍隊進入潼川府(今三台縣)駐紮妻王城(今妻江鎮),諸葛亮在附近選址準備建都。一日登聖母山(雲台山)觀其周圍山勢,發現其乃“九龍捧聖”之寶地。遂中意此地,乃布玄陣于山頂並擺設“七星燈”,為建都提供條件。忽一日聽聞人語對談之聲於印台之頂,故大功未成。此事是真是假?無從得知。
懸念二 玄天宮大門音鳴之奇,玄天宮乃雲台觀的正殿,建築恢宏華麗,殿門前滾龍纏柱,金童系紅綾騎於其上。其大門相傳為戰國時魯班所造,甚為奇特,開關門時有奇特音鳴,自古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左手開門金雞叫,右手關門鳳凰鳴。”據殿內傅道長講,此門過去聲傳數里,音若洪鐘,在“文革”年間大門曾遭拆除,現在音律受損,音韻欠佳。記者當場試驗,輕推大門,慢慢傳來吱吱的響聲,之後隱約聽出鳥鳴一樣的叫聲,左邊的門音處女地較強,能聽出很明顯的鳥鳴聲。記者細觀其大門下方,發現大門底端與門檻間留有一定縫隙,並不是門板磨擦所致,再觀大門上端,亦不磨擦。把耳朵貼於大門中縫處,發現有震動的聲音自門中端慢慢延伸,聽起來似鳥鳴聲。隨後傅道長告訴記者,左右大門中縫處皆有個洞,重新安裝後聲音減少。是什麼原因造成此大門“失聲”呢?此門是否真為魯班所造?大門發出音鳴奧秘何在?
雲台觀雲台觀
懸念三
百年來大殿纖塵不染,在聖母殿,記者發現殿內極為潔淨,不見一點塵埃。據傅道長介紹,此殿長期以來甚少打掃,但灰塵卻很少看到,檐下多年來沒有一絲蛛網,其殿色彩仍華麗醒目,自己當主持數十年來,一直探究仍不得其因。傳說此殿乃“避塵珠”所致。大殿天花板上游龍出海圖案耀眼奪目,另有3條立體雕刻的蟠龍,口含“避塵珠”效力非凡,在解放後被盜。傅道長稱,此珠雖然被盜,效力卻仍顯於世,雖然我們不相信這種傳說,但看到明亮潔淨的大殿,角落真正無絲毫塵埃積存,卻不得不在心中稱奇。
懸念四 三顆神秘的菱形圖形在玄天宮殿頂中央有3顆神秘的菱形圖印,在陽光照耀下,會反射到空中3丈之高。圖印中央一顆略大,兩邊的稍小,突然望去,宛如天放豪光,令人讚嘆不已。這3顆圖印之跡困擾了不少建築專家與考古專家。據觀內道長介紹,當年因懷疑此乃玻璃瓦所致,故專門請工匠搬開3顆菱形圖印的青磚,與別的青磚比較,卻發現與其他青磚並無異樣。那這3顆圖印為何在陽光下大放豪光並折射於高空呢?奧秘何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